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330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包括冲压成型的壳体,及发光部件,还包括与壳体一体冲压成型的侧耳、与所述侧耳可拆分的紧固件、及支架,所述紧固件具有卡槽和插槽,所述卡槽内容纳有螺母,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紧固件不可自由转动,所述侧耳插设于所述紧固件的插槽内,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紧固件、螺杆、螺母与所述侧耳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照明装置的壳体采用冲压成型,且用于连接支架的侧耳也是与壳体一体冲压成型,不需要专门焊接用于连接的侧耳,因此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侧耳与照明装置的壳体是一体结构,连接牢靠,在使用中不会发生脱落,因此更为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灯具照明
,尤其是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照明装置如灯具的壳体多是通过铸压工艺制作的,铸压工艺可以成型出灯具壳体的各种结构和形状,包括用以连接灯具支架的连接部,但铸压的灯具壳体存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能耗大、导热性差等许多弊端。也有采用冲压成型的灯具壳体,但鉴于冲压的特点,冲压成型的壳体上往往没有连接支架的连接部,因此现有冲压成型的灯具壳体上还需通过焊接方式在壳体上设置连接支架的连接部,但这种焊接的连接部存在易断裂、脱落的问题,且生产效率低。另外,现有的灯具在安装支架时因为安装空间狭小,螺母与螺杆的配合安装很不方便,生产效率低,且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因反复摆动,螺母容易松动并发生灯具脱落现象,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支架装配方便且不会松脱的照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照明装置生产装配效率低、支架易脱落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包括冲压成型的壳体,及发光部件,还包括与壳体一体冲压成型的侧耳、与所述侧耳可拆分的紧固件、及支架,所述紧固件具有卡槽和插槽,所述卡槽内容纳有螺母,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紧固件不可转动,所述侧耳插设于所述紧固件的插槽内,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紧固件、螺杆、螺母与所述侧耳固定。其中发光部件包括发光灯管、灯珠等,及相应的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和线路。所述紧固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与所述卡槽及螺母的内孔前后贯通。这样便于螺杆穿过支架上的通孔、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卡槽及螺母的内孔后将支架与照明装置壳体上的侧耳固定。进一步,所述卡槽和所述侧耳插槽设置在所述紧固件的中部。这样可以增强紧固件自身的强度,且便于设置卡槽和插槽。为了确保螺母容纳于紧固件的卡槽后其相对紧固件不可自由转动,所述紧固件的卡槽的左右两侧内壁平行,且螺母的一条切边抵靠在卡槽一侧的内壁或底部壁。在此,螺母采用的是四棱或六棱或八棱螺母。进一步优化,所述卡槽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或V型面,螺母的外周缘的棱角可以与此匹配,便于螺母的装配,且螺母在卡槽中被进一步卡紧,防止螺母转动。侧耳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明装置的壳体采用冲压成型,且用于连接支架的侧耳也是与壳体一体冲压成型,不需要专门焊接用于连接的侧耳,因此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侧耳与照明装置的壳体是一体结构,连接牢靠,在使用中不会发生脱落,因此更为安全可靠。本技术因为采用了带卡槽的紧固件,螺母可预先放入紧固件的卡槽内被卡住并相对紧固件不会自由转动,因此安装支架时只需将螺杆依次插入螺母拧紧就可以了,而不必考虑安装时如何夹紧螺母,因而照明装置的支架安装非常便捷;同时,即便照明装置相对支架频繁的、长久的摆动,因螺母始终被牢靠的卡紧在紧固件的卡槽内,其螺杆、螺母始终都不会松动,因而支架也不会松动,起到防松防脱落的作用,提高了照明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紧固件立体图1;图3为本技术紧固件立体图2;图4为本技术螺母在卡槽内示意图1;图5为本技术螺母在卡槽内示意图2;图中:1为壳体;2为侧耳;3为紧固件;4为支架;5为螺母;6为发光部件;7为螺杆;31为第一开口;32为第二开口;33为卡槽;34为侧耳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壳体1、侧耳2、紧固件3、支架4、螺母5、发光部件6、螺杆7、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2、卡槽33和侧耳插槽34;如图1所示,侧耳2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支架4的支脚设置有通孔;支架4通过紧固件3、螺母5和螺杆7固定在侧耳2上;壳体1的材料为铝,壳体1和侧耳2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侧耳2弯折到与壳体1呈90°夹角。紧固件3选用弹性较好的塑料制成;紧固件3包括: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2、卡槽33和侧耳插槽34;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均设置为U型;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对称设置在紧固件3的前后两侧;卡槽33和侧耳插槽34共同设置在紧固件3的中部;卡槽33用于放置配合螺杆7的螺母5;侧耳插槽34用于配合侧耳2插入,侧耳插槽34设置为与侧耳2同宽,使得侧耳2与侧耳插槽34紧密配合;紧固件3在放置于侧耳2上时,第一开口31的U字开口朝向壳体1放置,使得螺杆7与紧固件3配合安装后,不易松脱。螺杆7依次穿过支架的通孔、第二开口32和侧耳2,并与螺母5配合旋紧,使得支架4固定在侧耳2上;螺母5可提前卡装在卡槽33内且螺母5相对于卡槽不可自由转动,再将紧固件3插接在侧耳2上,从而降低支架4的安装难度;并且,通过设置紧固件3,使得支架4在摆动过程中,不易带动螺杆7转动。为了确保螺母5容纳于紧固件的卡槽33后其相对紧固件不可自由转动,所述紧固件的卡槽33的左右两侧内壁平行,且螺母5的一条切边抵靠在卡槽33一侧的内壁或底部壁,如图4和图5所示。在此,螺母5采用的是四棱或六棱或八棱螺母,起到防松防脱落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投光灯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施例2:相较于实施例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卡槽33的底部设置有斜面或V型面(如图5所示),螺母5的外周缘的棱角可以与此匹配,便于螺母5的装配,且螺母5在卡槽33中被进一步卡紧,防止螺母转动,由此更加便于支架4的安装,防止螺杆7旋入时螺母5发生转动;并且,在支架4的使用过程中,螺母5会固定在紧固件3内,不会随支架4的摆动而转动,提高投光灯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包括冲压成型的壳体(1),及发光部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壳体(1)一体冲压成型的侧耳(2)、与所述侧耳(2)可拆分的紧固件(3)、及支架(4),所述紧固件(3)具有卡槽(33)和插槽(34),所述卡槽(33)内容纳有螺母(5),所述螺母(5)相对于所述紧固件(3)不可转动,所述侧耳(2)插设于所述紧固件(3)的插槽(34)内,所述支架(4)通过所述紧固件(3)、螺杆(7)、螺母(5)与所述侧耳(2)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包括冲压成型的壳体(1),及发光部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壳体(1)一体冲压成型的侧耳(2)、与所述侧耳(2)可拆分的紧固件(3)、及支架(4),所述紧固件(3)具有卡槽(33)和插槽(34),所述卡槽(33)内容纳有螺母(5),所述螺母(5)相对于所述紧固件(3)不可转动,所述侧耳(2)插设于所述紧固件(3)的插槽(34)内,所述支架(4)通过所述紧固件(3)、螺杆(7)、螺母(5)与所述侧耳(2)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紧固件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丰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绿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