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燕华专利>正文

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33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包括底座、进渣端、滚筒本体、出渣端,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所述进渣端与出渣端分别位于滚筒本体的两端,且进渣端与出渣端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出渣端安装有双向旋转接头,所述滚筒本体包括内外套接的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的一端贯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内筒内设有碎渣机构,所述外筒上固定套接有两个与支撑座对应的支撑圈,且两个支撑圈分别与两个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板对煤渣进行重复碾压,进而将煤渣细碎化,使得煤渣与内筒的内壁接触面增加,进而提高冷渣时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
本技术涉及冷渣器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
技术介绍
冷渣机又称冷渣器冷渣机主要由筒体、进渣箱、出渣箱、动力传动装置、底架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筒体和分隔架均采用水冷壁式结构,筒体内壁和分隔架上均焊有导渣片,高温换热器,要在一定时间内把大量的渣冷却到一定温度,必须有足够的换热面积。现有的水冷式冷渣器一般包括内筒与外筒,在内筒的外壁上布设有水冷管,通过将煤渣的热量交换到冷却水中,但是现有的冷渣器一般没有设置碎渣机构,不能将进入筒体内的煤渣细碎化,不能有效增大煤渣与筒体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包括底座、进渣端、滚筒本体、出渣端,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所述进渣端与出渣端分别位于滚筒本体的两端,且进渣端与出渣端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出渣端安装有双向旋转接头,所述滚筒本体包括内外套接的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的一端贯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内筒内设有碎渣机构,所述外筒上固定套接有两个与支撑座对应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包括底座(1)、进渣端(7)、滚筒本体、出渣端(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2),所述进渣端(7)与出渣端(9)分别位于滚筒本体的两端,且进渣端(7)与出渣端(9)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出渣端(9)安装有双向旋转接头(10),所述滚筒本体包括内外套接的内筒(11)与外筒(8),所述内筒(11)的一端贯穿设有进料管(14),所述内筒(11)内设有碎渣机构,所述外筒(8)上固定套接有两个与支撑座(2)对应的支撑圈(6),且两个支撑圈(6)分别与两个支撑座(2)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包括底座(1)、进渣端(7)、滚筒本体、出渣端(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2),所述进渣端(7)与出渣端(9)分别位于滚筒本体的两端,且进渣端(7)与出渣端(9)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出渣端(9)安装有双向旋转接头(10),所述滚筒本体包括内外套接的内筒(11)与外筒(8),所述内筒(11)的一端贯穿设有进料管(14),所述内筒(11)内设有碎渣机构,所述外筒(8)上固定套接有两个与支撑座(2)对应的支撑圈(6),且两个支撑圈(6)分别与两个支撑座(2)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4),所述外筒(8)上固定套接有链轮(5),所述驱动轮(4)与链轮(5)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滚筒冷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渣机构包括沿内筒(11)内部轴向设置的固定杆(15),所述进料管(14)内固定安装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中部贯穿设有转轴(13),且转轴(13)与支架(1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进渣端(7)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与固定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杆(15)位于下方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19),所述滑轨(19)上滑动套接有滑套(18),所述滑轨(19)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德孙筱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燕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