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抛光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96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抛光钻,包括安装于抛光装置输出端的钻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钻身输出端的钻头、套设于所述钻身上用于阻隔废弃余料以及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复合装置,所述复合装置通过滑动块与钻身滑动连接;所述钻头包括与钻身输出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的钻芯以及至少四个周向等距固定连接且截面形状为“L形”的加工块,所述钻芯与各加工块远离钻身的一端形成有尖钻部;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套设于钻身上的复合套,所述复合套由形状为“圆柱形”的挡料套以及形状为“圆台形”的加工套相互连接构成,挡料套设于靠近所述尖钻部,所述挡料套的外壁轴向间隔设有多组加工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效防止废屑泄露,保障车间内部生产环境。

A compound polishing dr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抛光钻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抛光钻。
技术介绍
抛光钻,是指一种在加工过程中,用于对加工槽进行抛光的辅助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安装于抛光装置,通过抛光装置来驱动其运动,从而实现抛光工艺,其主要分两个步骤:一、钻头开槽;二、加工抛光;但是,第一个加工步骤的工作过程中,抛光钻的钻头部分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余料(即:废屑),而该部分废屑大多直接排放至车间内部,影响车间内部的工作环境,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其次,在第二个加工步骤的工作过程中,虽然产生的只是少量的废屑,而现有的作用同样也是任由其排放,日积月累,同样也会影响车间内部的工作环境;故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的新型抛光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抛光钻,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抛光钻,包括安装于抛光装置输出端的钻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钻身输出端的钻头、套设于所述钻身上用于阻隔废弃余料以及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复合装置,所述复合装置通过滑动块与钻身滑动连接;所述钻头包括与钻身输出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的钻芯以及至少四个周向等距固定连接且截面形状为“L形”的加工块,所述钻芯与各加工块远离钻身的一端形成有尖钻部;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套设于钻身上的复合套,所述复合套由形状为“圆柱形”的挡料套以及形状为“圆台形”的加工套相互连接构成,挡料套设于靠近所述尖钻部位置,所述挡料套的外壁轴向间隔设有多组加工模块,各组加工模块均包括至少六个绕挡料套外壁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截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的支撑部,各支撑部远离挡料套的尖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加工部,所述加工部远离支撑部的端面与挡料套轴线之间的角度区间为30~45°,所述挡料套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形状为“环形”的隔料块;所述滑动块与加工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隔料块设于滑动块与挡料套之间。优选为:所述隔料块上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一个轴向贯穿隔料块的吸料孔。优选为:所述加工块至少有一个端面上设有将尖钻部的废料向挡料套内部引导的导料槽。优选为:相邻加工模块之间的支撑部均相互错位设置。优选为:所述钻身上设有沿其外壁周向螺旋延伸且供滑动块活动的螺旋滑动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各个部件进行合理的分工,即:钻头完成第一个加工步骤(开槽);复合装置完成第二个加工步骤(抛光);在合理的分工后,复合装置的滑动可调整挡料套与钻头之间的位置,可防止在开槽时产生的废屑四处排放,进而保证车间的生产环境;更详细的说:(1).钻头的作用:各加工块与钻芯构成的尖钻部用于进行第一个加工步骤(开槽);不仅如此,各“L形”加工块在组成尖钻部使得尖钻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提高;(2).挡料套的作用:挡料套主要用于阻止在开槽时废屑飘散,其原理为:通过移动滑动块带动加工套滑动,而挡料套与加工套固定连接,故可顺利的将挡料套滑动至合适位置时(例如:将加工块大部分遮掩,露出尖钻部;该位置可为其中某一合适的位置),在开槽时,由于挡料套将大部分加工块遮住,可大幅度的减少废屑飘散,保证车间的工作环境;其次,挡料套外壁设置的加工模块可进行第二个步骤(抛光),即:通过其外壁设置的加工部在钻身旋转的过程中对加工槽内部进行抛光;(3).加工套的作用:第一、主要其中转作用,即:连接钻身与挡料套的作用;第二:起到汇集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形状为“圆台形”,也可称作“喇叭形状”,在钻身转动过程中可将加工产品产出的多余废屑汇集至其内部;需要说明的是:(4).加工部远离支撑部的端面与挡料套的轴线形成的角度为30-45°该区间的主要目的是:将加工部的输出端面设为倾斜面,其主要功能在于,在对加工槽内部进行抛光后产生的废屑,多数的向尖钻部方向引导,同样也是向挡料套的废料入口引导,从而将抛光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避免其影响车间环境;(5).支撑部的截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结构强度,保证复合装置的使用寿命;(6).在隔料块上设置的吸料孔可用于和外接的吸气装置的吸管进行了解,其目的是:将加工套内部汇集的废屑吸收,保证车间内部的工作环境;(7).在加工块上设置的导料槽,其主要是为了将尖钻部在工作时产生的大量废屑部分的引导至挡料套内部,其引导原理是:在尖钻部工作产生废屑必然会流入导料槽内,而加工块大部分均位于挡料套内,在钻身旋转的同时自然会将废屑大量的送入挡料套内,有效避免废屑泄露,进一步保障车间内部的工作环境;(8).相邻加工模块之间的支撑部错位设置的目的是:在加工部进行抛光步骤时可使得抛光产生的废屑通过错位设置的间隙流入尖钻部,可进一步提高对废屑的吸收效率;(9).钻身上设置的螺旋滑动槽的目的是:相比较直线形的滑动槽,螺旋形的优势在于:使得加工部旋转抛光而产生作用力具有缓冲的区间,而直线形的该部分产生的作用力则直接与钻身产生碰撞,故螺旋形的具有一定的余量缓冲,保证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抛光钻,包括安装于抛光装置输出端的钻身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设于所述钻身1输出端的钻头2、套设于所述钻身1上用于阻隔废弃余料以及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复合装置3,所述复合装置3通过滑动块4与钻身1滑动连接;所述钻头2包括与钻身输出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的钻芯20以及四个周向等距固定连接且截面形状为“L形”的加工块21,所述钻芯20与各加工块21远离钻身1的一端形成有尖钻部23;所述复合装置3包括套设于钻身1上的复合套30,所述复合套30由形状为“圆柱形”的挡料套300以及形状为“圆台形”的加工套301相互连接构成,挡料套300设于靠近所述尖钻部23位置,所述挡料套300的外壁轴向间隔设有多组加工模块31,各组加工模块31均包括六个绕挡料套300外壁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截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的支撑部310,各支撑部310远离挡料套300的尖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加工部311,所述加工部311远离支撑部300的端面与挡料套300轴线之间的角度A为30°,所述挡料套300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形状为“环形”的隔料块5;所述滑动块4与加工套3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隔料块5设于滑动块4与挡料套300之间。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4的数量为2个。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料块5上周向间隔设有6个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均轴向贯穿隔料块5的吸料孔50。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工块21顺着钻身1转动的端面上设有将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抛光钻,包括安装于抛光装置输出端的钻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钻身输出端的钻头、套设于所述钻身上用于阻隔废弃余料以及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复合装置,所述复合装置通过滑动块与钻身滑动连接;所述钻头包括与钻身输出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的钻芯以及至少四个周向等距固定连接且截面形状为“L形”的加工块,所述钻芯与各加工块远离钻身的一端形成有尖钻部;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套设于钻身上的复合套,所述复合套由形状为“圆柱形”的挡料套以及形状为“圆台形”的加工套相互连接构成,挡料套设于靠近所述尖钻部,所述挡料套的外壁轴向间隔设有多组加工模块,各组加工模块均包括至少六个绕挡料套外壁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截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的支撑部,各支撑部远离挡料套的尖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加工部,所述加工部远离支撑部的端面与挡料套轴线之间的角度区间为30~45°,所述挡料套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形状为“环形”的隔料块;所述滑动块与加工套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隔料块设于滑动块与挡料套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抛光钻,包括安装于抛光装置输出端的钻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钻身输出端的钻头、套设于所述钻身上用于阻隔废弃余料以及用于抛光加工槽的复合装置,所述复合装置通过滑动块与钻身滑动连接;所述钻头包括与钻身输出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的钻芯以及至少四个周向等距固定连接且截面形状为“L形”的加工块,所述钻芯与各加工块远离钻身的一端形成有尖钻部;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套设于钻身上的复合套,所述复合套由形状为“圆柱形”的挡料套以及形状为“圆台形”的加工套相互连接构成,挡料套设于靠近所述尖钻部,所述挡料套的外壁轴向间隔设有多组加工模块,各组加工模块均包括至少六个绕挡料套外壁周向等距间隔分布且截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的支撑部,各支撑部远离挡料套的尖端均固定连接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祁增强朱建航黄东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锠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