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0339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40
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料系统、堆压旋切搅拌系统、出料系统、临时储料仓、送料系统、辊压造粒系统、动力控制系统、称量系统和散热除尘系统,上料系统与堆压旋切搅拌系统的入口配合连接,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堆压旋切搅拌系统内进行后续旋切搅拌,所述出料系统设置在堆压旋切搅拌系统的出料口位置,用于将旋切搅拌后的物料风送至临时储料仓,临时储料仓的下部开口处对准送料系统入口,临时储料仓内的物料依次经过送料系统的入口、出口后被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所述送料系统的出口与辊压造粒系统入口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巨量秸秆等废弃物的长距离搬运耗工耗时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农作物循环生产和改良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废弃物肥料化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秸混颗粒肥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是籽实收获后纤维成分含量很高的农作物残留物,包括玉米、稻草、小麦、马铃薯等的秸秆等废弃物。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报道,世界上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的秸秆等废弃物17亿吨,其中被利用的秸秆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不足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等废弃物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产量达数亿吨。据研究,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年产量约为6亿吨,除直接还田和收集损耗约占15.0%外,秸秆等废弃物可获得量约为5亿吨。这丰富的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在我国的利用率却很低,目前仅为33%,其中大部分未加处理,经技术处理后利用的仅占2.6%。其余大部分秸秆等废弃物被作为废弃物焚烧掉或是仅仅当作燃料,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农业烧荒现象多年存在,仅仅凭借行政部门的单纯“禁烧”,难以解决农业秸秆等废弃物焚烧问题。要减少乃至杜绝烧荒问题,要注意解决好秸秆等废弃物的出路问题,即如何提高农业秸秆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使其变废为宝、废物资源化。目前对稻草秸秆等废弃物的利用,仅限于还田以及掺入肥料发酵。稻草还田,一方面受到数量限制,另一方面还受时间限制。如果短时间里不能腐烂,就会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至于掺入有机肥料发酵,数量更受限制,这些利用都有明显的局限性,也无法解决大量农作物秸杆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问题。农作物秸杆的利用如果仅以初始状态,采用传统的农家处理技术,是难以进行规模化开发的,而将农作物秸杆纳入工业化开发的范围,农作物秸杆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可造福人类的天然资源。农业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的途径主要有秸秆等废弃物还田(绿肥)、能源化(生物质能)、原料化(用于建筑、印刷等行业)、饲料化、基料化等。巨量而分散的秸秆等的就近肥料化,实现农业问题农业内解决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形成具有良好的营养和土壤改良效益。传统农作物秸秆发酵肥料化利用需要经历如下过程:田间收集→搬运到田头-运送到路场-上运输车-下运输车-堆酵-烘干-装袋-上运输车-下运输车到路场-送到田头-撒到田间。同时发酵制肥需要较大规模的发酵场/池和发酵车间等硬件。正是由于这一实际的搬运、运输和加工等耗时耗力的过程,使得传统发酵肥料化不可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只能实行于传统的小农生产。随着我国农业,尤其是大宗农作物生产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使得秸秆等废弃物的就近就便处理设备和技术,尤其是设备为生产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秸混颗粒肥生产系统,改变传统收集秸秆等废弃物集中发酵制肥的方式方法,采用制肥设备可移动式,通过机械集成实现秸秆等废弃物就近就便生产秸混颗粒肥。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料系统、堆压旋切搅拌系统、出料系统、临时储料仓、送料系统、辊压造粒系统、动力控制系统、称量系统和散热除尘系统,上料系统与堆压旋切搅拌系统的入口配合连接,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堆压旋切搅拌系统内进行后续旋切搅拌,所述出料系统设置在堆压旋切搅拌系统的出料口位置,用于将旋切搅拌后的物料风送至临时储料仓,临时储料仓的下部开口处对准送料系统入口,临时储料仓内的物料依次经过送料系统的入口、出口后被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所述送料系统的出口与辊压造粒系统入口配合。所述上料系统将秸秆物料送入堆压旋切搅拌系统,旋切搅拌均匀后经出料系统风送至临时储料仓,再经送料系统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进行造粒、出品。所述散热除尘系统设置4个,分别设置在堆压旋切搅拌系统的四周,用于确保物料运转过程中维持整个系统内的清洁和保持较低温度,所述散热除尘系统由散热风扇、集成器和外箱体组成。所述动力控制系统调控所述散热除尘系统的散热风扇以及控制上料系统的运转,动力控制系统同时调控堆压旋切搅拌系统开机运行,临时储料仓开始储料后,动力控制系统开始控制出料系统和辊压造粒系统的运行。所述上料系统为卷斗车,所述堆压旋切搅拌系统为TMR饲料搅拌机,所述出料系统为涡旋强力风机,所述临时储料仓为圆形筒仓,所述送料系统为螺杆输送机,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为PLC防爆控制柜、所述称量系统选用电子感应称量器。所述卷斗车包括相互配合的输送轨、输送电机和输送车,所述TMR饲料搅拌机包括相互配合的搅拌轴、切刀、搅拌箱及出料升降门,所述圆形筒仓包括相互配合的仓筒和固定座,所述螺杆输送机包括相互配合的接料斗、螺杆套、出料口及动力系统。所述堆压旋切搅拌系统确保秸秆废弃物搅碎的同时与少量配料搅拌均匀,通过出料系统的涡旋强力风机将流动性较差的物料排料至临时储料仓,通过送料系统的螺杆输送机能够将物料较为均匀的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造粒。所述上料系统、堆压旋切搅拌系统、出料系统、送料系统、辊压造粒系统的驱动力为电机或柴油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避免了巨量秸秆等废弃物的长距离搬运耗工耗时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农作物循环生产和改良土壤。本技术搅碎秸秆等废弃物同时,拌匀少量复配物料,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本技术生产的秸混颗粒肥不但可以满足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要求,而且改良了土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卷斗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TMR饲料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圆形筒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杆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辊压造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PLC防爆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系统;11、输送轨;12、输送电机;13、输送车;2、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1、搅拌箱;22、出料升降门;3、出料系统;4、临时储料仓;41、仓筒;42、固定座;5、送料系统;51、接料斗;52、螺杆套;53、出料口;54、动力系统;6、辊压造粒系统;7、动力控制系统;8、散热除尘系统;81、散热风扇;82、集成器;83、外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如图1-8所示,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料系统1、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出料系统3、临时储料仓4、送料系统5、辊压造粒系统6、动力控制系统7、称量系统和散热除尘系统8,上料系统1与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的入口配合连接,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内进行后续旋切搅拌,所述出料系统3设置在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的出料口位置,用于将旋切搅拌后的物料风送至临时储料仓4,临时储料仓4的下部开口处对准送料系统5入口,临时储料仓4内的物料依次经过送料系统5的入口、出口后被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6,所述送料系统5的出口与辊压造粒系统6入口配合,所述秸秆物料由上料系统1送入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旋切搅拌均匀后经出料系统3风送至临时储料仓4,再经送料系统5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6进行造粒、出品,即为秸混颗粒肥,所述散热除尘系统8设置4个,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料系统(1)、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出料系统(3)、临时储料仓(4)、送料系统(5)、辊压造粒系统(6)、动力控制系统(7)、称量系统和散热除尘系统(8),上料系统(1)与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的入口配合连接,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内进行后续旋切搅拌,所述出料系统(3)设置在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的出料口位置,用于将旋切搅拌后的物料风送至临时储料仓(4),临时储料仓(4)的下部开口处对准送料系统(5)入口,临时储料仓(4)内的物料依次经过送料系统(5)的入口、出口后被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6),所述送料系统(5)的出口与辊压造粒系统(6)入口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料系统(1)、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出料系统(3)、临时储料仓(4)、送料系统(5)、辊压造粒系统(6)、动力控制系统(7)、称量系统和散热除尘系统(8),上料系统(1)与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的入口配合连接,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内进行后续旋切搅拌,所述出料系统(3)设置在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的出料口位置,用于将旋切搅拌后的物料风送至临时储料仓(4),临时储料仓(4)的下部开口处对准送料系统(5)入口,临时储料仓(4)内的物料依次经过送料系统(5)的入口、出口后被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6),所述送料系统(5)的出口与辊压造粒系统(6)入口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1)将秸秆物料送入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旋切搅拌均匀后经出料系统(3)风送至临时储料仓(4),再经送料系统(5)输送至辊压造粒系统(6)进行造粒、出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除尘系统(8)设置4个,分别设置在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的四周,用于确保物料运转过程中维持整个系统内的清洁和保持较低温度,所述散热除尘系统(8)由散热风扇(81)、集成器(82)和外箱体(83)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秸混肥颗粒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系统(1)为卷斗车,所述堆压旋切搅拌系统(2)为TMR饲料搅拌机,所述出料系统(3)为涡旋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由男王艳丽沈阿林苏瑶秦叶波叶淑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