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68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外壳、配电箱支架、齿条、爬升齿轮、同步轮、轴承、齿轮轴、电机、驱动轮;配电箱外壳从上往下套在配电箱支架外部;齿条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立在配电箱支架外部两侧,并位于配电箱外壳后侧方;电机固定在配电箱外壳后侧下方位置;驱动轮连接电机的转轴;轴承固定在配电箱外壳后侧下方位置,位于电机下方;齿轮轴穿过轴承,齿轮轴上设有同步轮,同步轮与驱动轮啮合,齿轮轴两端设有爬升齿轮;爬升齿轮嵌入齿条内,且爬升齿轮的齿与齿条的齿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能够实现配电箱外壳的自动抬升,便于工人全方位的检修维护配电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配电箱多为单门或多门的形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由于箱体壁板的阻碍以及箱体内线路的错综复杂,使得在检修维护的时候经常会存在不方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能在检修维护配电箱时将整个外壳自动抬升起来,便于工人检修维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外壳、配电箱支架、齿条、爬升齿轮、同步轮、轴承、齿轮轴、电机、驱动轮;所述配电箱外壳从上往下套在配电箱支架外部;所述齿条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立在配电箱支架外部两侧,并位于配电箱外壳后侧方;所述电机固定在配电箱外壳后侧下方位置;所述驱动轮连接电机的转轴;所述轴承固定在配电箱外壳后侧下方位置,位于电机下方;所述齿轮轴穿过轴承,齿轮轴上设有同步轮,同步轮与驱动轮啮合,齿轮轴两端设有爬升齿轮;所述爬升齿轮嵌入齿条内,且爬升齿轮的齿与齿条的齿啮合。使用方法:当需要检修维护配电箱时,启动电机,电机的驱动轮带动同步轮转动,与同步轮同轴的爬升齿轮同步转动,开始在齿条内向上攀爬,从而带动配电箱外壳抬升。待配电箱外壳完全抬升起来后,即可开始检修维护。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能够实现配电箱外壳的自动抬升,便于工人全方位的检修维护配电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前侧方观测)。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后侧方观测)。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外壳抬升时观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包括配电箱外壳1、配电箱支架2、齿条3、爬升齿轮4、同步轮5、轴承6、齿轮轴7、电机8、驱动轮9;所述配电箱外壳1从上往下套在配电箱支架2外部;所述齿条3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立在配电箱支架2外部两侧,并位于配电箱外壳1后侧方;所述电机8固定在配电箱外壳1后侧下方位置;所述驱动轮9连接电机8的转轴;所述轴承6固定在配电箱外壳1后侧下方位置,位于电机8下方;所述齿轮轴7穿过轴承6,齿轮轴7上设有同步轮5,同步轮5与驱动轮9啮合,齿轮轴7两端设有爬升齿轮4;所述爬升齿轮4嵌入齿条3内,且爬升齿轮4的齿与齿条3的齿啮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外壳、配电箱支架、齿条、爬升齿轮、同步轮、轴承、齿轮轴、电机、驱动轮;所述配电箱外壳从上往下套在配电箱支架外部;所述齿条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立在配电箱支架外部两侧,并位于配电箱外壳后侧方;所述电机固定在配电箱外壳后侧下方位置;所述驱动轮连接电机的转轴;所述轴承固定在配电箱外壳后侧下方位置,位于电机下方;所述齿轮轴穿过轴承,齿轮轴上设有同步轮,同步轮与驱动轮啮合,齿轮轴两端设有爬升齿轮;所述爬升齿轮嵌入齿条内,且爬升齿轮的齿与齿条的齿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壳自动抬升式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外壳、配电箱支架、齿条、爬升齿轮、同步轮、轴承、齿轮轴、电机、驱动轮;所述配电箱外壳从上往下套在配电箱支架外部;所述齿条有两个,分别垂直设立在配电箱支架外部两侧,并位于配电箱外壳后侧方;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常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