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喆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11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属于无线充电领域。该无线充电电路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和充电输出端;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和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在连接或未连接外部电源情况下实现无线充电功能,且两种情况下的无线充电效率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线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充电装置,只能实现在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工作,即通过外部电源为无线电发射模块供电,并将电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上述充电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无线充电设备必须通过有线方式将外部电源引入无线充电模块,一旦脱离外部电源,无线充电装置将无法正常使用,由此导致无线充电设备的使用条件受限,无法达到便携的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使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在连接外部电源或未连接外部电源情况下均实现无线充电功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其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和充电输出端;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和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通过开关控制电路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或者通过外部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一种方案包括:PMOS晶体管;所述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所述P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即所述PMOS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分别作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充电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另一种方案包括: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即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分别作为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充电输出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下拉电阻,所述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串联布置在外部电源接口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之间。所述无线充电电路进一步包括变压电路;所述变压电路设置在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入端与内部电源之间,或者,所述变压电路设置在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之间;所述变压电路用于根据无线充电协议要求调整内部电源输出的电平,使其与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所要求的电平相一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池放置位、所述的无线充电电路,以及无线电发射模块;所述内部电源能够插入到所述电池放置位内,插入后,所述内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内部电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接口电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内部电源和上述的无线充电电路;所述内部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电连接,所述内部电源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接口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内部电源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内部电源充电管理电路设置在所述外部电源接口与所述内部电源的输入端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在连接外部电源或未连接外部电源情况下实现无线充电功能,且两种情况下的无线充电效率一致。在连接外部电源的情况下,通过无线充电电路自动切断内部电源的供电线路,使内部电源仅用于被外部电源充电,获得较高的充电效率。同时,无线充电装置在外部电源供电下,保持无线充电功能。在失去外部电源的情况下,通过无线充电电路自动导通内部电源的供电线路,使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在无外部电源的环境下,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中的增强型PMOS开关控制电路原理图;图3本技术中的PNP型三极管开关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本技术中的无线充电装置硬件架构图;图5本技术中的内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对现有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内部电路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内部电源和开关控制电路,以使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在连接外部电源和未连接外部电源两种环境下均能实现无线充电。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电路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和充电输出端;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和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用于检测外部电源接口的电压状态,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开关的通断。当外部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时,控制端检测到外部电源的输入电压,则开关断开,此时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充电输入端电性隔离,外部电源接口输入的电信号传输至无线电发射模块;当外部电源接口未连接外部电源时,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检测不到输入电压,则开关闭合,此时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充电输入端电连接,由内部电源向无线电发射模块供电。具体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核心元器件可以是以下元器件中的一种:1)PMOS晶体管如图2所示,PMOS晶体管的栅极G、漏极D、源极S分别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充电输出端、充电输入端。PMOS晶体管的类型可选用增强型或耗尽型。在所述栅极G与外部电源接口之间设置有下拉电阻,下拉电阻一端接地,确保当PMOS晶体管未连接外部电源时,电路中的残余电流全部从接地端释放,避免影响开关的通断状态。因为PMOS晶体管为电压型开关管,所以在外部电源接口与晶体管的栅极G之间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限流电阻,如果设置限流电阻,其阻值的选取不需要参考外部条件,可任意选择。2)PNP型三极管如图3所示,PNP型三极管的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分别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充电输出端。在外部电源接口与基极B之间设置有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阻值R根据三极管的BE级的驱动电流进行选取:R=5V/驱动电流。在具体实施中,优选PMOS晶体管,因为PNP型三极管导通时,静态功耗很大,会导致内部电源耗电量加剧,而PMOS管在导通时,静态功耗远小于PNP型三极管。由于三极管是电流型开关管,开关关断时,开关管内没有形成通路,即没有电流,所以开关管不会误开启。包含上述无线充电电路的无线充电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内部电源、内部电源充电管理电路、所述无线充电电路以及无线电发射模块。外部电源接口:穿过外壳的壁,能够与外部电源通过电线连接,用于接收外部电源的输入电平,并通过内部电源充电管理电路,将电平数值调整为符合内部电源要求的电平数值,为内部电源供电。同时,在开关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外部电源的输入电平通过外部电源接口为无线电发射模块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其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和充电输出端;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和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电路,其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外部电源接口、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端、充电输入端和充电输出端;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和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出端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充电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发射模块通过开关控制电路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或者通过外部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PMOS晶体管;所述PMOS晶体管的栅极与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MOS晶体管的源极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所述PMOS晶体管的漏极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外部电源接口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内部电源电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无线电发射模块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下拉电阻,所述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喆
申请(专利权)人:章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