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热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44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热式反应釜,涉及药物混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反应釜对其内部材料进行搅拌机加热时,由于其加热器位于反应釜底部使得其反应釜加热不均,顶部及底部存在较大的温差,导致反应不同步,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反应釜体及在反应釜体内设置的搅拌器,在反应釜体外部包裹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套设于反应釜体的套筒及在套筒与反应釜体之间盘绕设置的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盘绕于反应釜体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应釜外侧包裹设置的加热装置,能够对反应釜整体同步进行均匀加热,减小了温差,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热式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药物混合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热式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又叫反应锅,是一种常见的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加速反应进行的搅拌浆,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生产型用户和各种科研实验项目的研究,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如专利号为CN103446988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折流板,温度控制器,搅拌器,加热器,进料口,出料口,取样口,反应釜体为可拆卸形式,分为上下两部分,两部分通过铰接链接,进料口位于上反应釜体的上端,出料口位于下反应釜体的下端,取样口位于出料口上面,折流板位于反应釜体的内壁上面,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反应釜体连为一体,温度控制器从上反应釜体进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器位于反应釜底部,搅拌器从上反应釜体进入到釜中,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后清洗方便,并且对于温度的控制精确,还能很好的解决搅拌产生的旋涡,提高了搅拌效率。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其反应釜对其内部材料进行搅拌机加热时,由于其加热器位于反应釜底部使得其反应釜加热不均,顶部及底部存在较大的温差,导致反应不同步,从而降低了其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热式反应釜,通过在反应釜外侧包裹设置的加热装置,能够对反应釜整体同步进行均匀加热,减小了温差,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热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及在所述反应釜体内设置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釜体外部包裹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套设于反应釜体外部的套筒及在套筒与反应釜体之间盘绕设置的导油管,所述套筒与反应釜体之间形成有温控腔,所述导油管设置于温控腔中且盘绕于反应釜体外壁,在所述温控腔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底部开设有出油口,所述导油管伸出进油口的一端连接有供油装置,所述导油管伸出出油口的一端连接有收油装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原料通过进料口加入反应釜体中后,启动搅拌器,并向导油管中通入加热过的导热油,所述导热油通过盘绕于反应釜体上的导油管与反应釜体之间进行换热,起到对反应釜体加热的效果,之后再排出至收油装置中,其加热效果均匀,减小了反应釜体内的温差,从而提升了其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温控腔中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盘绕于反应釜体外壁上,在所述温控腔顶部开设有进水口,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输水管伸出进水口的一端连接有供水装置,所述输水管伸出出水口的一端连接有收水装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反应釜体内部进行降温时,将导油管中的导热油排出,在向输水管中通入冷却水,所述冷却水通过盘绕于反应釜体外壁上的输水管与反应釜体之间进行换热,起到对反应釜体的冷却的效果,之后再排出至收水装置中,其冷却迅速且资源耗费少,成本较低,且较为环保,从而提升其环保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管从温控腔中排出后与收油装置连接,在从收油装置排出后连接有油循环装置,所述油循环装置包括加热器及回油泵,所述导油管从收油装置排出后,再依次与加热器及回油泵连接且回流至进油口中。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热油通入导油管中,并沿导油管输送,在输送过程中与反应釜体之间进行换热,得以对反应釜体加热,并且在其通过出油口排出后,被收集于收油装置中,之后再通入加热器中,再次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在回油泵的作用下通过导油管再次回流至进油口中,实现对导热油的循环利用,从而提升其环保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从温控腔中排出后与收水装置连接,在从收水装置排出后连接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冷凝器及回流泵,所述输水管从收水装置排出后,再依次与冷凝器及回流泵连接回流至进水口中。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却水通入输水管中,并沿输水管输送,在输送过程中与反应釜体之间进行换热,得以对反应釜体冷却,并且在其通过出水口排出后,被收集于收水装置中,之后再通入冷却器中,再次对其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在回流泵的作用下通过输水管再次回流至进水口中,实现对冷却水的循环利用,从而提升其环保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器包括旋转电机、搅拌轴及搅拌桨,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反应釜体顶壁外侧的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竖直设置且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搅拌桨垂直于搅拌轴,所述搅拌桨一端与搅拌轴连接,另一端抵接于反应釜体内壁,在所述搅拌桨远离搅拌轴的一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平行于搅拌轴并且与反应釜体的内壁抵接设置。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原料通过进料口加入反应釜体中后,开启搅拌器,搅拌轴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其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连接的搅拌桨以搅拌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对反应釜体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其刮板对反应釜体的内壁进行清理,将其上粘附的远离刮下,进行搅拌与反应,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反应釜体顶部设有排气口,在所述排气口中装设有气压安全阀。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应釜体顶部开设的排气口与在排气口中装设的气压安全阀,在反应釜体内部搅拌与反应的过程中,当反应釜体内气压过高时,气压安全阀打开,对其中的气体进行排放,在排放一段时间后,至安全气压时,气压安全阀关闭,得以保证反应釜体内部气压的稳定,从而提升其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套筒外壁包裹有保温层。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套筒外壁包裹设置的保温层,在对反应釜体进行加热与冷却时,能够对温控腔中的温度进行保持,防止其与周边环境进行交互与换热,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反应釜体顶壁装设有观察窗。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反应釜体顶部装设的的观察窗,在反应釜体内部进行搅拌与反应的过程中,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其进行观察,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对其进行调节,从而提升其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将原料通过进料口加入反应釜体中后,启动搅拌器,并向导油管中通入加热过的导热油,所述导热油通过盘绕于反应釜体上的导油管与反应釜体之间进行换热,起到对反应釜体加热的效果,之后再排出至收油装置中,其加热效果均匀,减小了反应釜体内的温差,从而提升了其工作效率;2.在需要对反应釜体内部进行降温时,将导油管中的导热油排出,在向输水管中通入冷却水,所述冷却水通过盘绕于反应釜体外壁上的输水管与反应釜体之间进行换热,起到对反应釜体的冷却的效果,之后再排出至收水装置中,其冷却迅速且资源耗费少,成本较低,且较为环保,从而提升其环保性;3.在将原料通过进料口加入反应釜体中后,开启搅拌器,搅拌轴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其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连接的搅拌桨以搅拌轴为转轴进行转动,对反应釜体中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其刮板对反应釜体的内壁进行清理,将其上粘附的远离刮下,进行搅拌与反应,从而提升其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油热式反应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油热式反应釜的爆炸图。图中:1、反应釜体;11、排气口;12、气压安全阀;13、观察窗;2、搅拌器;21、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热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及在所述反应釜体(1)内设置的搅拌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釜体(1)外部包裹设有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套设于反应釜体(1)外部的套筒(31)及在套筒(31)与反应釜体(1)之间盘绕设置的导油管(32),所述套筒(31)与反应釜体(1)之间形成有温控腔(33),所述导油管(32)设置于温控腔(33)中且盘绕于反应釜体(1)外壁,在所述温控腔(33)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331),底部开设有出油口(332),所述导油管(32)伸出进油口(331)的一端连接有供油装置(34),所述导油管(32)伸出出油口(332)的一端连接有收油装置(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热式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及在所述反应釜体(1)内设置的搅拌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釜体(1)外部包裹设有加热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套设于反应釜体(1)外部的套筒(31)及在套筒(31)与反应釜体(1)之间盘绕设置的导油管(32),所述套筒(31)与反应釜体(1)之间形成有温控腔(33),所述导油管(32)设置于温控腔(33)中且盘绕于反应釜体(1)外壁,在所述温控腔(33)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331),底部开设有出油口(332),所述导油管(32)伸出进油口(331)的一端连接有供油装置(34),所述导油管(32)伸出出油口(332)的一端连接有收油装置(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热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控腔(33)中设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盘绕于反应釜体(1)外壁上,在所述温控腔(33)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33),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34),所述输水管(4)伸出进水口(333)的一端连接有供水装置(36),所述输水管(4)伸出出水口(334)的一端连接有收水装置(3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热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32)从温控腔(33)中排出后与收油装置(35)连接,在从收油装置(35)排出后连接有油循环装置(5),所述油循环装置(5)包括加热器(51)及回油泵(52),所述导油管(32)从收油装置(35)排出后,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赋京钟佳墙杨帆毛国强田玉虎田鑫杨国武苟杰崔会发杨春朝徐双林王晨郑成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腾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