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59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枪结构,包括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内分别填充有液态金属;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正极,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负极;第一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用于给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第二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用于给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枪结构,利用液态金属代替传统的电线进行供电,利用液态金属的流动特性,使用换热器进行降温,避免在绝缘外壳内安装冷却管,既可以快速散热降温,又减小了充电枪的体积和重量,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枪结构
本技术属于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枪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提供的充电枪,例如特斯拉的充电枪,在大电流充电负荷下,充电枪内电线产生大量的热,电线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充电效率下降。为解决该问题,特斯拉提供的解决方案为:在电缆内增加冷却管,冷却管内填充有冷却液,电线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由冷却液循环流动至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以此实现电线的降温。由于电线需要流经大电流,所以使用的是多股导线组成的电缆,且使用冷却液导热,导致整个充电枪的直径过大,过于笨重,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枪结构,以液体金属代替传统的冷却液和电线,既可以快速散热,又减小了充电枪的体积和重量,使用更加方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枪结构,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内分别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给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给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循环流通有冷却液,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循环流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循环流通有冷却液,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循环流过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上设有正极柱,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上设有负极柱。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均为绝缘材料制成的软管。可选的,所述液态金属为低温易熔、低电阻率的液态金属。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可选的,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均为绝缘材料制成的多关节结构的硬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枪结构,利用液态金属代替传统的电线进行供电,利用液态金属的流动特性,使用换热器进行降温,避免在绝缘外壳内安装冷却管,既可以快速散热降温,又减小了充电枪的体积和重量,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充电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限压保护功能的充电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第一环形保护管10、第二环形保护管11、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第一冷却循环装置14、第二冷却循环装置15、第一加热丝16、第二加热丝17、第一压力传感器18、第二压力传感器19、第一抽回装置20、第二抽回装置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内分别填充有液态金属。设置呈环形结构的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的目的在于,在充电时,液态金属能够在保护管内循环流动。因此,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均需要安装循环泵装置。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11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负极。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内的液态金属分别作为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用于向设备充电。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连接有第一换热器12,所述第一换热器12用于给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中的液态金属降温。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11连接有第二换热器13,所述第二换热器13用于给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11中的液态金属降温。在大电流负荷下时,液态金属产生大量的热量。本实施例利用液态金属的流动特性,使用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实现快速散热、降温功能。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枪结构,利用液态金属代替传统的电线进行供电,利用液态金属的流动特性,使用换热器进行降温,避免在绝缘外壳内安装冷却管,既可以快速散热降温,又减小了充电枪的体积和重量,使用更加方便。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换热器12的一次侧循环流通有冷却液,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中的液态金属循环流过所述第一换热器12的二次侧。所述第二换热器13的一次侧循环流通有冷却液,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11中的液态金属循环流过所述第二换热器13的二次侧。具体的,第一换热器12的一次侧连接有第一冷却循环装置14,第一冷却循环装置14中循环流动有冷却液。第二换热器13的一次侧连接有第二冷却循环装置15,第二冷却循环装置15中循环流动有冷却液。可选的,作为冷却循环装置的冷却源,可以通过电力制冷冷却,也可以通过冷却塔风冷形式冷却。其中,冷却液为水。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上设有正极柱,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11上设有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电连接于其保护管内的液态金属,分别用于向设备进行充电的正极和负极。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均为绝缘材料制成,防止电力泄露、电路短路等其他安全事故。作为一种可选方式,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为软管结构,软管结构方便卷起收纳,减少占用空间。作为一种可选方式,第一环形保护管10和第二环形保护管11为多关节结构的硬管,多关节结构方便折叠收纳,减少占用空间。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液态金属为低温易熔、低电阻率的液态金属。利用液态金属的低温易熔特性,使得液态金属在常温下也呈现液态。利用液态金属的低电阻率特性,使得其充电效率更高、且发热量更少。需要说明的是,已知的介质中,单质中只有汞是液态金属,镓、铷、铯是低熔点金属。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11上安装有第二循环泵。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用于分别给其中的液体金属提供循环动力。实施例七请参阅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10的表面覆盖有第一加热丝16,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11的表面覆盖有第二加热丝17。由于在一些低温(比如气温在零下几度)下,液体金属并未熔化,导致充电性能不佳。因此,利用第一加热丝16和第二加热丝17加速液态金属在低温环境下的熔化,解决在开始充电时,由于液态金属在低温时未熔化,导致充电性能不佳的问题。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内分别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给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给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设有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和第二环形保护管内分别填充有液态金属;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电连接于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给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连接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给所述第二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循环流通有冷却液,所述第一环形保护管中的液态金属循环流过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循环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万龙何建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