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79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采样管和配合在采样管顶部开口内的环形刀片;所述采样管为透明结构,采样管侧壁中部具有可形变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单人操作,操作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采样管内利用环形刀片截取中心静脉导管样品,能避免中心静脉导管样品弹跳至污染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耗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器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侵入性导管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危重病房,而且在普通科室也普遍适用,其中以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最多;但是伴随的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问题也随之增加,因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正确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病人的安危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怀疑病人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需要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并剪取约5CM长的中心静脉导管端部进行微生物培养。目前的操作方式为,一个操作人员手工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并固定住中心静脉导管,该操作人员不能触碰中心静脉导管端部,然后另一个操作人员用无菌的剪刀,目测剪取约5CM长的中心静脉导管端部放入到无菌的杯子,最后将剪取的中心静脉导管样品送检,进行微生物培养。目前这种操作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比较耗费人力;2、剪取的中心静脉导管样品的长度是目测,长度误差大,容易影响检测结果;3、剪取中心静脉导管端部时容易出现剪取的中心静脉导管样品弹跳至污染区,使得采样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可单人操作,并且操作方便。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采样管和配合在采样管顶部开口内的环形刀片;所述采样管为透明结构,采样管侧壁中部具有可形变区域。所述采样管侧壁上设有长度刻度线。所述采样管侧壁设有容积刻度线。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还包括用于盖合采样管顶部开口的保护盖。所述环形刀片可拆的配合在采样管顶部开口内;所述保护盖中心设有一个向下凸起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插置于环形刀片的中心孔内;所述中心柱侧壁则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住环形刀片下端面的弹性爪。所述采样管顶部内壁设有向内凸起的一个环形挡沿和多个弹性凸点,各个弹性凸点位于环形挡沿的上方;所述环形刀片外周缘嵌合在环形挡沿和弹性凸点之间,各弹性凸点卡住环形刀片上端面,环形挡沿卡住环形刀片下端面。所述环形刀片的外周缘上设有定位缺口,所述采样管顶部开口内壁设有与定位缺口卡合的定位凸起。采用上述方案后,当利用本技术进行采样时,操作人员两只手中的第一只手握住采样管,第二只手把中心静脉导管端部插入采样管内,当中心静脉导管插入采样管内的长度达到所需长度要求时,操作人员的第一只手通过捏住采样管的可行变区域而捏住插入到采样管内的中心静脉导管,然后操作人员的第二只手移动中心静脉导管而使得环形刀片内周缘刀刃将中心静脉导管切断,此时位于采样管内的中心静脉导管被截取部分即为所需的中心静脉导管样品,整个采样过程可单人操作,操作方便,而且是在采样管内利用环形刀片截取中心静脉导管样品,能避免中心静脉导管样品弹跳至污染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1;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2;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3;标号说明:采样管1,容积刻度线11,长度刻度线12,环形挡沿13,弹性凸点14,定位凸起15,环形刀片2,刀刃21,定位缺口22,保护盖3,中心柱31,弹性爪32,中心静脉导管4,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包括采样管1、环形刀片2以及保护盖3。其中所述采样管1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为透明结构,所述采样管1侧壁中部具有可形变区域,所述采样管1侧壁上设有容积刻度线11和长度刻度线12,所述采样管1顶部内壁可设有向内凸起的一个环形挡沿13和多个弹性凸点14,各个弹性凸点14位于环形挡沿13的上方。其中所述采样管1采用透明塑料注塑成型,通过控制采样管1的侧壁厚度以使得采样管1侧壁中部具有弹性而形成可形变区域。所述环形刀片2配合在采样管1顶部开口内;具体的,所述环形刀片2的内周缘形成刀刃21,所述环形刀片2外周缘嵌合在环形挡沿13和弹性凸点14之间以把环形刀片2可拆的配合在采样管1顶部开口内,各弹性凸点14卡住环形刀片2上端面,环形挡沿13卡住环形刀片2下端面。为限制环形刀片2转动,所述环形刀片2的外周缘上可设有定位缺口22,所述采样管1顶部开口内壁设有与定位缺口22卡合的定位凸起15,该定位凸起15位于环形挡沿13上方,通过定位缺口22与定位凸起14的配合以限制限制环形刀片2转动。所述保护盖3用于盖合采样管1顶部开口而防止环形刀片2伤人;所述保护盖3中心可以设有一个向下凸起的中心柱31,所述中心柱31插置于环形刀片2的中心孔内;所述中心柱31侧壁则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卡住环形刀片2下端面的弹性爪32,这样当保护盖3盖合采样管1顶部开口时,保护盖3的弹性爪32便卡住环形刀片2下端面,此时将保护盖3上拔而打开采样管1顶部开口时,保护盖33可以将可拆的配合在采样管1顶部开口内的环形刀片2拆卸下来。配合图2至图4所示,以下阐述一下本技术的使用过程:本技术在进行采样前,配合有环形刀片2的采样管1与保护盖3分离设置;配合图2所示,当利用本技术进行采样时,操作人员两只手中的第一只手握住采样管1,第二只手把中心静脉导管4端部插入采样管1内并通过采样管1的长度刻度线12测量中心静脉导管4插入采样管1内长度,当中心静脉导管4插入采样管1内的长度达到所需长度要求时,操作人员的第一只手通过捏住采样管1的可行变区域而捏住插入到采样管1内的中心静脉导管4,然后操作人员的第二只手移动中心静脉导管4而使得环形刀片2内周缘刀刃21将中心静脉导管4切断,此时位于采样管1内的中心静脉导管4被截取部分即为所需的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整个采样过程可单人操作,操作方便,而且是在采样管1内利用环形刀片2截取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能避免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弹跳至污染区;采样完成后,操作人员可以向采样管1内加入生理盐水,操作人员利用采样管1的容积刻度线11定量控制加入采样管1内的生理盐水的体积,从而避免加入到采样管1内的生理盐水过多或过少;配合图3所示,当采样完成后,操作人员可将保护盖3盖合到采样管1顶部开口以避免环形刀片2割伤人们;此时保护盖3的中心柱31插置于环形刀片2的中心孔内并且保护盖3的弹性爪32卡住环形刀片2下端面;配合图4所示,当需要取出采样管1内的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时,将保护盖3向上拔而打开采样管1顶部开口,然后再把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从采样管1倒出;由于保护盖3的弹性爪32卡住环形刀片2下端面,在保护盖3向上拔时,保护盖3带动环形刀片2脱离采样管1,避免环形刀片2阻碍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从采样管1倒出,使得中心静脉导管样品41更容易从采样管1倒出。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采样管和配合在采样管顶部开口内的环形刀片;所述环形刀片的内周缘形成刀刃;所述采样管为透明结构,采样管侧壁中部具有可形变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闭的采样管和配合在采样管顶部开口内的环形刀片;所述环形刀片的内周缘形成刀刃;所述采样管为透明结构,采样管侧壁中部具有可形变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侧壁上设有长度刻度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侧壁设有容积刻度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盖合采样管顶部开口的保护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心静脉导管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刀片可拆的配合在采样管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东洪国粦张翠霞练明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