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俊斌专利>正文

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229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兽用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采血管,包括真空管,真空管的顶端设有连通真空管内部与外部的开口,真空管的顶端处设有橡胶塞,真空管外套设有外管,外管内壁与所述真空管外壁螺纹连接,真空管的内腔中靠近所述开口端处设有密封组件,真空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与所述圆筒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内部底壁转动连接,真空管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真空管的内部与所述圆筒内部相连通的通孔,通孔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外管底部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的采集到试验所需的动物血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管
本技术属于兽用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采血管。
技术介绍
当前,宠物医院及畜牧兽医站越来越注重动物血液标本的检验,以此对动物的健康状况、疾病程度进行监测和诊断,而现有的手段主要采用真空管对动物进行采血,当真空管内泄露进入空气时,其该真空管无法正常使用,或无法采集到试验所需的血液量,以此需要多支真空管进行采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采血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的采集到试验所需的动物血液。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采血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顶端设有连通所述真空管内部与外部的开口,所述真空管的顶端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开口的橡胶塞,所述真空管外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内壁与所述真空管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真空管的内腔中靠近所述开口端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真空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布置的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与所述圆筒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真空管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真空管的内部与所述圆筒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外管底部设有通气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产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的采集到试验所需的动物血液,在使用时,采血管的两端均连通采血针,采血管一端的采血针插入动物的血管中,另一端的采血针的针头直接穿过橡胶塞,然后与堵块的上端面相抵,在外界力(用手推动采血针)的作用下,针头抵开堵块伸入真空管的内部,在压力的作用下动物血管中的血液进入真空管内,当真空管在压力不足的条件下而无法采集到足够的血液时,其转动外管,此时外管与橡胶塞的距离逐渐增大,带动活塞的滑动,抽吸动物血管中的血液进入真空管内,同时由于单向阀的存在,血液仅仅存在于真空管内,当血液快接近隔板时,停止转动外管,拔出采血针,堵块在弹性件的反作用力下,堵块密封插孔,通过在橡胶塞与堵块密封作用下,避免真空管内血液的流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周向侧壁与所述真空管的内壁抵接,所述隔板上设有便于采血针伸入真空管内部的插孔,所述隔板下端面铰接有用于封闭所述插孔的堵块,所述堵块下端面与所述隔板下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密封真空管内采集到的动物血液,避免泄露。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金属弹性片。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金属弹性片对采集到的血液没有任何影响,同时堵块在金属弹性片的反作用力下,封堵住插孔。进一步,所述圆筒远离所述真空管的一端内壁上设有限位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活塞直接滑出圆筒。进一步,所述外管的外壁上粘接有海绵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放置时,可有效的减震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真空管,2、橡胶塞,3、外管,4、圆筒,5、活塞,6、活塞杆,7、单向阀,8、通气孔,9、隔板,10、插孔,11、堵块,12、弹性件,1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采血管,包括竖直设置的真空管1,所述真空管1的顶端设有连通所述真空管1内部与外部的开口,所述真空管1的顶端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开口的橡胶塞2,所述真空管1外套设有外管3,所述外管3内壁与所述真空管1外壁螺纹连接,外管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真空管1的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同时真空管1的内壁上还可设有刻度线,以此方便判断真空管1内采集到的血液多少,所述真空管1的内腔中靠近所述开口端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真空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布置的圆筒4,所述圆筒4内设有与所述圆筒4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5,活塞5与圆筒4的内壁是紧密贴合的,所述活塞5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远离所述活塞5的一端与所述外管3的内部底壁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为现有结构(其外管3的底壁上设有沉孔,沉孔的侧壁上设有周向凹槽,所述活塞杆6远离所述活塞5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与沉孔相配合的周向凸起,其活塞杆6插入沉孔内)所述真空管1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真空管1的内部与所述圆筒4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单向阀7,该单向阀7作用是血管不能进入圆筒4内,同时圆筒4内的空气以及外管3与真空管1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空气都不能进入真空管1的内部,其目的在于真空管1的内部在未使用时,均是真空的状态,所述外管3底部设有通气孔8。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隔板9,所述隔板9周向侧壁与所述真空管1的内壁抵接(或固定连接,目的在于避免采集后的血液通过隔板9泄露至橡胶塞2与隔板9之间形成的空腔,该空腔不存放血液的,血液全部在真空管1内),所述隔板9上设有便于采血针伸入真空管1内部的插孔10(该插孔10为阶梯孔,其上端开口小于下端开口),所述隔板9下端面铰接有用于封闭所述插孔10的堵块11,隔板9与堵块11均是由韧性的塑料制成的,其连接处具有弹性而可以发生转动,所述堵块11下端面与所述隔板9下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2,该弹性片12一端与堵块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弹性片12的另一端与隔板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12为金属弹性片。所述圆筒4远离所述真空管1的一端内壁上设有限位块13,所述外管3的外壁上粘接有海绵层。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真空管(1),所述真空管(1)的顶端设有连通所述真空管(1)内部与外部的开口,所述真空管(1)的顶端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开口的橡胶塞(2),所述真空管(1)外套设有外管(3),所述外管(3)内壁与所述真空管(1)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真空管(1)的内腔中靠近所述开口端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真空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布置的圆筒(4),所述圆筒(4)内设有与所述圆筒(4)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5),所述活塞(5)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远离所述活塞(5)的一端与所述外管(3)的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真空管(1)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真空管(1)的内部与所述圆筒(4)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单向阀(7),所述外管(3)底部设有通气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采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真空管(1),所述真空管(1)的顶端设有连通所述真空管(1)内部与外部的开口,所述真空管(1)的顶端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开口的橡胶塞(2),所述真空管(1)外套设有外管(3),所述外管(3)内壁与所述真空管(1)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真空管(1)的内腔中靠近所述开口端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真空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布置的圆筒(4),所述圆筒(4)内设有与所述圆筒(4)内壁滑动配合的活塞(5),所述活塞(5)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远离所述活塞(5)的一端与所述外管(3)的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真空管(1)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真空管(1)的内部与所述圆筒(4)内部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霍俊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