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及菲涅尔投影屏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39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及菲涅尔投影屏幕,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可解决现有菲涅尔投影屏幕因反光清晰成像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该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包括透光的层状本体,所述层状本体的折射率为1.3~1.8,所述层状本体的入光面分布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使入射至其上且未透过的光形成散射并反射出去。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菲涅尔投影屏幕。

A kind of microstructure layer and Fresnel projection screen for Fresnel projection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及菲涅尔投影屏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影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及菲涅尔投影屏幕。
技术介绍
在投影显示领域,尤其是近年较为火热的超短焦激光投影显示领域,投影机一般会搭配菲涅尔投影屏幕使用,该屏幕的特点是增益高、视角小,可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眼正对观看时的亮度,显示效果好。然而,该类型屏幕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表面反光,一般会向屏幕上方以及左右两侧反射,比如反射到天花板上,如果屏幕两侧有墙壁等物体,则会同样反射到该物体上,而且会清晰成像,所成的像也会随着投影机画面的变化而变化,这些清晰成像的反光会严重影响用户观看画面时的体验。反光的原理如图1所示,当投影机01发出的光线入射在屏幕02表面时,由于空气和屏幕02表面材料折射率的差异,必然会有一部分光线x按照镜面反射原理从屏幕02表面反射出来,另一部分光线y则进入到屏幕02内部;反光清晰成像的原理如图2所示,当投射彩色画面时,亦即屏幕02表面a位置、b位置、c位置的图像不同,那么经屏幕02表面镜面反射后在天花板03相应的A位置、B位置、C位置处形成的画面也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及菲涅尔投影屏幕,可解决现有菲涅尔投影屏幕因反光清晰成像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包括透光的层状本体,所述层状本体的折射率为1.3~1.8,所述层状本体的入光面分布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使入射至其上且未透过的光形成散射并反射出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包括屏幕本体,还包括上述的微结构层,所述层状本体设于所述屏幕本体的最外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及菲涅尔投影屏幕,由于包括透光的层状本体,所述层状本体的折射率为1.3~1.8,因此可使投影机发出的一部分光透过其射入到菲涅尔投影屏幕内部,从而进行正常显示;又由于所述层状本体的入光面(朝向人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使入射至其上且未透过的光形成散射并反射出去,因此一方面使得天花板或侧面物体上不同位置的光线均是层状本体不同位置微结构散射的光线的叠加,从而相比现有技术中按照镜面反射原理将光线直接反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得天花板或侧面物体上不同位置的光线的颜色更接近,从而模糊了成像,另一方面使得光线被散射到空间的各个方向,从而减少了反射至天花板或侧面物体上的光线,进而降低了反光亮度;综上,用户在观看屏幕画面时,天花板或侧面物体上不仅不会出现清晰的彩色画面,而且反光的亮度非常低,从而缓解了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菲涅尔投影屏幕反光的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菲涅尔投影屏幕反光清晰成像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段分实施例,而不是全段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3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100包括透光的层状本体1,层状本体1的折射率为1.3~1.8,层状本体1的入光面分布有多个微结构2,微结构2用于使入射至其上且未透过的光形成散射并反射出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100,实际使用中需要设置于菲涅尔投影屏幕的最外层,由于包括透光的层状本体1,层状本体1的折射率为1.3~1.8,因此可使投影机300发出的一部分光透过其射入到菲涅尔投影屏幕内部,从而进行正常显示;又由于层状本体1的入光面(朝向人的表面)分布有多个微结构2,微结构2用于使入射至其上且未透过的光形成散射并反射出去,因此一方面使得天花板400或侧面物体上不同位置的光线均是层状本体1不同位置微结构2散射的光线的叠加,从而相比现有技术中按照镜面反射原理将光线直接反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得天花板400或侧面物体上不同位置的光线的颜色更接近,从而模糊了成像,另一方面使得光线被散射到空间的各个方向,从而减少了反射至天花板400或侧面物体上的光线,进而降低了反光亮度;综上,用户在观看屏幕画面时,天花板400或侧面物体上不仅不会出现清晰的彩色画面,而且反光的亮度非常低,从而缓解了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进一步的,层状本体1的入光面布满微结构2,由此可使入射至层状本体1入光面所有位置的未透过的光均形成散射,从而使天花板400或侧面物体上不同位置的光线的颜色更加接近,进而进一步模糊了成像。参照图3,微结构2优选包括第一凸起21,当然,微结构2也可以包括凹槽(图中未示出),但是相比凹槽,第一凸起21可减少对散射光的反射,同样可使天花板400或侧面物体上不同位置的光线的颜色更加接近,同样进一步模糊了成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微结构2还包括分布于第一凸起21上的多个第二凸起22,即第二凸起22的直径小于第一凸起21,这样可提升对光的散射效果。第一凸起21上布满第二凸起22,这样可进一步提升对光的散射效果。多个第一凸起21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多个第二凸起22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由此一方面可便于加工,另一方面可使光的散射更加均匀,从而使天花板400或侧面物体上不同位置的光线的颜色基本趋于一致,进而更大程度的模糊了成像,提升了用户体验。实际加工时,微结构层100可一体注塑成型;或者第一凸起21与层状本体1模压成型,第二凸起22涂覆于第一凸起21上,相比其他成型方式,这两种成型方式更加简单,容易实现。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的层状本体,所述层状本体的折射率为1.3~1.8,所述层状本体的入光面分布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使入射至其上且未透过的光形成散射并反射出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菲涅尔投影屏幕用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的层状本体,所述层状本体的折射率为1.3~1.8,所述层状本体的入光面分布有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用于使入射至其上且未透过的光形成散射并反射出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本体的入光面布满所述微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第一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还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凸起上的多个第二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上布满所述第二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一体注塑成型;或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层状本体模压成型,所述第二凸起涂覆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