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自动开门装置的洗碗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0507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自动开门装置的洗碗机,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包括:推杆,设置在具有机门的机身上,其朝向机门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机门相连,推杆具有驱动机门打开一定开口的伸出位置以及缩回机身的复位位置;驱动组件,通过蜗杆蜗轮机构驱动推杆在伸出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转换;第一感应元件,检测机门和推杆连接状态,当连接结构断开推杆脱离机门时,第一感应元件通过向驱动组件发送检测信号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推杆缩回至复位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洗碗机等家用电器设备需要通过其机门上的把手打开,具有科技感低、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自动开门装置的洗碗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自动开门装置的洗碗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洗碗机、冰箱等家用电器设备需要通过其机门上的外凸或凹陷的把手打开或关闭。例如,洗碗机大多采用强拉式门锁,通过在洗碗机的机门上设置把手,以供用户在需要打开洗碗机时有一处把持的地方,从而让用户通过把手打开洗碗机的机门。但是,上述具有把手的洗碗机在嵌入橱柜后与橱柜的整体一致性较差,而且需要用户手动开启机门,其科技感较低,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自动开门装置的洗碗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洗碗机等家用电器设备需要通过其机门上的把手打开,具有科技感低、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包括推杆,设置在具有机门的机身上,其朝向所述机门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机门相连,所述推杆具有驱动所述机门打开一定开口的伸出位置以及缩回所述机身的复位位置;驱动组件,通过蜗杆蜗轮机构驱动所述推杆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复位位置之间转换;第一感应元件,检测所述机门和所述推杆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结构断开所述推杆脱离所述机门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通过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缩回至所述复位位置。所述蜗杆蜗轮机构包括与所述推杆垂直设置的第一蜗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配合传动相连的蜗轮,所述蜗轮驱动与其同轴向设置的第二蜗杆转动,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蜗杆配合传动相连的啮合齿。所述第二蜗杆一体成型于所述蜗轮侧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和所述机门二者其一上的卡钩以及设置在所述推杆和所述机门二者另一上的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槽。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为设置在所述卡钩和所述卡槽连接位置处的触点开关。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检测信号以驱动所述推杆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的第二感应元件,其中触发第二感应元件发送检测信号的可以是第二感应元件感应到的声音、敲击、人脸视频识别和/或红外感应等触发信号。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推杆到达所述伸出位置或所述复位位置时通过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停止的第三感应元件。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发端以及与所述伸出位置相对设置的第二触发端,所述第三感应元件为设置在所述推杆的移动路径上分别与所述第一触发端和所述第二触发端对应设置的微动开关。所述第一触发端和所述第二触发端为分别设置在所述推杆侧部位置的凹槽,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推杆侧部与所述凹槽相对设置。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包括容置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三感应元件的外壳。所述外壳和所述推杆之间具有限制所述推杆移出所述复位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和所述外壳二者其一上的凸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推杆和所述外壳二者另一上的限位钩,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限位钩相对设置引导其二者卡接或断开的倾斜面。一种洗碗机,包括:洗碗机的机身和机门以及上述自动开门装置。自动开门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触发第二感应元件,当第二感应元件感应到声音、敲击、人脸视频识别和/或红外感应等触发信号时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检测信号,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从而推动所述机门打开一定开口;拉动所述机门使所述连接结构断开,所述机门脱离所述推杆,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向所述驱动组件发送检测信号,所述推杆受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移动至所述复位位置;拉动所述机门将其完全打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推杆伸出从而使机门打开一定开口,方便用户通过上述机门开口将机门完全打开,当机门朝向完全打开方向运动时用于连接推杆和机门的连接结构发生断开动作,第一感应元件感应到推杆和机门分开向驱动组件发送检测信号,组件驱动推杆缩回至所述复位位置从而避免推杆对完全打开的机门开口发生位置干涉的问题,为了避免因为机门完全打开时开门行程较长且需要转动一定角度如果使用推杆将机门完全打开则需要将较长的推杆才能完成上述工作,推杆难以驱动和收纳的问题,本申请中推杆将机门打开至半开门状态既方便用户打开机门,而且也方便推杆的驱动和收纳,当机门处于半开门状态下通过推杆的连接结构固定机门可以有效地保障机门不会在机门重力作用或者意外触碰下突然转动,只有在用户手动接管机门使连接结构断开后,推杆才会缩回至复位位置。而且,本申请中采用蜗杆蜗轮机构驱动推杆,蜗杆蜗轮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只能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无法推动蜗杆转动,由此就避免了半开门的机门在机门重力作用或者意外触碰下,机门朝向关闭方向转动的问题发生,通过上述结构使被控制的机体具有科技感低并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2.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蜗杆蜗轮机构不直接驱动推杆伸缩而是通过第二蜗杆驱动推杆伸缩动作,通过上述结构使蜗杆蜗轮机构中的第一蜗杆垂直于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可以将用于驱动第一蜗杆转动的电机设置在推杆的其中一侧,避免直接通过蜗杆蜗轮机构驱动推杆时电机需要设置在推杆正上方或正下方导致驱动组件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通过上述结构使被控制的机体具有科技感低并有效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3.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通过将第二蜗杆一体成型于蜗轮的侧部,从而简化了蜗杆蜗轮机构的传动部件数量使蜗轮转动过程中通过成型于其侧面的第二蜗杆带动推杆伸缩动作,从而简化了驱动组件的零件数量提高了驱动组件的可靠性。4.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推杆和机门二者其一上的卡钩以及设置在推杆和机门二者另一上的与卡钩配合的卡槽,通过卡钩和卡槽结构将推杆和机门连接在一起,当用户将机门完全打开的过程中卡钩和卡槽断开从而使推杆不在对机门起到支撑作用,上述卡钩和卡槽的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5.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第二感应元件,当第二感应元件感应到声音、敲击、人脸视频识别和/或红外感应等触发信号时,第二感应元件向驱动组件发送检测信号以驱动推杆移动至伸出位置从而控制机门打开至半开门状态,进而方便用户将机门完全打开。6.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推杆到达伸出位置或复位位置时通过向驱动组件发送信号以控制驱动组件停止的第三感应元件,通过上述第三感应元件控制机门在关闭状态和半开门状态之间切换保障推杆伸缩至指定位置。7.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通过在推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两个触发端,当推杆移动过程中触发端与微动开关相接触时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8.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通过将微动开关设置在推杆侧部与推杆上的凹槽相对应,有效地优化了微动开关的位置布局避免自动开门装置其内部零件布局不合理的问题。9.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通过将驱动组件、第三感应元件和推杆容置在外壳内,从而防止驱动组件和感应元件进入灰尘,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开门装置的使用寿命。10.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开门装置,通过在外壳内设置限制推杆移出复位位置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机门关闭状态时受震动或其它外力作用使推杆朝向伸出位置移动,只有当驱动组件启动时才能够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设置在具有机门(3)的机身(2)上,其朝向所述机门(3)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机门(3)相连,所述推杆(1)具有驱动所述机门(3)打开一定开口的伸出位置以及缩回所述机身(2)的复位位置;驱动组件(4),通过蜗杆蜗轮机构(9)驱动所述推杆(1)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复位位置之间转换;第一感应元件,检测所述机门(3)和所述推杆(1)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结构断开所述推杆(1)脱离所述机门(3)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通过向所述驱动组件(4)发送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推杆(1)缩回至所述复位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设置在具有机门(3)的机身(2)上,其朝向所述机门(3)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机门(3)相连,所述推杆(1)具有驱动所述机门(3)打开一定开口的伸出位置以及缩回所述机身(2)的复位位置;驱动组件(4),通过蜗杆蜗轮机构(9)驱动所述推杆(1)在所述伸出位置和所述复位位置之间转换;第一感应元件,检测所述机门(3)和所述推杆(1)连接状态,当所述连接结构断开所述推杆(1)脱离所述机门(3)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通过向所述驱动组件(4)发送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推杆(1)缩回至所述复位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蜗轮机构(9)包括与所述推杆(1)垂直设置的第一蜗杆(19)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19)配合传动相连的蜗轮(20),所述蜗轮(20)驱动与其同轴向设置的第二蜗杆(14)转动,所述推杆(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蜗杆(14)配合传动相连的啮合齿(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杆(14)一体成型于所述蜗轮(20)侧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1)和所述机门(3)二者其一上的卡钩以及设置在所述推杆(1)和所述机门(3)二者另一上的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卡槽(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为设置在所述卡钩和所述卡槽(5)连接位置处的触点开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驱动组件(4)发送检测信号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曙光谭毅斌曾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