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专利>正文

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9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包括枪头本体和滤芯;所述枪头本体包括下腔、上筒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腔组成,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下腔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液枪头在每次分液的过程中相比使用原有的经典直形枪头,操作动作更加适应人工工程学原理,操作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尤其适合于需要各种长时间人工移液操作的实验,保证各种移液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液枪头采用弯角设置,方便压力气流向前离开口腔后,立即在此类弯角枪头的调整下,迅速向下,在口罩的保护下,进入口吸管进行后续的各种精准移液操作。

A kind of curved angle liquid transfer plastic gun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
本技术涉及生物学与医学
,特别是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
技术介绍
移液操作是生物医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操作方式之一,目前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各种移液器(枪)配套移液器塑料枪头,进行各种类型的相关液体移取,与制备实验临床活动中的各种液滴,其中因受限于以往移液枪头形状,全部为直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在各种移液过程中,为了保证移液体积的精度,移液动作必须保持规范垂直,因为所有移液器枪头都是直形,就迫使所有的移液过程中操作人员都必须保持移液器垂直,才能保证配套的移液器枪头垂直,进而保证移液器枪头内的精确移取液体体积不受影响。但在大量长期操作中,操作人员为了保持这种特殊的垂直动作,导致手臂部肌肉酸痛,长期而言,造成肌肉劳损、腱膜炎等各种问题,如何面对并解决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且这种垂直操作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移取液体进入移取对象(如试管、培养皿或各孔板)时,移取对象上方的各种移液器、枪头、手臂等带来的灰尘落入,导致各种污染。另在实验室液体移取中,并不一定要用移液器,许多移液操作中,因操作人员双手已经在操作其余设备,如手术器械、或显微镜、显微操作系统等,已经没有手来操作移液器了,这里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口吸管配套各种移液器枪头来进行各类移液操作,但在生物医学实验室中,需要保持高洁净度无菌的环境,口罩成为操作时常规的使用物品,但在口吸管使用过程中,如果用口含住接在口吸管上的普通直形枪头操作,口罩就会被枪头与皮管顶起,难以保证无菌作用,并且长时间操作,口腔肌肉也比较费力,这一实际口吸管移液操作过程中的问题也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将以往的操作人员从长时间反复机械移液操作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腱膜劳损等问题操作中解放出来,也解决了垂直操作中造成的上方灰尘落下导致的各种污染,并且对于各种需要移液枪头的口吸管移液操作更加方便高效,保证了口吸管移液操作的无菌效果,更加轻松精确。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包括枪头本体和滤芯;所述枪头本体为无顶盖的腔体结构;所述枪头本体包括下腔、上筒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腔组成,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下腔为无顶盖的圆锥腔体结构,所述上筒为上大下小的管状结构,所述连接腔为上大下小且轴线为圆弧形的管状结构;所述下腔顶面与所述上筒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滤芯为PE滤芯,并且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下腔内腔,并且所述滤芯底面与所述下腔底部之间的距离l为32mm。上述的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中,所述下腔顶面与所述上筒底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上述的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中,所述上筒顶面外径D为7mm。上述的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中,所述上筒顶面中心与所述连接腔中心之间的距离h为13mm。上述的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中,所述下腔底部与所述连接腔中心之间的距离H为40mm。上述的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中,所述枪头本体采用聚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制成。上述的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中,所述上筒顶部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加厚部。上述的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中,所述上筒壁厚为1mm,下腔壁厚为2mm。3.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移液枪头在每次分液的过程中相比使用原有的经典直形枪头,操作动作更加适应人工工程学原理,操作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尤其适合于需要各种长时间人工移液操作的实验,保证各种移液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效果;(2)本技术的移液枪头采用弯角设置,方便压力气流向前离开口腔后,立即在此类弯角枪头的调整下,迅速向下,在口罩的保护下,进入口吸管进行后续的各种精准移液操作;(3)本技术的移液枪头中段设有滤芯,保证在移液使用过程中,因移液器活塞运动产生的气流通过该枪头时,阻止移液器部分附着的细菌附气流通过该枪头带入制备出来的液滴中,保证制备液滴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的侧视图。图中:1-枪头本体、101-下腔、102-上筒、103-连接腔、2-滤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2所示,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包括枪头本体1和滤芯2;所述枪头本体1为无顶盖的腔体结构;所述枪头本体1包括下腔101、上筒102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腔103组成,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所述下腔101为无顶盖的圆锥腔体结构,所述上筒102为上大下小的管状结构,所述连接腔103为上大下小且轴线为圆弧形的管状结构;所述下腔101顶面与所述上筒10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滤芯2为PE滤芯,并且所述滤芯2设置在所述下腔101内腔,并且所述滤芯2底面与所述下腔10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2mm。所述下腔101顶面与所述上筒10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这样手臂与人体可以保持舒适的45°角,手臂也可与保持移液器及配套枪头的手掌保持正常生理条件下的一致,与人体正常把握常规移液器时的动作姿态相匹配。所述上筒102顶面外径为7mm,所述上筒102顶面采用改尺寸能够满足大部分移液枪的使用。所述上筒102顶面中心与所述连接腔103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3mm,所述下腔101底部与所述连接腔103中心之间的距离为40mm。所述枪头本体1采用聚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制成。所述上筒102顶部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加厚部104,所述上筒102顶部设置所述加厚部104,能够提高整个所述枪头本体1的抗挤毁能力,避免所述枪头本体1损坏。所述上筒102壁厚为1mm,下腔101壁厚为2mm,所述连接腔103壁厚为所述上筒102和下腔101壁厚的过渡。使用时:将所述上筒102顶部卡在移液枪上,并通过移液枪的上下口唇含住,或者通过移液枪上下门齿咬住所述加厚部104,完成所述枪头本体1的固定安装,然后开启所述移液枪通过所述上筒102完成精准移液,之后液体经过所述连接腔103和滤芯2,进入所述下腔101,实现无菌移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包括各种规格大小的移液枪头、移液管、吸管、小管等,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本体(1)和滤芯(2);所述枪头本体(1)为无顶盖的腔体结构;所述枪头本体(1)包括下腔(101)、上筒(102)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腔(103)组成,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101)为无顶盖的圆锥腔体结构,所述上筒(102)为上大下小的管状结构,所述连接腔(103)为上大下小且轴线为圆弧形的管状结构;所述下腔(101)顶面与所述上筒(10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滤芯(2)为PE滤芯,并且所述滤芯(2)设置在所述下腔(101)内腔,并且所述滤芯(2)底面与所述下腔(10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枪头本体(1)和滤芯(2);所述枪头本体(1)为无顶盖的腔体结构;所述枪头本体(1)包括下腔(101)、上筒(102)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腔(103)组成,并且三者为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101)为无顶盖的圆锥腔体结构,所述上筒(102)为上大下小的管状结构,所述连接腔(103)为上大下小且轴线为圆弧形的管状结构;所述下腔(101)顶面与所述上筒(10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滤芯(2)为PE滤芯,并且所述滤芯(2)设置在所述下腔(101)内腔,并且所述滤芯(2)底面与所述下腔(10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3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101)顶面与所述上筒(102)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角移液塑料枪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刘璟青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