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弯曲多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97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弯曲多芯电缆,包括三根绝缘线芯、一根绝缘对绞线芯及依次包覆在外部的第一屏蔽层和第一绝缘层,绝缘对绞线芯包括两根对绞线芯和第二屏蔽层,对绞线芯包括第一内导体和第二绝缘层,第一内导体由至少5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且外径为0.6mm至1mm,第二屏蔽层的外径为2.5mm至4.5mm,绝缘线芯包括第二内导体和第三绝缘层,第二内导体由至少4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绝缘线芯和绝缘对绞线芯的外径比为0.8:1至1:1.5。其能有效的阻止电缆线芯之间的噪音干扰,并具有良好的耐弯曲和耐扭曲特性,耐久使用性好。

Bending resistant multi-cor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弯曲多芯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电线
,特别涉及一种耐弯曲多芯电缆。
技术介绍
工业应用现场的电磁噪声环境往往十分复杂,电磁噪声的辐射或传导(EMI)可能会严重干扰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电磁噪声传播的一类重要载体,就是产线设备中使用的各种电缆。它们中有些是噪声源,有些则是受扰对象。要对抗电气线路上的电磁噪声干扰,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使用带有屏蔽的线缆。多芯屏蔽电缆一般用于拖链系统、机器人和移动驱动系统等,这种电缆通常为需要高度弯折弯曲连续运动的应用场合而设计,然而,目前的多芯屏蔽电缆在向轻质细径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虽然对成本的降低起到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低规格标准影响着屏蔽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弯曲多芯电缆,在保持电气特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阻止电缆线芯之间的噪音干扰,并具有良好的耐弯曲和耐扭曲特性,耐久使用性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耐弯曲多芯电缆,包括由三根绝缘线芯和一根绝缘对绞线芯绞合构成的第一线芯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线芯体外部的第一屏蔽层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绝缘对绞线芯包括由两根对绞线芯对绞构成的第二线芯体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线芯体外部的第二屏蔽层,所述对绞线芯包括第一内导体和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外部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内导体由至少5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第一内导体的外径为0.6mm至1mm,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外径为2.5mm至4.5mm,所述绝缘线芯包括第二内导体和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外部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内导体由至少4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绝缘线芯和所述绝缘对绞线芯的外径比为0.8:1至1: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2mm至0.4mm。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均为PTFE、FEP或PFA绝缘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作为优选,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为直径不超过0.05mm的镀锡铜单丝缠绕编织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厚度为0.2mm至0.8m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铝塑复合带屏蔽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为聚氨酯绝缘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4mm至0.8mm,外径小于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绝缘对绞线芯由两根对绞线芯对绞构成并包覆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有效的阻止来自另外三根绝缘线芯的噪音干扰,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2.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采用直径不超过0.05mm的镀锡铜单丝缠绕编织构成,有效防止断线,在保证械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弯曲及耐扭曲特性,耐久使用性好。3.绝缘对绞线芯与三根绝缘线芯共同包覆有铝塑复合带屏蔽层,针对来自多芯电缆外部的噪音干扰能够进行有效的屏蔽。附图说明以下附图旨在便于描述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绝缘线芯,2-绝缘对绞线芯,3-第一屏蔽层,4-第一绝缘层,5-对绞线芯,6-第二屏蔽层,7-第一内导体,8-第二绝缘层,9-第二内导体,10-第三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耐弯曲多芯电缆,包括由三根绝缘线芯1和一根绝缘对绞线芯2绞合构成的第一线芯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线芯体外部的第一屏蔽层3和第一绝缘层4。所述绝缘对绞线芯2包括由两根对绞线芯5对绞构成的第二线芯体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线芯体外部的第二屏蔽层6。所述对绞线芯5包括第一内导体7和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7外部的第二绝缘层8,所述第一内导体7由至少5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使得所述第一内导体7的外径在0.6mm至1mm,这样的结构导电性好兼具柔软性。所述第二绝缘层8为PTFE、FEP或PFA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8的厚度优选为0.2mm至0.4mm。所述第二屏蔽层6的外径为2.5mm至4.5mm,比如,所述第二屏蔽层6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进一步的,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为直径不超过0.05mm的镀锡铜单丝缠绕编织构成。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第二内导体9和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9外部的第三绝缘层10,所述第二内导体9由至少4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第三绝缘层10为PTFE、FEP或PFA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10的厚度优选为0.2mm至0.8mm。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线芯1和所述绝缘对绞线芯2的外径比为0.8:1至1:1.5。在这样的外径比基础上,该多芯电缆的截面近似成圆形。所述第一屏蔽层3比如采用铝塑复合带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层4采用聚氨酯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4的厚度优选为0.4mm至0.8mm,外径小于12mm,整体上的结构来看,所述多芯电缆的外径不小于6mm,并可控制在12mm以内,在保持机械强度的基础上,带来成本降低,能够兼顾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耐弯曲和耐扭曲特性,符合多芯电缆的设计应用性。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弯曲多芯电缆,其特征是:包括由三根绝缘线芯(1)和一根绝缘对绞线芯(2)绞合构成的第一线芯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线芯体外部的第一屏蔽层(3)和第一绝缘层(4),所述绝缘对绞线芯(2)包括由两根对绞线芯(5)对绞构成的第二线芯体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线芯体外部的第二屏蔽层(6),所述对绞线芯(5)包括第一内导体(7)和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7)外部的第二绝缘层(8),所述第一内导体(7)由至少5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第一内导体(7)的外径为0.6mm至1mm,所述第二屏蔽层(6)的外径为2.5mm至4.5mm,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第二内导体(9)和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9)外部的第三绝缘层(10),所述第二内导体(9)由至少4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绝缘线芯(1)和所述绝缘对绞线芯(2)的外径比为0.8:1至1:1.5。

【技术特征摘要】
1.耐弯曲多芯电缆,其特征是:包括由三根绝缘线芯(1)和一根绝缘对绞线芯(2)绞合构成的第一线芯体及依次包覆在所述第一线芯体外部的第一屏蔽层(3)和第一绝缘层(4),所述绝缘对绞线芯(2)包括由两根对绞线芯(5)对绞构成的第二线芯体及包覆在所述第二线芯体外部的第二屏蔽层(6),所述对绞线芯(5)包括第一内导体(7)和包覆在所述第一内导体(7)外部的第二绝缘层(8),所述第一内导体(7)由至少5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第一内导体(7)的外径为0.6mm至1mm,所述第二屏蔽层(6)的外径为2.5mm至4.5mm,所述绝缘线芯(1)包括第二内导体(9)和包覆在所述第二内导体(9)外部的第三绝缘层(10),所述第二内导体(9)由至少40根直径为0.05mm至0.08mm的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绝缘线芯(1)和所述绝缘对绞线芯(2)的外径比为0.8:1至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弯曲多芯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平黄建卫王成旺高旭皓邵千俊王登峰王毅吴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通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