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455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具体涉及脂肪肝病疗效领域,包括有以下步骤:采用300名成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分成五组作为研究对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基数较大的患者分成五组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提高了脂肪肝病疗效研究的准确性,相比其他四种饮食方法,不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具有初次执行难度偏小、后期中长时间再依从难度不大、而疗效特别显著的三大特点,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首选的的饮食干预方法,值得推广;不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减少肝脂肪沉积,可以延缓或者防止肝硬化的产生,具有良好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效果,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方面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A study method of low carbohydrate diet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脂肪肝病疗效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NAFLD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减少体质量和腰围是预防和治疗NAFLD及其合并症最为重要的治疗措施。传统生活方式干预采用限制能量的低脂饮食(肥胖或血脂异常饮食方案)作为主要手段,但仍存在未能有效减肥和控制代谢危险因素的情况,此时即使根据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应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对患者并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特别是肝纤维化都无肯定的治疗效果。目前NAFL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关于NAFLD发病机制“双击”模型被广泛接受。该模型指出由于一侧肝脏脂质的流入和合成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另一侧的氧化和输出导致的甘油三酯过量累积,也就是肝脏脂肪堆积是NAFLD发展的第一步。最广泛支持的理论认为胰岛素抵抗是NAFLD的关键机制,它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也可能导致脂肪性肝炎。来自以往研究的和我们临床实践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40%),在肥胖或超重患者体重管理中效果明显,可使肝脏组织学、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得到改善,这些指标与NAFLD密切相关,这提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作为治疗NAFLD的合理选择。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715650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N-氨甲酰谷氨酸在缓解鸡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中的应用,所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是由皮质酮诱导形成的。该专利技术是首次将N-氨甲酰谷氨酸应用在缓解鸡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N-氨甲酰谷氨酸可以极显著地缓解CORT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并且,在缓解脂肪肝的同时,对动物体重的影响不显著,符合NAFLD的用药标准。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并没有较好的治疗研究方法,大部分的疗效并不能很好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治疗,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仍旧影响着大部分的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提供了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基数较大的患者分成五组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提高了脂肪肝病疗效研究的准确性,其中无论是否限制能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体脂下降百分比、内脏脂肪等级下降程度和执行程度均优于低脂饮食组和传统饮食组,能够有效降低体重和体脂含量,并且患者依从性好,执行3个月以上的意愿强,能够良好的保护肝脏,减少脂肪肝沉积,且可以有效改善肝脏功能,从而延缓或者防止肝硬化的产生,具有较好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效果,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300名成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人随机分为:不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不限制能量的低脂饮食组、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限制能量的低脂饮食组和传统饮食组,每组各60名患者;步骤二:按照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饮食治疗方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中的三大营养素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20%,蛋白质15%~25%,脂肪55%~75%;低脂饮食组中的三大营养素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55%~70%,蛋白质15%~25%,脂肪占总供能比≤20%;传统饮食组见日常饮食;并根据是否限制能量分为限制能量饮食(每日能量600~1200kcal)和不限制能量饮食(不限制患者饮食能量,患者自然吃饱,不感觉饥饿),历时共12周,完全使用天然食物(无能量棒、蛋白粉等补充剂)进行饮食干预;步骤三:每组患者均需要在开始饮食干预后第1周、第2周及之后每2周来门诊复查,第3个月进行终末检查,由专科医生、营养医生、健康管理师形成团队共同管理,患者与专业人员交流主观感受,包括食欲、不适症状等,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定期复测肝、肾功能常规、血脂常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等,对体格指标、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进行记录;步骤四: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记录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检测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著性差异检验采用χ2检验;步骤五:采用上述五组患者的体内肝脏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培养,给予其与人体肝脏相对应的生理环境,并根据步骤二中的营养素比例进行培养,每隔两周观察内部的细胞活性,将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中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入组对象体重均需≥50kg;(2)本人或监护人自愿参加实验,并在进入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孕妇、乳母除外);(4)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5)当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不需要临床特殊处理,同时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路径流程的实施,可以进入路径;其中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代谢禁忌:肉毒碱缺乏症、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或Ⅱ缺乏症、肉毒碱转移酶Ⅱ缺乏症、β-氧化酶缺乏症、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中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卟啉病;(2)合并症禁忌:泌尿系统结石、肾衰病史或严重肾功能不全、家族性血脂异常、严重肝脏疾病、慢性代谢性酸中毒、胰腺炎病史、严重糖尿病、活动性胆囊疾病、脂肪消化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3)特殊状况禁忌:怀孕、哺乳、正在感染者、进食困难者,不能配合的患者;(4)服药物禁忌:抗癫痫药如唑尼沙胺、妥泰和乙酰唑胺可引起酸中毒,与生酮疗法一起治疗会加重酸中毒。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中患者数据信息采集包括有以下几种:a.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b.体成分测定:采用人体成分检测仪检测分析人体成分比例,包括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脂肪、体脂肪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腰围、腰臀比等;c.生化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TC/TG/HDL/LDL)、肝肾功能、尿酸、总胆汁酸、游离胆汁酸、电解质(钾、钠、氯、钙、磷、镁)、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等;d.影像学检查:肝脏B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中患者指标测评的设备包括有人体成分分析仪、血酮、血糖检测仪、身高体重测量仪、运动机能测量仪、人体代谢车等相关设备。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的研究对象需要选择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轻至中度NAFLD的患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的对照组与其他两组饮食相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300名成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人随机分为:不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不限制能量的低脂饮食组、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限制能量的低脂饮食组和传统饮食组,每组各60名患者;步骤二:按照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饮食治疗方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中的三大营养素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5~20%,蛋白质15%~25%,脂肪55%~75%;低脂饮食组中的三大营养素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55%~70%,蛋白质15%~25%,脂肪占总供能比≤20%;传统饮食组见日常饮食;并根据是否限制能量分为限制能量饮食(每日能量600~1200kcal)和不限制能量饮食(不限制患者饮食能量,患者自然吃饱,不感觉饥饿),历时共12周(3月),完全使用天然食物(无能量棒、蛋白粉等补充剂)进行饮食干预;步骤三:每组患者均需要在开始饮食干预后干预后第1周、第2周及之后每2周来门诊复查,第3个月进行终末检查,由专科医生、营养医生、健康管理师形成团队共同管理,患者与专业人员交流主观感受,包括食欲、不适症状等,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定期复测肝、肾功能常规、血脂常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等,对体格指标、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进行记录;步骤四: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记录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检测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著性差异检验采用χ2检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300名成年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人随机分为:不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不限制能量的低脂饮食组、限制能量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限制能量的低脂饮食组和传统饮食组,每组各60名患者;步骤二:按照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饮食治疗方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中的三大营养素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5~20%,蛋白质15%~25%,脂肪55%~75%;低脂饮食组中的三大营养素功能比例:碳水化合物55%~70%,蛋白质15%~25%,脂肪占总供能比≤20%;传统饮食组见日常饮食;并根据是否限制能量分为限制能量饮食(每日能量600~1200kcal)和不限制能量饮食(不限制患者饮食能量,患者自然吃饱,不感觉饥饿),历时共12周(3月),完全使用天然食物(无能量棒、蛋白粉等补充剂)进行饮食干预;步骤三:每组患者均需要在开始饮食干预后干预后第1周、第2周及之后每2周来门诊复查,第3个月进行终末检查,由专科医生、营养医生、健康管理师形成团队共同管理,患者与专业人员交流主观感受,包括食欲、不适症状等,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定期复测肝、肾功能常规、血脂常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等,对体格指标、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进行记录;步骤四: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记录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检测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著性差异检验采用χ2检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入组对象体重均需≥50kg;(2)本人或监护人自愿参加实验,并在进入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孕妇、乳母除外);(4)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5)当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不需要临床特殊处理,同时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路径流程的实施,可以进入路径;其中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代谢禁忌:肉毒碱缺乏症、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或Ⅱ缺乏症、肉毒碱转移酶Ⅱ缺乏症、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雁翔韩静刘辉郭思玉王宇飞张晶周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