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适用于水利治理
技术介绍
经济发展已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特别水生态环境。传统的硬质护岸技术阻断了河岸与河道之间的连通,且不能为水生生物提供有效的避难所,不利于滨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修复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生态护岸技术则是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水体流速较大的滨岸空间,如山溪性河道或汛期行洪河道,需要抗冲性较好的护岸工程。现有技术中,用来解决流速较大滨岸区的生态护岸技术为格宾石笼,为了增加绿化效果,往往在石笼顶部覆盖15~30cm厚的土壤供植物生长。然而,格宾石笼自身无法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土壤基底,石块与土体相互独立,难以形成一整体,因而也无法保护上覆土壤。当流速较大时,顶部覆土易被冲毁,且不能自行恢复;当水位降低时,临水面石笼裸露,景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旨在形成石、土体联合抗冲结构,构建水深生物的良好生境以及滨岸绿化景观。本技术所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钢丝网箱(10),该钢丝网箱内部分成上下分布的顶面空间和主体空间,主体空间分成左右分布的临水面空间和背水面空间,其中背水面空间内充填骨架材料,所述临水面空间和顶面空间内充填生态土工种植体(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钢丝网箱(10),该钢丝网箱内部分成上下分布的顶面空间和主体空间,主体空间分成左右分布的临水面空间和背水面空间,其中背水面空间内充填骨架材料,所述临水面空间和顶面空间内充填生态土工种植体(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箱(10)内部、主体空间下方具有底面空间,底面空间内充填骨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土工种植体(30)具有生态土工布(31)和种植土(32),生态土工布(31)将种植土(32)包裹成球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森军,徐建强,魏俊,陈求稳,郑亨,焦建格,王礼兵,屈泽龙,杨浩铭,赵炜,王伯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