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99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容器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该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包括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元件成横纵阵列多个拼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之间通过第一铜母排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铜母排连接,所述第一铜母排和第二铜母排位于同一端的超声波焊接端通过对应的第一电容引出线和第二电容引出线引出,各第一电容引出线与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各第二电容引出线与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其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且机械化成都高,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判断的依赖性低,提高矿热炉干式电容器的可靠性,且便于规范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矿热炉干式电容器是由内部多个元件并联而成,元件之间通过导体连接成一整体,传统做法为:使用导线与每个元件焊接相连,然后导线之间再通过铜鼻头压接,此种方法存在多股导线与元件接触,元件运行中发热会导致导线外绝缘老化,导线短路等故障,另外导线于元件间直接焊接,焊接时发生虚焊无法及时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的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包括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元件成横纵阵列多个拼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之间通过第一铜母排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铜母排连接,所述第一铜母排和第二铜母排位于同一端的超声波焊接端通过对应的第一电容引出线和第二电容引出线引出,各第一电容引出线与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各第二电容引出线与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贯穿第一铜母排通过电烙铁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极贯穿第二铜母排通过电烙铁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铜母排与第一电容引出线连接的超声波焊接端通过超声波焊接电烙铁补焊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铜母排与第二电容引出线连接的超声波焊接端通过超声波焊接电烙铁补焊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通过液压件压接焊接头与各第一电容引出线压接并通过电烙铁补锡焊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通过液压件压接焊接头与各第二电容引出线压接并通过电烙铁补锡焊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引出线与第二电容引出线的颜色不同。进一步,所述电容元件之间通过外壳上对应的卡扣和扣槽互相拼接扣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电容元件连接接线合理,避免产生短路现象,电容元件的各电极通过对应的铜母排与对应的引出线连接,避免发生虚焊现象,且机械化成都高,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判断的依赖性低,提高矿热炉干式电容器的可靠性,且便于规范化管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容元件,2第一电极,3超声波焊接端,4第一电容引出线,5第二电容引出线,6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7液压件压接焊接头,8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9第二电极引线,10第一铜母排,11第二铜母排。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技术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包括电容元件1,所述电容元件1上设有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9,电容元件1成横纵阵列多个拼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2之间通过第一铜母排10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9之间通过第二铜母排11连接,所述第一铜母排10和第二铜母排11位于同一端的超声波焊接端3通过对应的第一电容引出线4和第二电容引出线5引出,各第一电容引出线4与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6连接,各第二电容引出线5与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8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2贯穿第一铜母排10通过电烙铁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极9贯穿第二铜母排11通过电烙铁焊接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铜母排10与第一电容引出线4连接的超声波焊接端3通过超声波焊接电烙铁补焊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铜母排11与第二电容引出线5连接的超声波焊接端3通过超声波焊接电烙铁补焊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6通过液压件压接焊接头7与各第一电容引出线4压接并通过电烙铁补锡焊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8通过液压件压接焊接头7与各第二电容引出线5压接并通过电烙铁补锡焊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引出线4与第二电容引出线5的颜色不同。进一步,所述电容元件1之间通过外壳上对应的卡扣和扣槽互相拼接扣合。该技术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将电容元件1的各电极穿过对应的铜母排上的导线孔,将电容元件1的电极压弯在对应的铜母排上,电烙铁将电容元件1的电极压接在铜母排上焊接,各铜母排与对应的引出线间采用超声波的高频机械振动将引出线与铜母排的表面积在分子间的摩擦而使传递到接口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两者本身的熔点时,使两者接口迅速熔化,继而填充于接口间的空隙,将各铜母排与引出线间经超声波焊接后再补锡加固,各引出线与对应的电容引出铜鼻头采用液压件压接焊接头7压接后电烙铁补锡,整体机械化成都高,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判断的依赖性低,提高矿热炉干式电容器的可靠性,且便于规范化管理。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包括电容元件,其特征是,所述电容元件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元件成横纵阵列多个拼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之间通过第一铜母排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铜母排连接,所述第一铜母排和第二铜母排位于同一端的超声波焊接端通过对应的第一电容引出线和第二电容引出线引出,各第一电容引出线与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各第二电容引出线与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包括电容元件,其特征是,所述电容元件上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容元件成横纵阵列多个拼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之间通过第一铜母排连接,位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第二铜母排连接,所述第一铜母排和第二铜母排位于同一端的超声波焊接端通过对应的第一电容引出线和第二电容引出线引出,各第一电容引出线与第一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各第二电容引出线与第二电容引出铜鼻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极贯穿第一铜母排通过电烙铁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电极贯穿第二铜母排通过电烙铁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矿热炉干式电容器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铜母排与第一电容引出线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银冲张其辉张啸翼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容无功补偿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