墨水笔导墨结构以及包含该结构的墨水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07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墨水笔导墨结构以及包含该结构的墨水笔,该导墨结构包括笔杆和书写部,笔杆内部是中空的,隔断件为一体成型于笔杆内的限位部,限位部将笔杆内的中空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限位部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孔以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墨水笔导墨结构和墨水笔各部件的结构设计紧凑,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和组装的工艺和人工成本,并且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唯一且具有恰当的定位功能;其可以极大地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墨结构在负压测试效果上较也有明显有进步。

Ink pen guide structure and ink pen containing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水笔导墨结构以及包含该结构的墨水笔
本技术属于日常和办公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墨水笔导墨结构以及包含该结构的墨水笔。
技术介绍
书写工具是指用于写字的工具,包括铅笔、圆珠笔、钢笔、中性笔、白板笔、荧光笔等多种类型的书写笔。现今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一些特定场景外,书写的频次降低明显。但在一些特定的用途下,相应的书写笔仍有较大市场份额。以白板笔为代表的办公笔近年来被广泛使用,其内部设有用于储存墨水的墨水腔,墨水通过书写组件的导出后至笔芯头部,以实现书写操作;其多在白板、玻璃等较光滑的表面上进行书写,偶尔也被用于其他表面的书写,其特点是墨水中含有易挥发成分,书写后挥发形成稳定的字迹,使用白板抹或抹布擦拭可使得字迹粉末化以擦除。就结构而言,除整体上的笔体、笔套等轮廓件外,更重要的是内部的储墨和导墨部件;用于储墨的墨水腔一般设置于书写笔的中部至尾部,前部设置笔芯,导墨部件设置于两者之间以将墨水由墨水腔稳定地导出至笔芯;由于笔芯和导墨部件一般是具有吸湿性的,因此对于导墨部件的结构和材料的设计尤为重要,否则会导致墨水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发生外泄。现有技术中对于导墨部件的结构设计存在诸多方案,这些方案也能从技术上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其中很多的结构设计对于实际的工业生产而言却是不太友好的;许多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工艺复杂,组装过程中费时,导致产品的整体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这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由于墨水笔书写时的导墨需要,其笔芯和导墨部件往往需要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这会使得墨水笔在负压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漏墨的问题的发生,这会使得该类型的墨水笔在运输过程中、外界温度变化时,亦或是跌落时,会使得墨水由笔芯前端漏出而污染笔套或其他物品,并且也会不必要的浪费墨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生产和组装并且耐负压效果佳的墨水笔导墨结构以及包含该结构的墨水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墨水笔导墨结构,其包括笔体,所述笔体包括笔杆和书写部,笔杆包括墨水腔、隔断件和下空腔,书写部配合于下空腔内。所述书写部包括书写芯,书写芯前端露出书写部以用于书写而后端与墨水腔相连通;隔断件被配置为使得书写芯后端直接或间接地与墨水腔相连通。所述笔杆内部是中空的,其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所述隔断件为一体成型于笔杆内的限位部,限位部将笔杆内的中空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限位部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孔以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可连通;所述墨水腔由第一腔体与顶盖配合形成,而第二腔体用于供书写部设置。优选地,所述笔杆是一体注塑而成的,通过双向长抽芯的方式一次性注塑成型,降低了小部件另行注塑的工艺和组装成本;并且也便得书写部与笔杆的组装更为简便。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朝向第一腔体突出设置的定位腔和由第二腔体向定位腔过渡的导向环,定位腔的底面和/或侧面上设有通孔。定位腔用于供书写芯的后端配合于其中,设置于其底壁和/或侧壁上的通孔则用于使得书写芯可以与墨水腔内的墨水相接触以及将墨水输送至书写芯前端用于书写。这种一体成型的限位部配合其特殊的结构,使得其在负压测试时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其可以通过负压测试并且实际测试的效果较现有其他导墨结构而言明显提升,不会有墨水意外漏出。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加强筋,位于定位腔侧面上的侧通孔间隔地设置于各加强筋之间,设置于定位腔底面和侧面上的侧通孔和底通孔共同形成了连通孔。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提升限位部的结构强度和侧面设置通孔,并且其在注塑生产过程中也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优选地,所述书写部还包括引流芯,所述引流芯前端与书写芯后端相配合而后端与墨水腔相连通。也就是说,将书写芯直接从墨水腔中汲取墨水的方式变革为经由引流芯间接汲取,一方面有利于各部件的制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材料来配置墨水的汲取效果。优选地,所述书写部还包括储水芯,储水芯套设于书写芯和/或引流芯外,其采用吸湿性材料制成。对于只有书写芯的导墨结构而言,其显然是套设于书写芯的部分表面上的,至于套设的长度则可以依需要设置;而对于兼具书写芯和引流芯的导墨结构而言,套设的位置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包括:只套设在引流芯外、只套设在书写芯外,以及同时套设在书写芯和引流芯外,其中第三种方式还可以用于书写芯和引流芯的导墨;所有套设方式中储水芯的具体长度均可以依需要设置。优选地,所述书写笔还包括内衬,内衬上设有用于供书写芯或引流芯穿设的通孔;内衬的作用是在第一空腔顶部再行隔离出一缓冲空腔,以期进一步降低负压漏墨可能。更佳地,通孔前端亦设有引导环以利于引流芯组装时的贯穿。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的后端还设有空腔,其由内衬的后端壁形成。一种墨水笔,其包括书写笔和配合于书写笔前端的笔套,笔套一端密封而另一端敞开,并且笔套内还设有空腔以供书写笔的前端配合于其中。所述书写笔包含上述任一方案的墨水笔导墨结构,除此之外,其还包括笔项,笔项包括前端、限位环和后端,笔项后端配合于笔杆的前端并固接,固接的方式可以是过盈配合、螺纹或卡接。笔项的前端上设有供书写芯贯穿的前端口,前端口内设有若干个沿其内壁环形设置的用于固定书写芯的固定棱,固定棱间形成有进气通道;;书写芯贯穿地固设于笔项的前端内,其前端的笔尖露出笔项而后端设置于笔项内以供汲取墨水。优选地,所述笔项后端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储水芯的后固定棱,后固定棱上形成有用于储水芯固定和定位的台阶,台阶和后端开口间形成有后过渡段;而所述内衬上则还设有固定棱,固定棱沿内衬前端内壁周向设置,并且,固定棱间还形成有通道;固定棱上设有台阶,台阶与内衬前端口间由引导环过渡。优选地,所述顶盖由顶封和顶封盖组成,顶封与笔杆后端口内壁相配合,以密封第二腔体形成用于存储墨水的空腔;顶封盖配合于顶封外的笔杆后端口,以起到第二层密封和装饰的作用。优选地,笔套、笔体以及笔杆整体上均可以呈圆柱体状或类似形状(即在整体上呈圆柱体状的情况下,局部可以有适当的变化),以利于握持和书写;当然,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笔套、笔杆或顶盖上设置若干造型,以提升该整体美观度,或是起到标识的作用(例如对于颜色、笔项粗细等特性的标识);这些造型可以是就某一部件单独设计的,也可以是整体设计而分别与各部件上实施的。本技术的导墨结构的各部件结构设计紧凑,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和组装的工艺和人工成本,并且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唯一且具有恰当的定位功能;考虑到安装过程中书写芯、引流芯以及储水芯均是柔性材料并且需要穿设,因此在也相关结构处设计了引导结构及利于组装和定位。更为特别的是,书写部组装完成后再装配上内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各部件间也有一定的接合力而不至于松散;再将这个整体装配于笔杆内时只需要将其插入第二腔体内并固接即可,无其他更复杂的操作步骤,这在现有书写笔的装配过程中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定位腔的特殊结构还使该得其耐负责性能显著提升,相较于现有其他导墨结构,其在温度变化、振动(颠簸)以及外界大气压变化时,均可以做到不漏墨。本技术的导墨结构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使用于白板的白板笔,但是,在例如记号笔、荧光笔等其他书写工具上亦可以使用。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某一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墨水笔导墨结构,其包括笔体,所述笔体包括笔杆和书写部,笔杆包括墨水腔、隔断件和下空腔,书写部配合于下空腔内;所述书写部包括书写芯,书写芯前端露出书写部以用于书写而后端与墨水腔相连通;隔断件被配置为使得书写芯后端直接或间接地与墨水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内部是中空的,其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所述隔断件为一体成型于笔杆内的限位部,限位部将笔杆内的中空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限位部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孔以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可连通;所述墨水腔由第一腔体与顶盖配合形成,而第二腔体用于供书写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水笔导墨结构,其包括笔体,所述笔体包括笔杆和书写部,笔杆包括墨水腔、隔断件和下空腔,书写部配合于下空腔内;所述书写部包括书写芯,书写芯前端露出书写部以用于书写而后端与墨水腔相连通;隔断件被配置为使得书写芯后端直接或间接地与墨水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内部是中空的,其两端分别设有开口;所述隔断件为一体成型于笔杆内的限位部,限位部将笔杆内的中空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限位部上设有若干个连通孔以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可连通;所述墨水腔由第一腔体与顶盖配合形成,而第二腔体用于供书写部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笔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朝向第一腔体突出的定位腔和由第二腔体向定位腔过渡的导向环,定位腔的底面或侧面上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水笔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加强筋,位于定位腔侧面上的侧通孔间隔地设置于各加强筋之间,设置于定位腔底面和侧面上的侧通孔和底通孔共同形成了连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笔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部还包括引流芯,所述引流芯前端与书写芯后端相配合而后端与墨水腔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墨水笔导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部还包括储水芯,储水芯套设于书写芯和/或引流芯外,其采用吸湿性材料制成。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敬郭张斌辉
申请(专利权)人: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