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30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照明装置主体,且所述照明装置主体与所述主体支架通过螺栓旋合固定连接,所述照明装置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扇固定体,所述风扇固定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固定体的一侧设置有马达;通过在照明装置主体的下表面设计马达与风扇,避免现有的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在不同季节使用时,由于内部气温变化造成内部有雾水,导致内部潮湿,长时间会造成内部灯罩模糊影响照明效果,可以通过由马达转动通过转轴带动风扇转动,由风扇排风向通风道的内部通风,解决了内部温度不同导致潮湿影响照明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
本技术属于照明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具有强大的光源以及一面能将光线集中投射于特定方向的凹面镜,用于远距离照明和搜索的用途。能借助反射镜或透镜使射出光束集中在很小的一个立体角内来获得较大光强。考虑装置的体积、重量与操作方便,照明装置多数附有脚架或是可移动的载具,多在建筑工地施工时使用;现有的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在不同季节使用时,由于内部气温变化造成内部有雾水,导致内部潮湿,长时间会造成内部灯罩模糊影响照明效果,当向内部通风除雾时通风不均匀,影响排湿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在不同季节使用时,由于内部气温变化造成内部有雾水,导致内部潮湿,长时间会造成内部灯罩模糊影响照明效果,当向内部通风除雾水通风不均匀,影响排湿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主体支架,所述主体支架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照明装置主体,且所述照明装置主体与所述主体支架通过螺栓旋合固定连接,所述照明装置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扇固定体,所述风扇固定体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固定体的一侧设置有马达,且所述马达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架。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环的内部开设有通风道,所述卡环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所述进口嵌入所述卡环的内部,且所述进口与所述通风道旋合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的内表面设置有出口,且所述出口与所述通风道为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主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主体支架旋合固定连接,且所述主体支架与所述底座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风扇固定体的端部与所述卡环通过所述通风道与所述进口固定连接,且所述风扇固定体的端部与所述进口通过密封垫卡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马达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架与的两侧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和所述马达均通过螺钉旋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卡环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出口与所述通风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出口贯穿于所述卡环的内表面。优选的,所述马达与所述风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风扇与所述风扇固定体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照明装置主体的下表面设计马达与风扇,避免现有的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在不同季节使用时,由于内部气温变化造成内部有雾水,导致内部潮湿,长时间会造成内部灯罩模糊影响照明效果,可以通过由马达转动通过转轴带动风扇转动,由风扇排风向通风道的内部通风,解决了内部温度不同导致潮湿影响照明效果的问题。(2)通过在卡环的内部设计通风道和通风道的外表面设计出口,避免向内部通风除雾水通风不均匀,影响排湿效果,可以将风扇固定体的端部与进口通过密封垫密封卡合连接,通风进入通风道的内部,通风后由出口均匀排出对内部灯罩和玻璃镜片除雾,解决了通风不均匀,影响排湿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主体、马达与风扇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照明装置主体与卡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卡环、通风道与出口前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照明装置主体;2、主体支架;3、底座;4、马达;5、风扇;6、风扇固定体;7、固定架;8、卡环;9、通风道;10、出口;11、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主体支架2,主体支架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照明装置主体1,且照明装置主体1与主体支架2通过螺栓旋合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调节照明装置主体1与主体支架2之间的位置,照明装置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扇固定体6,为了通过风扇固定体6便于固定风扇5,风扇固定体6的内部设置有风扇5,为了通过风扇5便于通风排湿,风扇固定体6的一侧设置有马达4,且马达4与照明装置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架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照明装置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环8,卡环8与照明装置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卡环8的内部开设有通风道9,为了通过通风道9便于风扇5转动向内部通风,卡环8的一端设置有进口11,为了通过进口11便于与风扇固定体6密封固定,进口11嵌入卡环8的内部,且进口11与通风道9旋合固定连接,通风道9的内表面设置有出口10,为了通过出口10便于均匀通风,且出口10与通风道9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照明装置主体1与底座3通过主体支架2旋合固定连接,为了通过主体支架2便于将照明装置主体1与底座3固定连接,且主体支架2与底座3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扇固定体6的端部与卡环8通过通风道9与进口11固定连接,为了通过通风道9与进口11便于将风扇固定体6的端部与卡环8固定连接,且风扇固定体6的端部与进口11通过密封垫卡合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马达4与照明装置主体1通过固定架7固定连接,为了通过固定架7便于将马达4与照明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且固定架7与的两侧与照明装置主体1和马达4均通过螺钉旋合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风道9与卡环8为一体式结构,且出口10与通风道9为一体式结构,出口10贯穿于卡环8的内表面,为了个通风道9与出口10便于均匀通风排湿。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马达4与风扇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为了通过转轴便于将马达4与风扇5转动连接,且风扇5与风扇固定体6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中马达4的型号为DRF-W500CA。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在建筑施工地方使用前,由主体支架2调节照明装置主体1的角度旋合螺栓将照明装置主体1固定,首先通过旋合螺钉通过固定架7将马达4与照明装置主体1固定,在固定的同时将风扇固定体6的端部与进口11通过密封垫密封卡合连接,然后当季节不同时,长时间使用内外温度不同,导致内部灯罩和玻璃镜片出现水雾时可以打开电源开关,由马达4转动通过转轴带动风扇5转动,由风扇5排风向通风道9的内部通风,通风后由出口10均匀排出对内部灯罩和玻璃镜片除雾即可,避免了内部潮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主体支架(2),所述主体支架(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照明装置主体(1),且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与所述主体支架(2)通过螺栓旋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扇固定体(6),所述风扇固定体(6)的内部设置有风扇(5),所述风扇固定体(6)的一侧设置有马达(4),且所述马达(4)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包括底座(3),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主体支架(2),所述主体支架(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照明装置主体(1),且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与所述主体支架(2)通过螺栓旋合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风扇固定体(6),所述风扇固定体(6)的内部设置有风扇(5),所述风扇固定体(6)的一侧设置有马达(4),且所述马达(4)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环(8),所述卡环(8)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卡环(8)的内部开设有通风道(9),所述卡环(8)的一端设置有进口(11),所述进口(11)嵌入所述卡环(8)的内部,且所述进口(11)与所述通风道(9)旋合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9)的内表面设置有出口(10),且所述出口(10)与所述通风道(9)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照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强许晨龙孙大贵常庆瑞王军华赵桃稳李志新杨相杰范崇金胡予广梁超
申请(专利权)人:银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