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92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装置(10),其受压部件(58)由与铝或铝合金所构成的夹具体(14)的构成材料相比强度更高的材料构成,以与插入部件(206a、206b)接触的方式设置于夹具体(14),插入部件(206a、206b)在工件(W)的夹紧时作用基于夹紧力的载荷。在工件(W)的夹紧时,从插入部件(206a、206b)对受压部件(58)的第一受压面(S1)作用载荷并且从受压部件(58)对夹具体(14)的第二受压面(S2)作用载荷,第二受压面(S2)的面积大于第一受压面(S1)的面积。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转动的夹紧臂来夹紧工件的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夹紧装置具备设置有驱动夹紧臂的驱动部的夹具体(壳体)。夹具体有时以轻量化为目的而以铝构成(例如,参照美国专利第5845897号说明书)。然而,夹紧装置例如通过在形成于夹具体的支承孔中插通固定部件而相对于固定部件固定。在该情况下,在通过夹紧臂将工件夹紧时,从固定部件对夹具体(形成支承孔的壁面)作用载荷。当如上述以往技术那样以铝构成夹具体时,能够实现轻量化,但另一方面,材料强度变得较低。因此,有可能由于承受从固定部件对夹具体作用的载荷的面积而导致产生于夹具体的应力大于允许应力而使夹具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考虑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抑制夹具体的变形的夹紧装置。本技术的一个方式是通过转动的夹紧臂来夹紧工件的夹紧装置,具备:夹具体,该夹具体由铝或铝合金构成;驱动部,该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夹具体,用于使所述夹紧臂转动;以及受压部件,该受压部件由比所述夹具体的构成材料强度更高的材料构成,以与插入部件接触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夹具体,该插入部件在所述工件的夹紧时作用基于夹紧力的载荷,在所述工件的夹紧时,从所述插入部件对所述受压部件的第一受压面作用载荷,并且从所述受压部件对所述夹具体的第二受压面作用载荷,所述第二受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受压面的面积。根据本技术,以铝或铝合金构成夹具体,因此能够实现夹紧装置的轻量化。另外,能够以夹具体的第二受压面承受在工件的夹紧时从插入部件作用到受压部件的第一受压面的载荷。由此,能够使夹具体的受压面积比较大而降低产生应力,因此能够抑制夹具体变形。附图说明根据协同附图对下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例进行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变得更加明确。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紧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夹紧装置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1的夹具体(罩部件)的纵剖视图。图4A是沿着图3的IVA-IVA线的横剖视图,图4B是图3的受压部件的立体图。图5是夹具体向固定部件安装的安装说明图。图6是在工件的夹紧时产生于图3的受压部件的载荷的说明图。图7是设置有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受压部件的夹具体(罩部件)的纵剖视图。图8A是沿着图7的VIIIA-VIIIA线的横剖视图,图8B是图7的受压部件的立体图。图9是在工件的夹紧时产生于图7的受压部件的载荷的说明图。图10是设置有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受压部件的夹具体(罩部件)的纵剖视图。图11A是沿着图10的XIA-XIA线的横剖视图,图11B是图10的受压部件的立体图。图12是在工件的夹紧时产生于图10的受压部件的载荷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列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涉及的夹紧装置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紧装置10例如是在汽车等的自动组装线中用于在将模压成型的多个钢板等板材(工件W)相互焊接时进行夹紧的夹紧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夹紧装置10具备用于使夹紧工件W(参照图6)的夹紧臂200转动的驱动部12和设置于驱动部12的夹具体14。在图2中,驱动部12具有驱动部主体16、接头18、连杆机构20、支承杆22及转动轴24。驱动部主体16构成为流体压力缸。但是,驱动部主体16也可以构成为电动致动器。驱动部主体16包含缸筒26、端块28、杆盖30、活塞32及活塞杆34。缸筒26形成为扁平筒状。在缸筒26形成有第一端口36及第二端口38,该第一端口36及第二端口38用于进行用来使活塞32往复运动的压缩流体的供给及排出。端块28将缸筒26的一端侧(箭头A1方向上)的开口封闭。杆盖30将缸筒26的另一端侧(箭头A2方向上)的开口封闭。活塞32在缸筒26内配设为可沿其轴线方向位移。活塞杆34的一端部与活塞32连结。活塞杆34经由杆盖30的杆孔40而向与端块28相反的一侧延伸出去。在活塞杆34的另一端部连结有接头18。连杆机构20将活塞32的往复运动变换为转动轴24的转动动作(旋转运动)。连杆机构20包含呈圆弧状延伸的链板42。链板42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在接头18设置的支承轴44。链板42的另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在支承杆22设置的支承轴46。转动轴24与支承杆22连结。在转动轴24安装有夹紧臂200。夹具体14收容活塞杆34的一部分、接头18、连杆机构20、支承杆22及转动轴24的一部分,并且与缸筒26的箭头A2方向上的端部连结。如图1所示,夹具体14呈左右对开构造,具有第一罩部件48a和第二罩部件48b。第一罩部件48a和第二罩部件48b左右对称地构成,通过多个螺纹部件50而相互连结。以下,在不特别区分第一罩部件48a和第二罩部件48b的情况下,简单地称为“罩部件48”。罩部件48是作为较轻量的材料的铝或铝合金的铸造件(模铸件)。罩部件48沿着活塞32的轴线方向延伸(参照图2)。如图1及图3所示,在罩部件48形成有供转动轴24配置的贯通孔52。形成贯通孔52的壁面对转动轴24进行支承。在罩部件48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安装孔54a、第二安装孔54b、第一支承孔56a及第二支承孔56b。在图3中,第一安装孔54a是与第一紧固部件204a(安装用螺栓)螺合的有底的螺纹孔,该第一紧固部件204a用于将罩部件48固定到固定部件202(参照图5)。第一安装孔54a位于罩部件48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箭头A1方向)。换言之,第一安装孔54a位于夹紧装置10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第一安装孔54a位于贯通孔52的箭头A1方向上。即,第一安装孔54a位于比罩部件48的宽度方向中央靠一方侧(箭头B1方向)的位置。第二安装孔54b是与第二紧固部件204b(安装用螺栓)螺合的有底的螺纹孔,该第二紧固部件204b用于将罩部件48固定到固定部件202(参照图5)。第二安装孔54b位于比第一安装孔54a靠箭头B2方向的位置。第二安装孔54b位于比罩部件48的宽度方向中央靠另一方侧(箭头B2方向)的位置。第一支承孔56a是供第一插入部件206a(平行销)插入的有底的销孔(凹部),第一插入部件206a在工件W的夹紧时作用基于夹紧力的载荷(参照图4A及图5)。第一支承孔56a位于第一安装孔54a与贯通孔52之间。第一支承孔56a位于第二安装孔54b的箭头B1方向上。即,第一支承孔56a位于比罩部件48的宽度方向中央靠一方侧的位置。第二支承孔56b是供第二插入部件206b(平行销)插入的有底的销孔(凹部),第二插入部件206b在工件W的夹紧时作用基于夹紧力的载荷。第二支承孔56b位于第一安装孔54a的箭头B2方向上。即,第二支承孔56b位于比罩部件48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且罩部件48的宽度方向中央靠另一方侧的位置。即,第一支承孔56a位于比第二支承孔56b靠贯通孔52侧的位置。换言之,第一支承孔56a与第二支承孔56b相比位于接近接触部200a的一侧,该接触部200a是在通过夹紧臂200将工件W夹紧的夹紧状态下夹紧臂200中的与工件W接触的部分(参照图6)。如图3及图4A所示,在罩部件48中,以与用于支承夹具体14的第一插入部件206a及第二插入部件206b接触的方式设置有受压部件58。受压部件58包含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紧装置,通过转动的夹紧臂来夹紧工件,其特征在于,该夹紧装置具备:夹具体,该夹具体由铝或铝合金构成;驱动部,该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夹具体,用于使所述夹紧臂转动;以及受压部件,该受压部件由比所述夹具体的构成材料强度更高的材料构成,以与插入部件接触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夹具体,该插入部件在所述工件的夹紧时作用基于夹紧力的载荷,在所述工件的夹紧时,从所述插入部件对所述受压部件的第一受压面作用载荷,并且从所述受压部件对所述夹具体的第二受压面作用载荷,所述第二受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受压面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紧装置,通过转动的夹紧臂来夹紧工件,其特征在于,该夹紧装置具备:夹具体,该夹具体由铝或铝合金构成;驱动部,该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夹具体,用于使所述夹紧臂转动;以及受压部件,该受压部件由比所述夹具体的构成材料强度更高的材料构成,以与插入部件接触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夹具体,该插入部件在所述工件的夹紧时作用基于夹紧力的载荷,在所述工件的夹紧时,从所述插入部件对所述受压部件的第一受压面作用载荷,并且从所述受压部件对所述夹具体的第二受压面作用载荷,所述第二受压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受压面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部件通过嵌件成型而配置于所述夹具体的壁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受压部件形成有供所述插入部件插通的插通孔,在所述夹具体形成有与所述插通孔连通并在所述夹具体的外表面开口的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亮介高桥一义佐佐木秀树玉井淳
申请(专利权)人:SMC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