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64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组之间的连接件,公开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软质部(10),软质部(10)由多片铜带叠压而成;还包括连接套(11)和铜板(12),连接套(11)一端与软质部(10)连接,连接套(11)另一端与铜板(12)连接,软质部(10)的端部上固定有接线柱(13),软质部(10)和铜板(12)上都套装有绝缘套管(14),绝缘套管(14)上都安装有固定端子(15)。软质部的铜排具备一定柔性,通过手力调节,能轻松满足装包时安装孔的位置度要求;硬铜排具有链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的特点;软硬铜排搭接后的铜排总成,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综合抗振动防松能力强,非常适应各种空间紧凑、走线路径非直线型的电池模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硬搭接铜排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之间的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软硬搭接铜排。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铜排要么全部都是硬连接,要么全部都是软连接,软件连的铜排灵活性强,用在一些特殊结构的电池组中,全部采用软连接的铜排价格高、工艺繁琐。例如申请号:201820902662.1,专利名称:一种软连接。有些电池组之间的连接要求并不高,人们可以直接采用硬连接的铜排。目前市场上没有软硬混搭的铜排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软硬混搭的铜排连接件的缺点,提供一种软硬搭接铜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软质部,软质部由多片铜带叠压而成,软质部的上端和下端都贴有镍片;还包括连接套和铜板,连接套一端与软质部连接,连接套另一端与铜板连接,软质部的端部上固定有接线柱,软质部和铜板上都套装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上都安装有固定端子。软质部的铜排具备一定柔性,通过手力调节,能轻松满足装包时安装孔的位置度要求;硬铜排具有链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的特点;软硬铜排搭接后的铜排总成,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综合抗振动防松能力强,非常适应各种空间紧凑、走线路径非直线型的电池模组使用。作为优选,软质部通过折弯形成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第三折弯板、第四折弯板和第五折弯板,接线柱固定在第一折弯板上,第一折弯板竖直向上折弯形成第二折弯板,第二折弯板水平折弯形成第三折弯板,第三折弯板竖直向上折弯形成第四折弯板,第四折弯板水平折弯形成第五折弯板。第一折弯板、第二折弯板、第三折弯板、第四折弯板和第五折弯板方便铜排绕过高低不平的电池组,方便人们安装铜排。作为优选,接线柱焊接在第一折弯板上,第一折弯板上套装有有绝缘套管,第三折弯板与第四折弯板连接处也套装有绝缘套管,第五折弯板也套装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上安装有固定端子,从而防止电流外流到固定端子上,保证安全性。作为优选,连接套上端设有与第五折弯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接口,第五折弯板与第一接口连接,连接套下端侧边设有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端面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接口端面所在平面。连接套方便将软质部与铜板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铜排连接灵活性更强。作为优选,铜板通过折弯形成第六折弯板、第七折弯板和第八折弯板,第七折弯板垂直于第六折弯板,第八折弯板垂直于第七折弯板的下端部,第七折弯板的上端面与第一折弯板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第六折弯板通过第二接口与连接套连接。方便人们安装铜排。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软质部的铜排具备一定柔性,通过手力调节,能轻松满足装包时安装孔的位置度要求;硬铜排具有链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的特点;软硬铜排搭接后的铜排总成,结构简单、连接稳定、绝缘效果好、综合抗振动防松能力强,非常适应各种空间紧凑、走线路径非直线型的电池模组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软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铜板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软质部、11—连接套、12—铜板、13—接线柱、14—绝缘套管、15—固定端子、101—第一折弯板、102—第二折弯板、103—第三折弯板、104—第四折弯板、105—第五折弯板、111—第一接口、112—第二接口、121—第六折弯板、122—第七折弯板、123—第八折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软质部10,软质部10由多片铜带叠压而成,软质部10的上端和下端都贴有镍片,本实施例软质部10采用宽度为20mm、厚度为0.1mm的铜带裁剪长度为680mm,铜带的片数为36片;还包括连接套11和铜板12,连接套11外端面为橡胶制成,其内部通道的内壁上固定有铜导体,从而将软质部10与铜板12连接在一起。硬质铜板的长度为1500mm、宽度600mm、厚度为3.6mm,其通过折弯形成铜板12。连接套11一端与软质部10连接,连接套11另一端与铜板12连接,软质部10的端部上固定有接线柱13,软质部10和铜板12上都套装有绝缘套管14,绝缘套管14上都安装有固定端子15。软质部10通过折弯形成第一折弯板101、第二折弯板102、第三折弯板103、第四折弯板104和第五折弯板105,接线柱13固定在第一折弯板101上,第一折弯板101竖直向上折弯形成第二折弯板102,第二折弯板102水平折弯形成第三折弯板103,第三折弯板103竖直向上折弯形成第四折弯板104,第四折弯板104水平折弯形成第五折弯板105。接线柱13焊接在第一折弯板101上,第一折弯板101上套装有有绝缘套管14,第三折弯板103与第四折弯板104连接处也套装有绝缘套管14,第五折弯板105也套装有绝缘套管14。连接套11上端设有与第五折弯板105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接口111,第五折弯板105与第一接口111连接,连接套11下端侧边设有第二接口112,第一接口111端面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接口112端面所在平面。铜板12通过折弯形成第六折弯板121、第七折弯板122和第八折弯板123,第七折弯板122垂直于第六折弯板121,第八折弯板123垂直于第七折弯板122的下端部,第七折弯板122的上端面与第一折弯板101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第六折弯板121通过第二接口112与连接套11连接。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施例1中没有连接套11,软质部10与铜板12直接焊接在一起。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特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实施例3中没有接线柱13,第一折弯板101上设有安装孔。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软质部(10),软质部(10)由多片铜带叠压而成,软质部(10)的上端和下端都贴有镍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11)和铜板(12),连接套(11)一端与软质部(10)连接,连接套(11)另一端与铜板(12)连接,软质部(10)的端部上固定有接线柱(13),软质部(10)和铜板(12)上都套装有绝缘套管(14),绝缘套管(14)上都安装有固定端子(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包括软质部(10),软质部(10)由多片铜带叠压而成,软质部(10)的上端和下端都贴有镍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套(11)和铜板(12),连接套(11)一端与软质部(10)连接,连接套(11)另一端与铜板(12)连接,软质部(10)的端部上固定有接线柱(13),软质部(10)和铜板(12)上都套装有绝缘套管(14),绝缘套管(14)上都安装有固定端子(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其特征在于:软质部(10)通过折弯形成第一折弯板(101)、第二折弯板(102)、第三折弯板(103)、第四折弯板(104)和第五折弯板(105),接线柱(13)固定在第一折弯板(101)上,第一折弯板(101)竖直向上折弯形成第二折弯板(102),第二折弯板(102)水平折弯形成第三折弯板(103),第三折弯板(103)竖直向上折弯形成第四折弯板(104),第四折弯板(104)水平折弯形成第五折弯板(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硬搭接铜排,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盈雷良育丁振华周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