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祯专利>正文

生物共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2155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共生装置,其中该生物共生装置包括鱼缸、植物种植床和阳光引入设备,所述鱼缸位于所述植物种植床的上方,所述阳光引入设备设于所述鱼缸和所述植物种植床之间;所述阳光引入设备包括用于采集室外阳光的采光装置和将所述采光装置采集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植物种植床的导光组件,所述采光装置设于室外环境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降低养护成本,实现环保共生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共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景观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共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在家里养护花草和养鱼,不仅能净化室内的空气环境,也能提高人们的身心享受,体现人们的自身修养。目前现有的鱼植共生装置上的发光设备都是人造光,植物需要在功率较大的发光设备照射下才能呈现较好的长势,由此人们需要长时间打开功率较大的发光设备,但这种设计会导致养护成本较高,且打破环保共生的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共生装置,旨在降低养护成本,实现环保共生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生物共生装置,该生物共生装置包括鱼缸、植物种植床和阳光引入设备,所述鱼缸位于所述植物种植床的上方,所述阳光引入设备设于所述鱼缸和所述植物种植床之间;所述阳光引入设备包括用于采集室外阳光的采光装置和将所述采光装置采集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植物种植床的导光组件,所述采光装置设于室外环境中。优选地,所述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盒和采光组件,所述采光组件设于所述采光盒中;所述采光盒为一侧设有敞口的盒体,所述采光组件用于从所述敞口处采集阳光,所述导光组件与所述采光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采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采光盒的所述敞口处的聚光镜和驱动所述聚光镜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聚光镜具有聚光面和采集面,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采集面上;所述导光组件与所述聚光镜的所述聚光面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滚珠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采集面上的固定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的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母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优选地,所述滚珠丝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滚珠丝杆呈垂直交叉分布,且两个所述滚珠丝杆呈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母均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穿孔,两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穿环,所述穿环穿设于所述穿孔中。优选地,所述阳光引入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采光盒中的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线传感器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鱼缸与所述植物种植床之间设有安装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光纤线缆,所述导光光纤线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聚光镜的所述聚光面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优选地,所述导光光纤线缆的外表面覆盖有反光膜,且所述反光膜朝向所述导光光纤线缆的一侧为反光面。优选地,所述生物共生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设备,所述太阳能发电设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鱼缸的底部设有喷灌装置,且所述喷灌装置的喷灌方向往所述植物种植床;所述植物种植床的底部设有循环水泵,且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鱼缸连通。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在室外环境中的采光装置采集室外阳光,再利用导光组件将采集的阳光引入到室内,从而能为植物种植床的植物提供真正的阳光,使得植物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让植物的长势更佳。同时采光装置和导光组件耗费电量不多,可直接降低养护成本,真正实现生物共生装置的环保共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生物共生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物共生装置的采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鱼缸20植物种植床30采光装置40导光组件/导光光纤线缆31采光盒32采光组件310敞口320聚光镜321驱动装置320a采集面321a驱动电机321b滚珠丝杆321c连接杆50光线传感器60喷灌装置70循环水泵21安装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生物共生装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生物共生装置包括鱼缸10、植物种植床20和阳光引入设备,所述鱼缸10位于所述植物种植床20的上方,所述阳光引入设备设于所述鱼缸10和所述植物种植床20之间;所述阳光引入设备包括用于采集室外阳光的采光装置30和将所述采光装置30采集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植物种植床20的导光组件40,所述采光装置30设于室外环境中。具体地,用户在鱼缸10中养鱼的同时,只需将鱼缸10中的水倒入植物种植床20中,使得植物种植床20中的植物吸收具有肥料的鱼缸10水;在植物种植床20的种植土中混合过滤水质的过滤材料,鱼缸10中的水进入到植物种植床20的种植土并渗透出来的水就形成干净的水,再将这些过滤后的干净水引回鱼缸10中,以此为鱼提供干净的水环境;如此设置,鱼缸10的鱼与植物种植床20的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为了达到更好的共生环境,植物的生长除了水和肥料的条件,更重要的是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以往的共生装置在光照部件都是采用人工照明营造植物的光照环境,但人工照明说营造的光照环境需要长时间打开功率较大的发光设备,但这种设计会导致养护成本较高,且打破环保共生的原则。因此在这里采用包括采光装置30和导光组件40的阳光引入设备;首先利用设置在室外环境中的采光装置30采集室外阳光,再利用导光组件40将采集的阳光引入到室内,从而能为植物种植床20的植物提供真正的阳光,使得植物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让植物的长势更佳。同时引入的阳光还可作为鱼缸10的环境灯光,使得鱼缸10成为室内的又一道风景。最重要的是采光装置30和导光组件40耗费电量不多,可直接降低养护成本,真正实现生物共生装置的环保共生。进一步地,阳光引入设备还包括植物照射灯,当处于阴天天气无阳光时,采光装置30就处于关机状态,而相应地打开植物照射灯为植物种植床20的植物继续提供光照。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设置在室外环境中的采光装置30采集室外阳光,再利用导光组件40将采集的阳光引入到室内,从而能为植物种植床20的植物提供真正的阳光,使得植物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让植物的长势更佳。同时采光装置30和导光组件40耗费电量不多,可直接降低养护成本,真正实现生物共生装置的环保共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缸、植物种植床和阳光引入设备,所述鱼缸位于所述植物种植床的上方,所述阳光引入设备设于所述鱼缸和所述植物种植床之间;所述阳光引入设备包括用于采集室外阳光的采光装置和将所述采光装置采集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植物种植床的导光组件,所述采光装置设于室外环境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缸、植物种植床和阳光引入设备,所述鱼缸位于所述植物种植床的上方,所述阳光引入设备设于所述鱼缸和所述植物种植床之间;所述阳光引入设备包括用于采集室外阳光的采光装置和将所述采光装置采集的光线传导至所述植物种植床的导光组件,所述采光装置设于室外环境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盒和采光组件,所述采光组件设于所述采光盒中;所述采光盒为一侧设有敞口的盒体,所述采光组件用于从所述敞口处采集阳光,所述导光组件与所述采光组件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采光盒的所述敞口处的聚光镜和驱动所述聚光镜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聚光镜具有聚光面和采集面,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采集面上;所述导光组件与所述聚光镜的所述聚光面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滚珠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采集面上的固定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珠丝杆的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螺母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共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滚珠丝杆呈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鸿輝
申请(专利权)人:李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