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轮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91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属于修复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轮修复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和移动机构,壳体具有容置孔位,修复石容置于容置孔位并从容置孔位的开口伸出,移动机构设于壳体的外壁并和位于容置孔位内的修复石连接;在移动机构移动时,移动机构带动修复石,以使修复石从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开口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轮修复装置通过将修复石置于壳体内,防止了修复石修复研磨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断片或者碎片溅伤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磨轮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修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研磨轮用于对采用金属、木材、石材、玻璃等材料制作而成的产品的表面进行粗抛、修磨、除锈和磨削,以此来改善产品表面上的光洁度。由于研磨轮是由许多研磨颗粒组成,且颗粒彼此之间是用黏接材料黏牢的,从而,在多次使用之后,研磨轮表面的颗粒不断的脱落,使得研磨轮不能很好的改善产品表面上的光洁度。通常情况下,采用修复石来修复研磨轮表面,以使研磨轮能够更好的改善产品表面上的光洁度。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持修复石修复研磨轮,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操作时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该研磨轮修复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和移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容置孔位,修复石容置于所述容置孔位并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开口伸出,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并和位于所述容置孔位内的所述修复石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修复石,以使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容置孔位内,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壳体上开设的条形孔位连接;其中,所述修复石和所述第二滑块的所述开口侧的表面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条形孔位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推动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或者,所述移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容置孔位内,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磁吸连接;其中,所述修复石和所述第二滑块的所述开口侧的表面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推动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可以包括:助力件,所述助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并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推动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助力件施加给所述第二滑块背离所述开口的表面一个自所述第二滑块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的外力。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助力件为弹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具有凹槽,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凹槽上,以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形成具有所述开口的所述容置孔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可以包括:喇叭状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开口的边缘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该研磨轮修复装置可以包括:壳体和移动机构,壳体具有容置孔位,修复石容置于容置孔位并从容置孔位的开口伸出,移动机构设于壳体的外壁并和位于容置孔位内的修复石连接;在移动机构移动时,移动机构带动修复石,以使修复石从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开口的方向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一,通过将修复石置于壳体内,防止了修复石修复研磨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断片或者碎片溅伤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其二,通过移动机构对修复石进行移动,防止了使用后的修复石的高温烫伤操作人员,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轮修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的移动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轮修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的移动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轮修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研磨轮修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底板;12-盖板;20-移动机构;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连接杆;24-转动齿轮;25-助力件;30-修复石;4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玻璃基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基板进行裁切或者掰断,然而,经裁切或者掰断后的玻璃基板边缘或多或少的会存在微小的裂纹或者不平滑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会使用研磨轮对所存在的微小的裂纹或者不平滑的部分进行研磨,而研磨轮在多次使用后,研磨轮表面的颗粒不断的脱落,使得研磨轮的研磨效果不是很好,为了使得研磨轮能够更好的改善所存在的微小裂纹或者不平滑的情况,一般使用修复石对研磨轮进行修复,但是,目前在使用修复石对研磨轮进行修复时是通过操作人员手持修复石对转动中的研磨轮进行修复,导致修复石在修复研磨轮时断裂产生的断片或者磨损产生的碎片易溅伤操作人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参考图1所示,该研磨轮修复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0和移动机构20,壳体10具有容置孔位,修复石30容置于容置孔位并从容置孔位的开口伸出,移动机构20设于壳体10的外壁并和位于容置孔位内的修复石30连接,在移动机构20移动时,移动机构20带动修复石30,以使修复石30从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开口的方向移动。具体地,上述中的壳体10具有容置修复石30的孔位,在修复石30容置于该容置孔位后,修复石30的一部分从该容置孔位的开口伸出,而伸出于容置孔位的修复石30用来作用于研磨轮,以对研磨轮进行修复,可见,壳体10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圆柱体,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中的修复石30的截面尺寸小于壳体10上容置修复石30的容置孔位的截面尺寸,以使得修复石30能够容置在壳体10的容置孔位内并可在容置孔位内移动,示例性地,修复石30的形状为圆柱形,其截面为圆形,且圆形的直径为2厘米,则容置孔位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其截面为圆形,且圆形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2厘米;上述中的移动机构20用于移动容置于容置孔位内的修复石30,使得修复石30从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开口的方向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0为长方体,修复石30容置于壳体10的容置孔位中,且修复石30的一部分从容置孔位的开口处伸出;使用时,伸出于容置孔位的修复石30作用于转动中的研磨轮表面,以实现对研磨轮的修复,在修复石30修复研磨轮表面后,修复石30会出现磨损,使得伸出容置孔位的修复石30的长度不够以至于无法接触研磨轮,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移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容置孔位,修复石容置于所述容置孔位并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开口伸出,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并和位于所述容置孔位内的所述修复石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修复石,以使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轮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移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容置孔位,修复石容置于所述容置孔位并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开口伸出,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并和位于所述容置孔位内的所述修复石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时,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修复石,以使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轮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容置孔位内,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壳体上开设的条形孔位连接;其中,所述修复石和所述第二滑块的所述开口侧的表面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沿着所述条形孔位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推动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置孔位的当前位置向所述开口的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轮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容置孔位内,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磁吸连接;其中,所述修复石和所述第二滑块的所述开口侧的表面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时,所述第二滑块推动所述修复石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栋王羽段家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营口光电显示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