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366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蒸发板,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和毛细管,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导通部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包括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上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入气口,上导通部和下导通部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的右侧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回气管连通;所述毛细管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穿过回气管通过连接件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连通;上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内的中空制冷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蒸发板的温度损耗大、制冷不均匀的问题,且解决了现有的蒸发板除霜效果差、难以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板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到一种蒸发板。
技术介绍
蒸发板是制冷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低温的冷凝气体通过蒸发板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温度交换,液化吸温度,达到制冷的效果;现有的蒸发板为将板管式的结构,主要将板管安装在蒸发板上来实现,板管式蒸发器,用胶膜将蒸发管和蒸发板粘接在一起,这种结构的板管式蒸发器具有板管贴合良好、热交换充分、内容积稳定、水分杂质含量低等优点,但是板管式蒸发器温度传导损耗较多,蒸发板很难保持均匀的温度,且存在蒸发板除霜、化霜效果较差、速度慢,需要人工除霜,但是人工除霜过程中容易对蒸发板管路及表面造成一定的伤害,使得用户使用不安全、体验效果差。现有技术中也有各种吹胀式蒸发板,但是往往都是双面吹胀式结构,且也存在温度控制不够均匀的问题。另外蒸发器在使用过程中,其管壁或板片上总有污垢形成。这污垢如不及时一去除,一则将使管壁或板片传热系数降低而使蒸发器生产能力下降,再则会污染被浓缩的产品而影响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板,主要解决现有的蒸发板的温度损耗大、制冷不均匀的问题,且解决了现有的蒸发板除霜效果差、难以清洗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板,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7)和毛细管(6),其特征是,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10),导通部(10)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10)包括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上导通部(1)的右侧设有入气口(8),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2)的右侧设有出气口(9),所述出气口(9)与回气管(7)连通;所述毛细管(6)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7)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6)穿过回气管(7)通过连接件(11)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8)连通;上导通部(1)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2)内的中空制冷面积,且上导通部(1)至少设置有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板,包括蒸发板主体、回气管(7)和毛细管(6),其特征是,所述蒸发板主体上设有用于冷气循环的导通部(10),导通部(10)的截面为单侧凸起的中空结构,导通部(10)包括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上导通部(1)的右侧设有入气口(8),上导通部(1)和下导通部(2)的左侧相互串联相通,下导通部(2)的右侧设有出气口(9),所述出气口(9)与回气管(7)连通;所述毛细管(6)的一段绕制在回气管(7)的外侧表面上,且毛细管(6)穿过回气管(7)通过连接件(11)与上导通部的入气口(8)连通;上导通部(1)内的中空制冷面积小于下导通部(2)内的中空制冷面积,且上导通部(1)至少设置有一个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压接部(100),下导通部(2)设置有多个并列分布的第二压接部(200);下导通部(2)设有用于均化温度的均化部(3),均化部(3)位于下导通部的两侧和/或下导通部的中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板,其特征在于:上导通部(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导通部(101)、第二导通部(102),第一压接部(100)于第一导通部(101)与第二导通部(102)之间和/或位于第二导通部(102)的下部;第一导通部(101)和/或第二导通部(102)设置有大导通部(4)和小导通部(5),大导通部(4)的中空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松成陈金榜
申请(专利权)人:联胜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