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196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热杆将锂电池内的温度传递至温度传感器内,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数据反馈给第一单片机,当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第一单片机启动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对锂电池内部进行散热,通过氢弗检测传感器对锂电池内产生的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第二单片机,氢弗含量超出设定值时,第二单片机将控制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一单片机启动电加热管,通过电加热管温度升高将低熔点分隔板进行熔断,将碱性粉尘放置槽内的碱性粉尘进入锂电池内进行酸碱中和,避免锂电池内的电解液发生膨胀,通过第二单片机反馈给使用人员,使用人员通过转动按钮对锂电池进行断电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安全
,具体为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人类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能源,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其绿色环保、具有较高的输出能量等特点,被人类关注并重视。锂离子电池是近二十几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高能电池。与其它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工作范围宽、环境污染小等优势。不仅在移动、通信设备上广泛应用,而且也逐步应用到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及电动工具等大型电动设备当中。但是由于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尤其是作为动力电源或储能设备的大型锂电池组在使用或存储时,个别单体电池发生故障,引起热失控之后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造成整组电池起火熔烧,对用电设备以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安全上存在较大的隐患。给使用者及周边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三电池组和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内均安装有等距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的正负极均通过连接电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的顶端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滑动槽和移动板上均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通电装置、握把和散热风扇,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的位置与通电装置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连接电线的输入端穿过接线槽与通电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握把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穿过移动板分别位于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内,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头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握把和散热风扇之间,所述卡接槽内安装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顶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扇、第一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进气口与第一连接头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上通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池组上通电装置的输入端卡接,所述第二电池组上通电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三电池组上通电装置的输入端卡接,所述第三电池组上通电装置的输出端与气体检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电装置包括接线盒、第一输电线和第二输电线,所述接线盒位于移动板上且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盒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按钮和通电调节头固定连接,所述通电调节头位于接线盒内,所述通电调节头上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且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相隔90°,所述第一输电线的输出端位于接线盒内且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盒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输电线,所述第三输电线和连接电线的输出端通过切换开关与第二输电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电线、第一输电线和连接电线之间相隔90°,所述第三输电线、第一输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位置与通电调节头的位置相对应且接触连接,所述第二输电线的输入端穿过接线盒与连接电线的输出端接触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盛放箱,所述盛放箱内固定连接有三个氢氟检测传感器和抽气泵,所述氢氟检测传感器的进气口与抽气管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抽气管的进气口穿过盛放箱与第一连接头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的进气口与第二连接头的出气口连接,三个氢氟检测传感器的出气口分别通过输气管与抽气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抽气泵出气口的位置与盛放箱排气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盛放箱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单片机、电压检测电路模块和电源开关组,所述电源开关组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组的输出端与第二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氢氟检测传感器和第一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三电池组上的通电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板上和握把的底端均设有碱性粉尘放置槽且相互连通,所述碱性粉尘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电加热管和低熔点分隔板,所述电加热管的位置与低熔点分隔板的位置相对应,且电加热管位于低熔点分隔板内,所述电加热管的输入端与气体检测装置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把上设有防滑橡胶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管上设有过滤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导热杆将锂电池内的温度传递至温度传感器内,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数据反馈给第一单片机,当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第一单片机启动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风扇对锂电池内部进行散热,通过氢氟检测传感器对锂电池内产生的气体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递至第二单片机,氢氟含量超出设定值时,第二单片机将控制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一单片机启动电加热管,通过电加热管温度升高将低熔点分隔板进行熔断,将碱性粉尘放置槽内的碱性粉尘进入锂电池内进行酸碱中和,避免锂电池内的电解液发生膨胀,通过第二单片机反馈给使用人员,使用人员通过转动按钮对锂电池进行断电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侧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电装置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检测装置剖面图。图中:1-第一电池组、2-第一单片机、3-紧固螺杆、4-移动板、5-通电装置、501-接线盒、502-第一输电线、503-转动按钮、504-第三输电线、505-第二输电线、506-通电调节头、507-切换开关、6-气体检测装置、601-盛放箱、602-第二单片机、603-电源开关组、604-抽气泵、605-第一连接头、606-抽气管、607-氢氟检测传感器、608-输气管、609-电压检测电路模块、7-散热风扇、8-防滑橡胶套、9-握把、10-第二连接头、11-温度传感器、12-连接电线、13-电极板、14-出气管、15-导热杆、16-低熔点分隔板、17-电加热管、18-第二电池组、19-第三电池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第三电池组19和气体检测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内均安装有等距的电极板13,所述电极板13的正负极均通过连接电线12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的顶端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滑动槽和移动板4上均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3,所述移动板4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通电装置5、握把9和散热风扇7,所述移动板4上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的位置与通电装置5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连接电线12的输入端穿过接线槽与通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第三电池组(19)和气体检测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内均安装有等距的电极板(13),所述电极板(13)的正负极均通过连接电线(12)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的顶端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滑动槽和移动板(4)上均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3),所述移动板(4)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通电装置(5)、握把(9)和散热风扇(7),所述移动板(4)上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的位置与通电装置(5)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连接电线(12)的输入端穿过接线槽与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握把(9)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的进气口穿过移动板(4)分别位于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内,所述出气管(14)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头(10)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移动板(4)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握把(9)和散热风扇(7)之间,所述卡接槽内安装有导热杆(15),所述导热杆(15)的顶端与温度传感器(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动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单片机(2),所述第一单片机(2)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扇(7)、第一单片机(2)和温度传感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的进气口与第一连接头(10)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1)上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池组(18)上通电装置(5)的输入端卡接,所述第二电池组(18)上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第三电池组(19)上通电装置(5)的输入端卡接,所述第三电池组(19)上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气体检测装置(6)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包括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第三电池组(19)和气体检测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内均安装有等距的电极板(13),所述电极板(13)的正负极均通过连接电线(12)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的顶端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滑动槽和移动板(4)上均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3),所述移动板(4)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通电装置(5)、握把(9)和散热风扇(7),所述移动板(4)上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的位置与通电装置(5)的位置相对应且连通,所述连接电线(12)的输入端穿过接线槽与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握把(9)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有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的进气口穿过移动板(4)分别位于第一电池组(1)、第二电池组(18)和第三电池组(19)内,所述出气管(14)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头(10)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移动板(4)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握把(9)和散热风扇(7)之间,所述卡接槽内安装有导热杆(15),所述导热杆(15)的顶端与温度传感器(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动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单片机(2),所述第一单片机(2)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扇(7)、第一单片机(2)和温度传感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的进气口与第一连接头(10)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检测装置(6)的输入端与第一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1)上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池组(18)上通电装置(5)的输入端卡接,所述第二电池组(18)上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第三电池组(19)上通电装置(5)的输入端卡接,所述第三电池组(19)上通电装置(5)的输出端与气体检测装置(6)的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装置(5)包括接线盒(501)、第一输电线(502)和第二输电线(505),所述接线盒(501)位于移动板(4)上且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盒(4)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按钮(503)和通电调节头(506)固定连接,所述通电调节头(506)位于接线盒(501)内,所述通电调节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守军赵前程蔡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