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泰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21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包括后轮、刹车盖板、踏板、前轮、电动代步车底座、前挡板、行李箱、束箱带、拉杆、微型安全气囊装置、握把、磁铁块、安全带和行李箱拉杆,电动代步车底座的下方、上方、后上方、前上方分别设置前轮、行李箱、设置拉杆、前挡板;拉杆,其顶部设置握把和微型安全气囊装置,其上部后方设置磁铁块,其中部设置束箱带和安全带;电动代步车底座与踏板铰接,踏板后端设置后轮,后轮上方设置刹车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束箱带、前挡板可保证行车时固牢行李箱,防止其掉下,人站在踏板系上安全带,防止急刹车时被甩下车,车发生猛然碰撞时,微型安全气囊装置中的安全气囊瞬间充气,减轻事故对人头部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商务及旅行用行李箱
,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
技术介绍
行李箱,是旅行中的必备物品,现有的行李箱托运起来很费劲,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将代步车与行李箱相结合的装置,解决了行李箱的托运问题,还具有代步功能,但是这些使用电动助力的代步行李箱也存在安全问题,如交通路面不平时,行李箱固定不牢固容易掉落,驾驶着代步行李箱行走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来不及,容易突发交通事故,载人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其能够保证载人安全和行李箱固定牢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刹车盖板、踏板、前轮、电动代步车底座、前挡板、行李箱、束箱带、拉杆、微型安全气囊装置、握把、磁铁块、安全带和行李箱拉杆,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其下方设置前轮,其上方设置行李箱,其后上方设置拉杆,其前上方设置前挡板;所述的拉杆,其顶部设置握把和微型安全气囊装置,其上部后方设置磁铁块,其中部设置束箱带和安全带;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下部与踏板铰接,踏板后端设置后轮,后轮上方设置铁质的刹车盖板;所述的行李箱背部设置行李箱拉杆,行李箱背面设置能供拉杆卡入的U型卡槽;所述的束箱带能够束住行李箱,束箱带的接头为卡扣,前挡板位于行李箱前方并紧贴住行李箱。上述的刹车盖板、磁铁块到电动代步车底座与踏板铰接点的距离相等。上述的行李箱背面的U型卡槽材质为硬质橡胶。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束箱带、前挡板可保证行车时牢固固定行李箱,防止路面不平或急刹车时行李箱掉下,人站立在踏板上,系上安全带,可防止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人被甩下车,遇到紧急情况车发生猛然碰撞时,微型安全气囊装置中的安全气囊瞬间充气,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减轻事故对人的头部伤害,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当不用电动驱动时,取下行李箱,用行李箱拉杆拉动行李箱走,电动代步车底座下部与踏板铰接,根据需要可以将踏板折叠起来,刹车盖板被磁铁块吸附住,拉动拉杆的握把带动电动代步车走。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限于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效果以及实施例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该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包括后轮1、刹车盖板2、踏板3、前轮4、电动代步车底座5、前挡板6、行李箱7、束箱带8、拉杆9、微型安全气囊装置10、握把11、磁铁块12、安全带13和行李箱拉杆14,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5,其下方设置前轮4,其上方设置行李箱7,其后上方设置拉杆9,其前上方设置前挡板6;所述的拉杆9,其顶部设置握把11和微型安全气囊装置10,其上部后方设置磁铁块12,其中部设置两条束箱带8和一条安全带13;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5下部与踏板3铰接,踏板3后端设置后轮1,后轮1上方设置铁质的刹车盖板2;所述的行李箱7背部设置行李箱拉杆14,行李箱7背面设置可供拉杆9卡入的U型卡槽;所述的束箱带8能够束住行李箱7,束箱带8的接头为卡扣,前挡板6位于行李箱7前方并紧贴住行李箱7。骑行时,将行李箱7放到电动代步车底座5上,行李箱7背面的U型卡槽卡住拉杆9,拉杆9是不能伸缩的杆,两条束箱带8一上一下束住行李箱7,可保证行车时行李箱7固定牢固,束箱带8接头为卡扣,便于束住和解下行李箱7,前挡板6也正好抵住行李箱7,防止路面不平或急刹车时行李箱7掉下,人站立在踏板3上,手握握把11,系上安全带13,可防止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人被甩下车,微型安全气囊装置10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的汽车上的安全气囊,只是规格较小,遇到紧急情况车发生猛然碰撞时,安全气囊瞬间充气,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减轻事故对人的头部伤害,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当不用电动驱动时,取下行李箱7,用行李箱拉杆14拉动行李箱7走,电动代步车底座5下部与踏板3铰接,根据需要可以将踏板3折叠起来,刹车盖板2被磁铁块12吸附住,所述的拉杆9和行李箱拉杆14是相互独立的,拉动拉杆9的握把11带动电动代步车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并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1)、刹车盖板(2)、踏板(3)、前轮(4)、电动代步车底座(5)、前挡板(6)、行李箱(7)、束箱带(8)、拉杆(9)、微型安全气囊装置(10)、握把(11)、磁铁块(12)、安全带(13)和行李箱拉杆(14),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5),其下方设置前轮(4),其上方设置行李箱(7),其后上方设置拉杆(9),其前上方设置前挡板(6);所述的拉杆(9),其顶部设置握把(11)和微型安全气囊装置(10),其上部后方设置磁铁块(12),其中部设置束箱带(8)和安全带(13);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5)下部与踏板(3)铰接,踏板(3)后端设置后轮(1),后轮(1)上方设置铁质的刹车盖板(2);所述的行李箱(7)背部设置行李箱拉杆(14),行李箱(7)背面设置能供拉杆(9)卡入的U型卡槽;所述的束箱带(8)能够束住行李箱(7),束箱带(8)的接头为卡扣,前挡板(6)位于行李箱(7)前方并紧贴住行李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折叠式代步行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1)、刹车盖板(2)、踏板(3)、前轮(4)、电动代步车底座(5)、前挡板(6)、行李箱(7)、束箱带(8)、拉杆(9)、微型安全气囊装置(10)、握把(11)、磁铁块(12)、安全带(13)和行李箱拉杆(14),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5),其下方设置前轮(4),其上方设置行李箱(7),其后上方设置拉杆(9),其前上方设置前挡板(6);所述的拉杆(9),其顶部设置握把(11)和微型安全气囊装置(10),其上部后方设置磁铁块(12),其中部设置束箱带(8)和安全带(13);所述的电动代步车底座(5)下部与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静姜银浩赵奉善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