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水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80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水样装置,包括水池、浮漂、把手、出水管、纵向隔板、横向隔板、水质样本瓶、通孔、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潜水泵、第三液位计、伸缩内杆、刻度线、滑杆、活动套环、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密封条、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纵向隔板、横向隔板将水质样本瓶的内部一侧设置为第一空腔,浮漂的底端位置中部位置安装有潜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能够同时保存四种水样,减轻了工作人员的体力负担,可方便有效的对不同水位的水质样本进行采集,为水质样本的采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使潜水泵始终处于水体的中上部位置,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和维护的成本,提高了提取水样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水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设备领域
,具体为一种取水样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工艺过程中,需要从各工艺阶段的水中提取水样,进行水质检测,水质提取的质量,能否真实地反映水体的整体状况,对污水处理的工艺调整,及水处理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从水中提取水样,一般是将潜水泵直接放入水中提取。由于潜水泵的自重,潜水泵会沉到水底,往往过多地提取水底层的水,而水底层往往沉积污物污泥过多,不但水样不能反映整个水质情况,而且水中的一些集聚杂物非常容易将潜水泵堵塞。致使水样质量不合要求,污堵频率过高,经常要清堵维修,人工劳动量大,且泵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同时现有的取水都只是简单的单次、单深度取水,取样人员在进行一定深度的取水后则需要将水先取出,再进行另外一深度的取水,多次取水增加了取样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取水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水样装置,包括水池、浮漂、把手、出水管、纵向隔板、横向隔板、水质样本瓶、通孔、第一液位计、第二液位计、潜水泵、第三液位计、伸缩内杆、刻度线、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水样装置,包括水池(1)、浮漂(2)、把手(3)、出水管(4)、纵向隔板(5)、横向隔板(6)、水质样本瓶(7)、通孔(8)、第一液位计(9)、第二液位计(10)、潜水泵(11)、第三液位计(12)、伸缩内杆(13)、刻度线(14)、滑杆(15)、活动套环(16)、第一空腔(17)、第二空腔(18)、密封条(19)、第三空腔(20)和第四空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上方设置有浮漂(2),所述浮漂(2)的顶端安装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一侧位于浮漂(2)上设置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内部贯穿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一端连接有水质样本瓶(7),所述水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水样装置,包括水池(1)、浮漂(2)、把手(3)、出水管(4)、纵向隔板(5)、横向隔板(6)、水质样本瓶(7)、通孔(8)、第一液位计(9)、第二液位计(10)、潜水泵(11)、第三液位计(12)、伸缩内杆(13)、刻度线(14)、滑杆(15)、活动套环(16)、第一空腔(17)、第二空腔(18)、密封条(19)、第三空腔(20)和第四空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上方设置有浮漂(2),所述浮漂(2)的顶端安装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一侧位于浮漂(2)上设置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内部贯穿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一端连接有水质样本瓶(7),所述水质样本瓶(7)的内部位于中部位置安装有纵向隔板(5),所述纵向隔板(5)的一侧连接有横向隔板(6),所述纵向隔板(5)、横向隔板(6)将水质样本瓶(7)的内部一侧设置为第一空腔(17),所述第一空腔(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空腔(18),所述第二空腔(1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空腔(20),所述第三空腔(20)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空腔(21),所述水质样本瓶(7)的底端位于内部位置安装有密封条(19),所述浮漂(2)的底端位置中部位置安装有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含琦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兴华环境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