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稳定器以及制造该稳定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207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2:43
提供具有能够承受较大分力负荷的限制环(10)的稳定器(1)。稳定器(1)在与衬套(B)相邻的固着部位(2B)中,具备固着于扭矩部(2)的限制环(10)。限制环(10)具有本体(11)、雌性部(13)、雄性部(12)、焊接部(14)。雌性部(13)具有凹底部(31)越远,间隔变得越窄的一对夹持部(32、33)。雄性部(12)具有颈部(21)、膨胀部(22)和收缩部(23)。焊接部(14)至少覆盖收缩部(23)和凹底部(31),从外周面(10A)向板厚方向(Z)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车辆用稳定器以及制造该稳定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用稳定器,该稳定器具有限制环用于限制轴方向的移动,以及制造该稳定的方法。
技术介绍
诸如汽车的车辆为了抑制车体的摇晃提高行驶稳定性,通常设置有稳定器,用于连动左右车轮的悬架装置。稳定器是弯曲成U形的弹簧钢杆,包括通过圆柱形衬套悬架于车体底面的扭矩部,以及附接在悬架装置的稳定器连杆上的一对臂部。当车辆转弯时,外轮侧的悬架装置的弹簧被离心力压缩,内轮侧的悬架装置的弹簧伸长。此时,安装在外轮侧的臂部被推向上方,安装在内轮侧的臂部被推向下方。扭矩部在没有完全固定到衬套上的情况下,沿圆周方向旋转会产生扭转应力。已被扭转的扭矩部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使车辆变水平的方向上从而抑制车体的摇晃。然而,稳定器连杆相对于弹簧膨胀/收缩方向倾斜地安装。当弹簧伸展和收缩时,不仅在圆周方向上的扭转扭矩部的载荷,而且在轴向方向上试图使扭矩部运动的分力载荷也作用于稳定器。如果稳定器的位置沿轴方向偏移,则稳定器和车辆的装备之间相互干扰,会产生噪音。另外,有随着稳定器的弹簧特性发生改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随之改变的可能性。为了防止稳定器的移位,已提出了一种具有限制环的稳定器,该限制环通过抵靠衬套来限制扭矩部的运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和2)。然而,当车辆重量增加时,使扭矩部沿轴向方向移动的分力载荷也会增加。当将限制环应用于安装到大型车辆的稳定器时,限制环可能会脱落而不能承受分力载荷。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5-15108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5-2718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承受较大分力载荷的限制环,并且能够防止轴方向的位置偏移的稳定器及其制造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稳定器配备在车辆上,具有扭矩部、一对臂部和限制环。扭矩部通过衬套悬架在车体上。一对臂部分别从扭矩部的两端向左右车轮延伸,安装在悬架装置上。限制环在与衬套邻接的部位固着在扭矩部上。限制环具有本体、雌性部、雄性部和焊接部。本体形成为带状。雌性部具有凹底部和一对夹持部。凹底部位于本体的一端。一对夹持部在扭矩部的轴方向上彼此距离一定间隔配置,且离凹底部越远间隔越窄。雄性部具有颈部、膨胀部和收缩部。颈部从本体的另一端延伸,并插入通过一对夹持部的前端。膨胀部离颈部越远,沿着扭矩部的轴方向膨胀部变得越大。收缩部离颈部越远,沿着扭矩部的轴方向收缩部变得越小。焊接部焊接雄性部和雌性部。从限制环的外圆周看,焊接部至少覆盖收缩部和凹底部,从外周表面沿着板厚方向溶化,从而使收缩部和凹底部一体化。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工序、铆接工序和焊接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将本体以卷绕在扭矩部的方式进行安装。在铆接工序中,将雌性部按压到雄性部,使一对夹持部塑性变形成仿膨胀部的形状。在焊接工序中,从限制环的外周表面来看,焊接至少覆盖收缩部以及凹底部。由此,形成从外周表面沿着板厚方向溶化,并使收缩部和凹底部一体化的焊接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安装在车辆上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稳定器的一例剖视图。图2是放大图1所示的限制环的立体图。图3是放大图2所示的雄性部和雌性部的侧视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F4-F4线的截面图。图5是第1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直径10mm的焊接部形成在雄性部的中心。图6是将直径10mm的焊接部相较第1实施例在宽度方向上移位而形成的第2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将直径10mm的焊接部相较第1实施例向收缩部侧移位而形成的第3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将直径10mm的焊接部相较第1实施例向膨胀部侧移位而形成的第4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是将直径8mm的焊接部形成在雄性部中心的第5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是将直径8mm的焊接部相较第5实施例向宽度方向移位而形成的第6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是已形成直径7mm的焊接部的第7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2是已形成直径5mm的焊接部的第1比较例的侧视图。图13示出了针对各个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测出的限制环的粘着力。图14示出了在焊接部的内侧测量的焊接工序中的扭矩部的表面温度的一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14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稳定器1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的稳定器1的一例立体图。稳定器1是通过将弹簧钢的棒材弯曲成U字形而形成的。钢种的例子包括如依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规定的SAE10B21、SAE15B26、SAE5160等,如依据JIS的SUP9等,如26MnB5、34MnB5等。稳定器1的钢种不限于弹簧钢,也可以是高强度钢或浸炭钢。稳定器1覆盖有涂层膜5,涂层膜5例如含有耐腐蚀组分的环氧树脂。稳定器1包括扭转部分2,一对臂部分3和4,以及限制环10。扭转部2大致呈直线形,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延伸。一对臂部3和4分别从扭转部2的两端2L和2R朝向左右车轮W延伸。球头3E、4E分别形成于臂部3、4的前端。悬架装置IS分别安装于左右车轮W上。悬架装置IS例如包括弹簧S、阻尼器D和稳定连杆L。弹簧S及阻尼器D支撑车轮W。稳定连杆L的根端Lp安装在阻尼器D上。稳定连杆L相对于弹簧S的伸缩方向P倾斜,当弹簧S伸展收缩时,稳定杆L的前端Ld向与弹簧S的伸缩方向P不同的方向Q摆动。稳定器1的扭矩部2通过筒状衬套(轴承筒)B悬架在车体上。扭矩部2不是完全固定在衬套B上,而是可以沿圆周方向Y旋转以产生扭矩应力。一对臂部3、4通过球头3E、4E与悬架装置IS的稳定连杆L的前端Ld连接。用于限制扭矩部2移动的限制环10固着于扭矩部上。限制环10固着于与衬套B相邻的固着部位2B,当分力载荷施加于稳定器1时,限制环通过抵接衬套B阻止扭矩部2在轴方向X上的移动。扭矩部2的轴方向X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限制环10可以从轴方向X的内侧开始与衬套B邻接,也可以从轴方向X的外侧开始与衬套B邻接。图2是放大图1所示的限制环1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限制环10具有本体11、雄性部12、雌性部13和焊接部14。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限制环10还具有厚壁部15、16和围绕部17。本体11形成为在扭矩部2的圆周方向Y上延伸的带状。雄性部(第1卡扣部)12形成于本体11的一端11A。雌性部(第2卡扣部)13形成于本体11的另一端11B,与雄性部12卡合。焊接部14由与雄性部12和雌性部13同种的金属材料形成为大致圆形,焊接雄性部12和雌性部13。厚壁部15、16形成于比限制环10的其他部位厚不小于0.5mm的厚壁上。厚壁部15形成为在限制环10的宽度方向上横断雄性部12和雌性部13的带状。限制环的宽度方向与扭矩部2的轴方向X以及车辆的车宽方向一致。厚壁部16形成于在圆周方向Y上与厚壁部15呈180°的相反侧。围绕部17横跨本体11的一端11A和另一端11B设置,包围焊接部14的圆周。在围绕部17中,限制环10的外周表面10A和侧表面10C露出于焊接部14。围绕部17包括设置在本体11的一端11A的雄性侧围绕部17M和设置在另一端11B上的雌性侧围绕部17F。雄性侧围绕部17M与雄性部12一体形成。雌性侧围绕部17F与雌性部13一体形成。雄性侧围绕部17M和雌性侧围绕部17F在扭矩部2的轴方向X上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在围绕部17中,不包括焊接部14。也就是说,在雄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稳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扭矩部,所述扭矩部通过筒状的衬套悬架于车体,一对臂部,所述一对臂部从所述扭矩部的两端分别向左右车轮方向延伸,且安装于悬架装置上,和限制环,所述限制环在与所述衬套相邻的部位固着于所述扭矩部上;其中,所述限制环包括:本体,呈带形,雌性部,所述雌性部包括位于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凹底部和一对夹持部,所述一对夹持部在所述扭矩部的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地配置,并且间隔离所述凹底部越远变得越狭窄,雄性部,所述雄性部包括从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并插通在所述一对夹持部的前端的颈部,离所述颈部越远在所述扭矩部的轴方向上变得越大的膨胀部,和离所述颈部越远在所述扭矩部的轴方向上变得越小的收缩部,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焊接所述雄性部和所述雌性部;其中,所述焊接部从所述限制环的外周表面看至少覆盖所述收缩部和所述凹底部,且从所述外周表面向板厚方向上溶入以一体化所述收缩部和所述凹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6 JP 2017-0513351.一种车辆用稳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扭矩部,所述扭矩部通过筒状的衬套悬架于车体,一对臂部,所述一对臂部从所述扭矩部的两端分别向左右车轮方向延伸,且安装于悬架装置上,和限制环,所述限制环在与所述衬套相邻的部位固着于所述扭矩部上;其中,所述限制环包括:本体,呈带形,雌性部,所述雌性部包括位于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凹底部和一对夹持部,所述一对夹持部在所述扭矩部的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地配置,并且间隔离所述凹底部越远变得越狭窄,雄性部,所述雄性部包括从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并插通在所述一对夹持部的前端的颈部,离所述颈部越远在所述扭矩部的轴方向上变得越大的膨胀部,和离所述颈部越远在所述扭矩部的轴方向上变得越小的收缩部,和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焊接所述雄性部和所述雌性部;其中,所述焊接部从所述限制环的外周表面看至少覆盖所述收缩部和所述凹底部,且从所述外周表面向板厚方向上溶入以一体化所述收缩部和所述凹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的高度不大于从所述外周表面开始至板厚的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还覆盖所述膨胀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颈部,从所述外周表面看呈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环还具有厚壁部,所述厚壁部形成比所述限制环的其他部位更厚的厚壁,且呈在所述扭矩部的轴方向上横断所述雄性部和所述雌性部的带形,所述焊接部的中心从所述外周表面看与所述厚壁部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部和所述一对臂部覆有涂膜,固着有所述限制环的部位的涂膜的膜厚比形成于所述臂部的前端的球头的涂膜的膜厚更厚,所述限制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村崇广勝野健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