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载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0247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载翻转机构,包括工作台架,所述工作台架的顶部设有移载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移载线性导轨和动力座,所述动力座设有动力轮圈,两个所述动力座的动力轮圈之间配置有线性时规皮带,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上设有移载座,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线性导轨、升降伺服马达以及夹爪机构,所述升降线性导轨上配置有升降座,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导轨和夹钩;所述工作台架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翻转滑轨,两个翻转滑轨之间配置有翻转架杆,所述翻转架杆上均匀设有两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背撑支板和背撑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产品进行移载升降,能辅助翻转产品。

A transfer and turnover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载翻转机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移载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因产品尺寸越来越大,人员对大尺寸产品进行翻板作业时吃力,一个人很难完成,需要两个人或者增加时间来完成作业;因产品重量较大,对产品的移载要求更高,现有的一些移载机构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移载翻转机构,能够对产品进行移载升降,能辅助翻转产品。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移载翻转机构,包括工作台架,所述工作台架的顶部设有移载机构和与所述移载机构交叉并垂直的升降机构,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移载线性导轨和设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两端的动力座,所述动力座设有动力轮圈,两个所述动力座的动力轮圈之间配置有线性时规皮带,所述线性时规皮带设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上方,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上设有移载座,所述移载座与所述线性时规皮带匹配连接,所述移载座上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线性导轨、升降伺服马达以及夹爪机构,所述升降线性导轨与所述移载座连接,所述升降伺服马达设于所述升降线性导轨顶部,所述升降线性导轨上配置有升降座,所述夹爪机构设于所述升降座底部,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导轨和设于所述夹爪导轨底部两端的夹钩;所述工作台架的平行的两个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平行的翻转滑轨,两个所述翻转滑轨之间配置有与所述夹爪导轨平行的翻转架杆,所述翻转架杆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翻转滑轨匹配的电动滑块,所述翻转架杆上均匀设有两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背撑支板和背撑气缸,所述背撑气缸的底部和所述背撑支板的底部均与所述翻转架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背撑支板本体中部设有折弯,所述背撑气缸的顶端与所述背撑支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架的内部的中部依次设有若干工位,若干所述工位之间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方向一致,所述工位设于所述翻转架杆下方。优选的,所述背撑支板、所述背撑气缸以及所述翻转架杆之间呈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夹钩的截面为L形。优选的,所述动力轮圈连接有移载伺服马达。优选的,所述夹爪导轨与所述升降线性导轨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升降机构的夹爪机构用于夹取产品,升降座、升降伺服马达以及升降线性导轨的配合来将夹取到产品的夹爪机构升至空中,再通过移载机构的横向移载,使得产品能够被带着运动到合适位置;翻转架杆在电动滑块的带动下,能够带着翻转机构运动到需要辅助翻转产品的位置,翻转机构中,背撑气缸和背撑支板的配合,能够方便稳固的撑起产品,方便工作人员翻转产品。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翻转机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翻转机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翻转机构侧视图;图中标记为:1、工作台架;2、动力座;21、线性时规皮带;22、移载座;3、升降线性导轨;31、升降伺服马达;32、夹爪机构;321、夹钩;4、背撑支板;41、翻转架杆;42、背撑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工作台架1,工作台架1的顶部设有移载机构和与移载机构交叉并垂直的升降机构,移载机构包括移载线性导轨和设于移载线性导轨两端的动力座2,动力座2设有动力轮圈,两个动力座2的动力轮圈之间配置有线性时规皮带21,线性时规皮带21设于移载线性导轨上方,移载线性导轨上设有移载座22,移载座22与线性时规皮带21匹配连接,移载座22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线性导轨3、升降伺服马达31以及夹爪机构32,升降线性导轨3与移载座22连接,升降伺服马达31设于升降线性导轨3顶部,升降线性导轨3上配置有升降座,夹爪机构32设于升降座底部,夹爪机构32包括夹爪导轨和设于夹爪导轨底部两端的夹钩321;工作台架1的平行的两个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与移载线性导轨平行的翻转滑轨,两个翻转滑轨之间配置有与夹爪导轨平行的翻转架杆41,翻转架杆41的两端设有与翻转滑轨匹配的电动滑块,翻转架杆41上均匀设有两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背撑支板4和背撑气缸42,背撑气缸42的底部和背撑支板4的底部均与翻转架杆41可转动地连接,背撑支板4本体中部设有折弯,背撑气缸42的顶端与背撑支板4连接。升降机构的夹爪机构32用于夹取产品,升降座、升降伺服马达31以及升降线性导轨3的配合来将夹取到产品的夹爪机构32升至空中,再通过移载机构的横向移载,使得产品能够被带着运动到合适位置;翻转架杆41在电动滑块的带动下,能够带着翻转机构运动到需要辅助翻转产品的位置,翻转机构中,背撑气缸42和背撑支板4的配合,能够方便稳固的撑起产品,方便工作人员翻转产品。具体的,工作台架1的内部的中部依次设有若干工位,工位之间的排列方向与移载线性导轨方向一致,移载线性导轨的位置设置便是根据工位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设置的,工位设于翻转架杆41下方,背撑支板4、背撑气缸42以及翻转架杆41之间呈三角形,夹钩321的截面为L形,方便夹取产品,动力轮圈连接有移载伺服马达,夹爪导轨与升降线性导轨3垂直。本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为:根据要移载的产品的位置,移载机构和升降机构配合运动工作,移载伺服马达工作,动力轮圈转动,线性时规皮带21运动,从而使得移载座22在移载线性导轨上移动,将移载座22移动到产品上方,也就是将升降机构移动到产品上方,升降机构的升降伺服马达31运动,带动升降座运动,从而使得夹爪夹钩321升降,夹爪机构32到达合适高度时,两个夹钩321相互运动,将产品夹住;之后升降座再移动使得产品离开工位,移载座22运动,将产品移动到需要加工的位置,升降座下降,两个夹钩321远离产品,即放下产品,完成移载;若要完成产品的翻转,则在产品被放下之前,电动滑块运动,带动翻转架杆41运动到产品位置,再放下产品,将产品放置于翻转机构上,根据需求,背撑气缸42工作,撑起背撑支板4,从而撑起产品,方便工作人员对其翻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架,所述工作台架的顶部设有移载机构和与所述移载机构交叉并垂直的升降机构,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移载线性导轨和设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两端的动力座,所述动力座设有动力轮圈,两个所述动力座的动力轮圈之间配置有线性时规皮带,所述线性时规皮带设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上方,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上设有移载座,所述移载座与所述线性时规皮带匹配连接,所述移载座上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线性导轨、升降伺服马达以及夹爪机构,所述升降线性导轨与所述移载座连接,所述升降伺服马达设于所述升降线性导轨顶部,所述升降线性导轨上配置有升降座,所述夹爪机构设于所述升降座底部,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导轨和设于所述夹爪导轨底部两端的夹钩;所述工作台架的平行的两个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平行的翻转滑轨,两个所述翻转滑轨之间配置有与所述夹爪导轨平行的翻转架杆,所述翻转架杆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翻转滑轨匹配的电动滑块,所述翻转架杆上均匀设有两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背撑支板和背撑气缸,所述背撑气缸的底部和所述背撑支板的底部均与所述翻转架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背撑支板本体中部设有折弯,所述背撑气缸的顶端与所述背撑支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载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架,所述工作台架的顶部设有移载机构和与所述移载机构交叉并垂直的升降机构,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移载线性导轨和设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两端的动力座,所述动力座设有动力轮圈,两个所述动力座的动力轮圈之间配置有线性时规皮带,所述线性时规皮带设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上方,所述移载线性导轨上设有移载座,所述移载座与所述线性时规皮带匹配连接,所述移载座上设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线性导轨、升降伺服马达以及夹爪机构,所述升降线性导轨与所述移载座连接,所述升降伺服马达设于所述升降线性导轨顶部,所述升降线性导轨上配置有升降座,所述夹爪机构设于所述升降座底部,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导轨和设于所述夹爪导轨底部两端的夹钩;所述工作台架的平行的两个侧面的中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移载线性导轨平行的翻转滑轨,两个所述翻转滑轨之间配置有与所述夹爪导轨平行的翻转架杆,所述翻转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智孙松平卞文睿
申请(专利权)人:广运机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