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德万专利>正文

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309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包括支撑组件和管道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三通管、卡槽、支撑杆和轴承,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三通管的外壁,且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轴承均收容于所述卡槽内部,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三通管,且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三通管;当通过吸泥管进行淤泥的吸取之前,首先,将支撑杆从卡槽内部拔出,并在转轴的作用下,使支撑杆在三通管上转动,随后,将支撑杆放置在需要抽取淤泥的水库,通过支撑杆对三通管、吸泥管和排泥管进行支撑,防止在淤泥的吸取过程中,三通管、吸泥管和排泥管出现转动的情况,进而造成淤泥吸取的失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
本技术属于淤泥清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
技术介绍
为便于蓄水、灌溉人们修建了各种大小水库,这些水库在蓄水的过程中也淤积了一些污泥、沙石,因而使水质受到影响,库容量也有所降低,因而常需对其进行清除。当通过管道淤泥的抽取时,如专利号为CN03233420.6的钢丝塑料软管自动吸泥沙器,其中,直接将吸泥沙的钢丝塑料软管、排泥沙的钢丝塑料软管和异型三通直接放置于水库内部进行淤泥的抽取,由于管道呈圆柱形,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上述管道易出现转动的情况,易造成空气进入管道内部,造成虹吸现象运用的失败,进而造成淤泥吸取的终止,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旨在解决由于管道呈圆柱形,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上述管道易出现转动的情况,易造成空气进入管道内部,造成虹吸现象运用的失败,进而造成淤泥吸取的终止,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包括支撑组件和管道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三通管、卡槽、支撑杆和轴承,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三通管的外壁,且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轴承均收容于所述卡槽内部,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管道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三通管(11)、卡槽(12)、支撑杆(13)和轴承(14),所述卡槽(12)开设于所述三通管(11)的外壁,且所述支撑杆(13)和所述轴承(14)均收容于所述卡槽(12)内部,所述轴承(14)固定连接于所述三通管(11),且所述支撑杆(13)通过所述轴承(14)转动连接于所述三通管(11),所述管道组件(2)包括吸泥管(21)、排泥管(23)、球形阀体(24)、注水管(25)和衔接管(26),所述吸泥管(21)和所述排泥管(23)分别位于所述三通管(11)的两端,且均与所述三通管(11)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和管道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三通管(11)、卡槽(12)、支撑杆(13)和轴承(14),所述卡槽(12)开设于所述三通管(11)的外壁,且所述支撑杆(13)和所述轴承(14)均收容于所述卡槽(12)内部,所述轴承(14)固定连接于所述三通管(11),且所述支撑杆(13)通过所述轴承(14)转动连接于所述三通管(11),所述管道组件(2)包括吸泥管(21)、排泥管(23)、球形阀体(24)、注水管(25)和衔接管(26),所述吸泥管(21)和所述排泥管(23)分别位于所述三通管(11)的两端,且均与所述三通管(11)一体成型,所述衔接管(26)固定连接于所述三通管(11),并位于所述三通管(11)的外壁,所述球形阀体(24)固定连接于所述衔接管(26),并位于所述衔接管(26)的内部,所述注水管(25)位于所述衔接管(26)远离所述三通管(11)的一端,并固定连接于所述衔接管(2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式自动吸泥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2)还包括活塞(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万
申请(专利权)人:吴德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