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冷鹭浩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个人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3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个人桌,包括桌面和连接于桌面下方的桌腿支撑架,桌腿支撑架包括第一“冂”形杆体和第二“冂”形杆体,第一“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和第二“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分别对应进行可转动的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冂”形杆体的水平杆枢接于桌面下表面的一侧,桌面下表面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杆件,该调节杆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桌面下表面,调节杆件上部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可容纳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的容置槽,调节杆件上设有可使其紧靠于桌面下表面的扭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办公室或家庭用的个人桌,特别是一种可方便调节高度的个人桌。
技术介绍
无论在办公室或是家庭中,经常会用到个人桌。在办公室,可用于放置一些常用的小物品,或用作茶几,或用于讨论问题时临时放置讨论所用的文稿、图纸、笔,等等;在家庭中,可用于个人学习、工作、熨衣服,以及可用于放置一些日常小物品。总之,个人桌的结构设计特点应为小巧轻便、易于折叠收藏和便于随意搬动。现有的个人桌均具有使桌腿可折叠的结构,主要有两种结构第一种通过两个桌腿架竖直地固定于桌面下表面的两侧,而两个桌腿架可向桌面的中部折叠;另一种是桌腿架由互相交叉的桌腿组成,从而形成可折叠结构。对于进行折叠操作的过程而言,上述第一种个人桌显然不如第二种个人桌简便,因此大多数个人桌采用第二种结构。上述两种可折叠的个人桌在实现对其高度的调节时,通常在桌腿上采用可伸缩的套管结构,这种伸缩结构具有以下缺点第一,伸缩结构使桌腿具有重叠部分,从而增加了所用的材料,提高了制造成本;第二,伸缩套管在调节到所需高度时,需要对该状态进行固定,该固定结构受力较大,易损坏;第三,由于四个桌腿必须分别调节高度,因此操作麻烦;第四,采用交叉式桌腿的个人桌,由于其桌腿在使用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如果桌腿又同时采用伸缩套管,将增大固定结构受力的复杂性,从而大大减低其受力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个人桌,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调节高度的个人桌由于其高度调节结构采用桌腿上的伸缩套管结构,因而使桌腿的制造需要使用更多的材料,从而造成成本较高的缺点。另一方面,本技术的目的也在于克服该桌腿伸缩套管于固定结构处受力较大,易损坏的缺点。同时,本技术还克服了现有的可调节高度的个人桌调节高度时其四个桌腿必须分别进行调节、从而增加了操作复杂性的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桌面和连接于桌面下方的桌腿支撑架,桌腿支撑架包括第一“冂”形杆体和第二“冂”形杆体,第一“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和第二“冂”形杆体的两个支撑脚分别对应进行可转动的交叉连接,第一“冂”形杆体的水平杆枢接于桌面下表面的一侧,桌面下表面的另一侧设有调节杆件,该调节杆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桌面下表面,调节杆件上部沿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可容纳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的容置槽,调节杆件上设有可使其紧靠于桌面下表面的扭簧。所述的调节杆件为“T”形,该“T”形调节杆件通过其横杆枢接于桌面下表面,所述水平容置槽排列于其纵杆上部。所述的“T”形调节杆件的横杆的一端部固设有扳手,该扳手于“T”形调节杆件的纵杆紧靠于桌面下表面时大至垂直桌面下表面。所述的扭簧套设于“T”形调节杆件的横杆上,该扭簧的一延伸端顶靠于桌面底面,另一延伸端勾挂于“T”形调节杆件的纵杆下方。所述的容置槽靠桌面边缘一侧的侧壁为接近竖直面,而靠近桌面中心一侧的侧壁为倾斜面。调节杆件靠近桌面中心的一端上部为倾斜面。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可调节高度的个人桌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调节高度时,只需向外扳动扳手,使”T”形调节杆件的纵杆向下翻转,然后根据需要将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从”T”形调节杆件的纵杆上部的一个容置槽中移动到另一个容置槽中,再放开扳手,使”T”形调节杆件的纵杆重新回复到顶靠于桌面底面的位置,以将第二“冂”形杆体的水平杆固定于桌面底面。可见,该操作比起以往的可调节高度的个人桌,对调节高度的操作大大简化。另外本技术的第一“冂”形杆体和第二“冂”形杆体均为一个整体,因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中高度调节至最高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中高度调节至某一高度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T”形调节杆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包括桌面1和连接于桌面1下方的桌腿支撑架2,桌腿支撑架2包括第一“冂”形杆体21和第二“冂”形杆体22,第一“冂”形杆体21由水平杆213和与之一体成形的两个支撑脚211和212组成,在两个支撑脚211和和212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214;第二“冂”形杆体22由水平杆223和连接于其两端的两个支撑脚221和222组成,在两个支撑脚221和和222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224;第一“冂”形杆体21的支撑脚211和第二“冂”形杆体22的支撑脚221在大致于中部位置通过枢轴进行可转动连接,第一“冂”形杆体21的支撑脚212和第二“冂”形杆体22的支撑脚222在大致于中部位置同样通过枢轴进行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冂”形杆体21的支撑脚211和212位于第二“冂”形杆体22的支撑脚221和222之间,第一“冂”形杆体21于转动连接处上方的部分略长第二“冂”形杆体22于转动连接处上方的部分。桌面1下表面的一侧设有第一枢接部11,另一侧设有第二枢接部12,第一“冂”形杆体21的水平杆213通过第一枢接部11可转动地枢设于桌面1下表面,另有一”T”形调节杆件3,该”T”形调节杆件3的横杆31通过第二枢接部12可转动地枢设于桌面下表面,其纵杆32上部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可容纳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的容置槽320,”T”形调节杆件3的横杆31上套一扭簧4,该扭簧4的一延伸端41顶靠于桌面2的下表面,另一延伸端42卡扣于”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上的长条形通孔321上,由于该扭簧4扭力的作用,”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得以紧靠于桌面1的下表面,因而,”T”形调节杆件3纵杆32上部的任一个容置槽320均可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紧扣于桌面1的下表面,从而使桌腿支撑架2能够支撑桌面1。“T”形调节杆件3的横杆31的一端部固设有扳手5,该扳手5包括固定部52和耳状体51,固定部52套设固定于”T”形调节杆件3的横杆31的一端部,其耳状部51于”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紧靠于桌面1下表面时与桌面1下表面垂直。“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上部的容置槽320靠桌面1边缘一侧的侧壁为接近竖直面,而靠近桌面1中心一侧的侧壁为倾斜面,该种结构于调节高度时便于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从容置槽320中滑出。”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靠近桌面中心的一端上部为倾斜面,该结构于调节高度时便于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从”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的端部滑离。该个人桌在调节高度时,只需向外扳动扳手5,使”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向下翻转,然后根据需要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从”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上部的一个容置槽320中移动到另一个容置槽320中,再放开扳手5,使”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在扭簧4的扭力作用下重新回复到顶靠于桌面1底面的位置,以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固定于桌面底面。同理,在折叠该个人桌时,向外扳动扳手5,使”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向下翻转,将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从”T”形调节杆件3的纵杆32上部的容置槽320中脱离,使第二“冂”形杆体22的水平杆223向第一“冂”形杆体21的水平杆213靠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鹭浩
申请(专利权)人:冷鹭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