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及网箱提升网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1219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30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箱及网箱提升网衣方法。网箱包括箱体、网衣、限位件及绞车。网衣包括环形的侧网及设于侧网底部的底网,侧网的顶部与箱体的顶部固定,侧网的底部与底网的外周连接,侧网的侧边设有提升绳。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的顶部与底部上,提升绳与限位件滑动连接,提升绳沿限位件运动。绞车设于箱体上,绞车的钢丝绳与提升绳连接,绞车带动提升绳及网衣沿限位件提升。在上述网箱中,启动绞车,绞车带动提升绳及网衣沿着限位绳向上提升,被提升部分的网衣及提升绳堆叠在一起,使网箱内的鱼水比例大大增加,以利于进行成鱼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箱及网箱提升网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特别是一种网箱及网箱提升网衣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网箱养殖的发展,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很多大型PE管(或HDPE)海水抗风浪网箱,增强了抗风浪能力,适用于更深水域,但由于材质的条件限制,网衣的变形很难控制,养殖容积损失较多,且很难搭载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使其发展仍然受限。现有的网衣装配方法,大多不能实现网衣提升功能,无法进行大型化网箱的成鱼回收工作。即使有网衣提升功能,也是人工进行提拉,只适用于小型、水深浅的网箱,局限性大,无法使用在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中。对于大型深远海域的养殖业而言,由于深远海域的海况恶劣,养殖网箱的网衣在海水内,容易发生变形,网衣与箱体之间发生过度摩擦,造成网衣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网衣与网箱之间过度磨损的网箱及网箱提升网衣方法。一种网箱,包括:箱体,为钢制框架结构;网衣,包括环形的侧网及设于所述侧网底部的底网,所述侧网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所述侧网的底部与所述底网的外周连接,所述侧网的侧边设有提升绳,所述侧网由上及下均匀设有多个滑环;限位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与底部上,且所述限位件依次穿过所述滑环,使所述网衣与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所述提升绳带动所述网衣沿所述限位件运动;绞车,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绞车的钢丝绳与所述提升绳连接,所述绞车带动所述提升绳及所述网衣沿所述限位件提升。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工装及下工装,所述上工装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下工装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系绳眼板,多个所述系绳眼板分别固定设于所述上工装及所述下工装上,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系绳眼板与所述上工装及所述下工装连接。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环均匀设于所述提升绳上。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所述滑环之间的距离为2米。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升绳最底端的滑环距离所述底网的距离小于等于300毫米。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绞车的钢丝绳与所述提升绳的底部连接,且所述钢丝绳与提升绳的连接点距离底网400毫米-800毫米。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绞车的钢丝绳与所述提升绳的连接处为提升点,所述提升点为多个,相邻两所述提升点之间的距离为6米-8米。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配重,所述配重呈环状分布于所述网衣的底部。一种网箱提升网衣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上述网箱;利用所述绞车对部分网衣进行提升,带动提升绳及网衣沿限位件上升,使部分网衣进行堆叠;利用吸鱼泵对网衣内的成鱼进行捕捞;利用一侧绞车将网衣的一侧提升,使网衣的一侧倾斜;相对侧的吸鱼泵对对成鱼完成捕捞。在上述网箱中,箱体上设置有绞车,并且通过绞车的钢丝绳带动网衣的提升绳提升。钢制框架结构的箱体能够承载绞车的重量,保证绞车能够稳固设置在箱体上。并且,网衣的提升绳沿限位件运动,限位件限定提升绳的运动轨迹,避免提升绳及网衣运动杂乱,实现自动提升网衣。并且,侧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滑环,侧网通过滑环与限位件连接。利用滑环与限位件相互配合,可以保证网衣的形状能够稳定的沉于海底,并能够抵抗恶劣海况,避免网衣与钢制框架结构发生磨损,损坏网衣。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网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图1所示的网箱的放大图;图3为根据图2所示的网箱的提升绳、限位绳及滑环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网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方式的网箱提升网衣方法的具体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箱体;111、立柱;112、上环;113、下环;12、网衣;121、提升绳;122、滑环;13、限位绳;14、绞车;141、钢丝绳;15、上工装;16、下工装;17、系绳眼板;18、配重;19、导向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箱。网箱包括箱体11、网衣12、限位件及绞车14。箱体11为一框架支撑结构,为网箱的主体框架。箱体11可以为圆柱形箱体、方形箱体、多边形箱体等。并且,箱体11为钢制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保证网箱能够承受一定的风浪的冲击。网衣12包括环形的侧网及设于侧网底部的底网。侧网的顶部与箱体11的顶部固定,侧网的底部与底网的外周连接,侧网的侧边设有提升绳121。可以理解为,网衣12的侧网及底网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相互独立的网。限位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箱体11的顶部与底部上,提升绳121与限位件滑动连接,提升绳121沿限位件运动。限位件可为限位绳13、限位杆、结构立柱等。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以限位绳为例进行说明。绞车14设于箱体11上,绞车14的钢丝绳141与提升绳121连接,绞车14带动提升绳121及网衣12沿限位件提升。绞车14为多个。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1上设置有绞车14,并且通过绞车14的钢丝绳141带动网衣12的提升绳121提升。箱体11能够承载绞车14的重量,保证绞车14能够稳固设置在箱体11上。并且,网衣12的提升绳121沿限位件运动,限位件限定提升绳121的运动轨迹,避免提升绳121运动杂乱,导致网衣12在提升过程中混乱,影响网衣12的提升。箱体11包括多根立柱111、连接立柱111的顶部的上环112及连接于立柱111的底部的下环113。本实施方式的立柱111为钢结构,能够更好的承载绞车14的重量。立柱111可以为四根、六根及八根等。多根立柱111呈环形分布。多根立柱111可以分布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处等。具体在本方式中,箱体11包括四根立柱111。则形成的箱体11为正方体结构。上环112及下环113分别连接于多根立柱111的顶部及底部,上环112及下环113能够增强箱体11的强度,保证箱体11的稳定性。上环112与下环11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且上环112与下环113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上环112为圆形,下环113为方形。可以理解,上环112与下环113还可以设有斜撑。斜撑可以设于上环112的内侧,也可以设于下环113的内侧,或者,斜撑也可以设于上环112与下环113之间。斜撑可以增强上环112与下环113的强度。可以理解,下环113可以省略,可以减少整个箱体11的自重。本实施方式的网箱还包括上工装15及下工装16。上工装15设于立柱111的顶端,下工装16设于立柱111的底端。上工装15及下工装16突出于立柱111的外侧,以方便提升绳121、限位绳13的安装。可以理解,上工装15也可以固定设置于上环112,下工装16也可以固定设置于下环113。只要存在供上工装15及下工装16的安装位置即可。本实施方式的网箱还包括多个系绳眼板17。多个系绳眼板17分别固定设于上工装15及下工装16上。上工装15与下工装16为系绳眼板17提供安装位。上工装15、下工装16的长度为1.5m,在上工装15靠近立柱111的顶端的端部处,焊接向下的系绳眼板17,在下工装16靠近立柱111的底端的端部处,焊接向上的系绳眼板17。请参阅图3,网衣12的侧网缝合在提升绳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为钢制框架结构;网衣,包括环形的侧网及设于所述侧网底部的底网,所述侧网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所述侧网的底部与所述底网的外周连接,所述侧网的侧边设有提升绳,所述侧网由上及下设有多个滑环;限位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与底部上,且所述限位件依次穿过所述滑环,使所述网衣与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所述提升绳带动所述网衣沿所述限位件运动;绞车,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绞车的钢丝绳与所述提升绳连接,所述绞车带动所述提升绳及所述网衣沿所述限位件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为钢制框架结构;网衣,包括环形的侧网及设于所述侧网底部的底网,所述侧网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所述侧网的底部与所述底网的外周连接,所述侧网的侧边设有提升绳,所述侧网由上及下设有多个滑环;限位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与底部上,且所述限位件依次穿过所述滑环,使所述网衣与所述限位件滑动连接,所述提升绳带动所述网衣沿所述限位件运动;绞车,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绞车的钢丝绳与所述提升绳连接,所述绞车带动所述提升绳及所述网衣沿所述限位件提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工装及下工装,所述上工装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下工装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系绳眼板,多个所述系绳眼板分别固定设于所述上工装及所述下工装上,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系绳眼板与所述上工装及所述下工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环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琳琳杨学文王立波杜之富张文胡冰楠傅强韩荣贵郑龙张健效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