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尘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81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7:13
一种灰尘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旋风分离组件,壳体是由尘杯和上盖对合而成,尘杯的侧部设有进风口,上盖上设有出风口,旋风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直桶分离器,直桶分离器环向呈圆周排列地竖直设置在内桶体的上方,直桶分离器外套设有一过滤罩,过滤罩上具有与每个直桶分离器的上开口配合对应的挡筋和中心出风孔,直桶分离器的底部侧边开设有甩尘口,甩尘口与内桶体的内腔相连通,内桶体的内腔形成灰尘的二级储存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有效防止灰尘往中心口汇聚上扬,灰尘分离效果好且损耗低。

A dust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灰尘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吸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灰尘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吸尘器,已有的吸尘器,主要包括有外壳、电动机、风机叶轮、吸嘴和过滤器。其中,在外壳的一侧面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吸嘴相连,在吸嘴的内部设有一过滤器,在机构外壳的内部,设有电动机和风机叶轮,风机叶轮在电动机的高速驱动下,吸入气流,通过过滤器进行气尘分离。现有的吸尘器的灰尘分离不够彻底。灰尘由于过滤不够充分容易造成电机的损坏,在清理吸尘器内灰尘时也容易造成清洁困难。经查,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83036.1的中国专利《一种手持式真空吸尘器》,包括:手柄,在正常使用期间通过手柄支撑真空吸尘器;旋风分离单元,具有纵向轴线和在旋风分离单元的一个端部处的脏物收集器;旋风分离单元包括端部部分,其具有关闭构造,在该关闭构造中碎屑被端部部分保持在脏物收集器中,和用于将脏物从脏物收集器移除的打开构造;手柄具有手枪式握把配置,其中手柄相对于旋风分离单元倾斜,以在手柄和旋风分离单元的纵向轴线X之间形成不小于85度且不大于140度的角度。这种吸尘器内设有旋风分离单元,能较好地分离吸入的灰尘,但是其缺陷在于:漏尘口设置在中心位置,这样气流在中心汇聚,会造成一部分灰尘会被带起,灰尘会往中心口汇聚上扬,使得灰尘分离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尘气分离效果好的灰尘分离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灰尘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旋风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尘杯和上盖对合而成,尘杯的侧部设有进风口,上盖上设有出风口,旋风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直桶分离器,直桶分离器环向呈圆周排列地竖直设置在内桶体的上方,直桶分离器外套设有一过滤罩,过滤罩上具有与每个直桶分离器的上开口配合对应的挡筋和中心出风孔,直桶分离器的底部侧边开设有甩尘口,甩尘口与内桶体的内腔相连通,内桶体的内腔形成灰尘的二级储存空间。作为改进,所述直桶分离器的上部侧面设有进风开口,在直桶分离器的上部外侧环向成型有与进风开口相配合的弧形的导风板,导风板设置在相邻的二个直桶分离器之间。作为改进,所述直桶分离器与内桶体为一体件,内桶体上设有扩径的上边沿,过滤罩为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罩子,过滤罩罩盖在直桶分离器外,过滤罩的下端与内桶体的上边沿相抵,过滤罩的圆周面上分布有多个过滤孔。进一步,所述过滤孔分布在过滤罩的圆周面下部、位于导风板的下方。再改进,所述过滤罩的上端面成型有圆形凹槽,一过滤棉设置在圆形凹槽内、设置在中心出风孔的上方。再改进,所述尘杯的上开口边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供L型卡槽,过滤罩的上边缘上凸设有对应的连接卡块,过滤罩通过连接卡块与L型卡槽的配合与尘杯旋转卡接固定。进一步,所述尘杯是由一圆筒体和底盖组合而成,底盖可拆卸地设置在尘杯的底部,底盖与尘杯的内腔之间设有一用于固定内筒体的支撑板,内桶体的下端穿过支撑板与底盖的底面密封相抵,在内桶体的外壁与底盖之间形成灰尘的一级储存空间。进一步,所述上盖为与尘杯的上开口相对应的圆形盖,过滤罩的上边缘上凸设有一卡扣,上盖盖设在尘杯上与过滤罩相扣接。最后,所述上盖的顶部成型有一便于手持移动的提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尘杯内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多个直桶分离器,甩尘口设置在直桶分离器的底部侧边,使得灰尘甩出后直接落入内桶体内,避免灰尘往中心出风孔汇聚上扬。本技术结构合理,能有效防止灰尘往中心口汇聚上扬,灰尘分离效果好且损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风分离组件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灰尘分离器,就是吸尘器中的尘杯装置,其包括壳体A以及设置在壳体A内的旋风分离组件B,壳体A是由尘杯1和上盖2对合而成,尘杯1的侧部设有进风口11,上盖2的另一侧部设有出风口21,旋风分离组件B包括多个直桶分离器5,本实施例为5个,5个直桶分离器5环向呈圆周排列地竖直设置在内桶体4的上方,直桶分离器5外套设有一过滤罩6,直桶分离器5与内桶体4为一体件,内桶体4上设有扩径的上边沿,过滤罩6为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罩子,过滤罩6罩盖在直桶分离器5外,过滤罩6的下端与内桶体4的上边沿相抵,过滤罩6的圆周面上分布有多个过滤孔61,过滤罩6的上端面上具有与每个直桶分离器5的上开口配合对应的挡筋63和中心出风孔62,直桶分离器5的底部侧边开设有甩尘口51,甩尘口51与内桶体4的内腔相连通,内桶体4的内腔形成灰尘的二级储存空间20,直桶分离器5的上部侧面设有进风开口52,在直桶分离器5的上部外侧环向成型有与进风开口52相配合的弧形的导风板53,导风板53设置在相邻的二个直桶分离器5之间,过滤孔61分布在过滤罩6的圆周面下部、位于导风板53的下方,这样从进风口11进入的灰尘空气通过过滤罩6上的过滤孔61向上沿着导风板53从进风开口52进入直桶分离器5中;过滤罩6的上端面成型有圆形凹槽66,一过滤棉7设置在圆形凹槽66内、设置在中心出风孔62的上方,用于对排出的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尘杯1的上开口边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L型卡槽12,过滤罩6的上边缘上凸设有对应的连接卡块64,过滤罩6通过连接卡块64与L型卡槽12的配合与尘杯1旋转卡接固定;过滤罩6的上边缘上凸设有一卡扣65,上盖2为与尘杯1的上开口相对应的圆形盖,上盖2盖设在尘杯1上与过滤罩6相扣接,上盖2的顶部成型有一便于手持移动的提手部22;尘杯1是由一圆筒体和底盖3组合而成,底盖3通过连接卡扣32和轴接结构可拆卸地设置在尘杯1的底部,这样可方便打开倒尘,底盖31与尘杯的内腔之间设有一用于固定内桶体4的支撑板31,内桶体4的下端穿过支撑板31与底盖3的底面密封相抵,在内桶体4的外壁与底盖3之间形成灰尘的一级储存空间10。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带有灰尘的空气从尘杯1的进风口11进入,部分灰尘向下落入底盖3上方的一级储存空间10,大部分尘气经过滤罩6后进入直桶分离器5内,灰尘进入直桶分离器5后高速旋转到达直桶分离器5底部的甩尘口51,灰尘从甩尘口51甩出落入到二级储存空间20,由于甩尘口51开设在侧边,所以就有效防止灰尘往中心口汇聚上扬,使得灰尘分离效果好且损耗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灰尘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旋风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尘杯和上盖对合而成,尘杯的侧部设有进风口,上盖上设有出风口,旋风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直桶分离器,直桶分离器环向呈圆周排列地竖直设置在内桶体的上方,直桶分离器外套设有一过滤罩,过滤罩上具有与每个直桶分离器的上开口配合对应的挡筋和中心出风孔,直桶分离器的底部侧边开设有甩尘口,甩尘口与内桶体的内腔相连通,内桶体的内腔形成灰尘的二级储存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尘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旋风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尘杯和上盖对合而成,尘杯的侧部设有进风口,上盖上设有出风口,旋风分离组件包括多个直桶分离器,直桶分离器环向呈圆周排列地竖直设置在内桶体的上方,直桶分离器外套设有一过滤罩,过滤罩上具有与每个直桶分离器的上开口配合对应的挡筋和中心出风孔,直桶分离器的底部侧边开设有甩尘口,甩尘口与内桶体的内腔相连通,内桶体的内腔形成灰尘的二级储存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桶分离器的上部侧面设有进风开口,在直桶分离器的上部外侧环向成型有与进风开口相配合的弧形的导风板,导风板设置在相邻的二个直桶分离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灰尘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桶分离器与内桶体为一体件,内桶体上设有扩径的上边沿,过滤罩为下端开口的圆筒形罩子,过滤罩罩盖在直桶分离器外,过滤罩的下端与内桶体的上边沿相抵,过滤罩的圆周面上分布有多个过滤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灰尘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分布在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荣顾利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哲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