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及训练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959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肌肉电刺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及训练服系统,人体工学训练服包括:使用弹力面料的训练服本体,所述训练服本体为训练上衣和训练裤的一体式结构,且在所述训练服本体上设置有10个电极片作用区、包括10个以上接头的中控区域;每一电极片作用区内设置有电极片,且每一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形状与该作用区对应的人体肌肉结构匹配;每个电极片通过各自的弹力导线与该电极片所属的接头接通。本实施例中每一个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在使用中不影响使用者运动自由度,也不容易引起穿者不适。

An ergonomic training suit and training suit system based on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及训练服系统
本技术属于训练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及训练服系统。
技术介绍
肌肉电刺激技术,即ElectricalMuscleStimulation(简称EMS)。传统的体育训练方式中,肌肉的收缩和动作,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生物电信号传递指令来控制肌肉完成的,当大脑产生的电刺激通过脊髓达到肌肉之后,就能通过电流刺激肌肉产生运动。EMS要做的就是代替大脑信号,通过外部电流直接刺激运动神经,让肌肉引发收缩运动,即使身体没有运动,所刺激肌肉也同样能够处于运动的状态。当前,将EMS用于人体瘦身减脂技术中,例如EMS技术减脂服越来越多。现有的EMS技术减脂服装主要分为减脂马甲及减脂紧身服两种。减脂马甲是一种带有电极片的马甲,使用者可通过马甲外部的控制系统调剂运行模式、强度(从0至99)等参数。减脂紧身服重量较低,按键集中,便于使用者操作及穿着,并扩大了使用者的活动范围。然而,减脂马甲及减脂紧身服存在的缺陷如下:第一、电极片形状单一,面积较大,影响使用者运动的自由度;第二、电极片覆盖面积过大,产生的电流会刺激作用肌肉以外的部位,引起穿着者的不适。例:胸部电极片面积大刺激锁骨引起刺痛、腹部面积大刺激胃部引起恶心等。为此,提供一种不影响使用者运动自由度,且穿着舒服的人体工学训练服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片过大,影响使用者运动自由度,且容易引起穿者不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包括:使用弹力面料的训练服本体,所述训练服本体为训练上衣和训练裤的一体式结构,且在所述训练服本体上设置有N个电极片作用区、包括M个接头的中控区域;每一电极片作用区内设置有电极片,且每一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形状与该作用区对应的人体肌肉结构匹配;每个电极片通过各自的弹力导线与该电极片所属的接头连通即导通;N、M为大于等于6的自然数。可选地,电极片作用区包括:胸部作用区、腹部作用区、肩胛部作用区、背阔肌作用区、腰横带部作用区、臀部作用区、大腿前侧作用区、大腿后侧作用区、大臂前侧作用区和/或大臂后侧作用区。可选地,在所述人体工学训练服为男款训练服时,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胸大肌中部,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与胸大肌轮廓匹配;在所述人体工学训练服为女款训练服时,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胸大肌上部;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与胸大肌轮廓匹配。可选地,人体肌肉结构包括:腹肌、腹直肌、斜方肌、背阔肌、胸腰筋膜、臀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肱二头肌和/或肱三头肌;所述腹部作用区的电极片的上部形状与从上到下的第二块腹肌上部轮廓匹配,所述腹部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外侧形状与腹直肌外侧轮廓匹配;和/或,所述肩胛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斜方肌中部接近人体大脊椎,所述肩胛部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形状与斜方肌轮廓一致;和/或,所述背阔肌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背阔肌中部接近人体大脊椎,所述背阔肌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形状与背阔肌轮廓一致;和/或,所述腰横带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胸腰筋膜中接近人体大脊椎,所述腰横带部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形状与胸腰筋膜轮廓一致;和/或,所述臀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臀大肌接近人体大脊椎,所述臀部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形状与臀大肌轮廓一致;和/或,所述大腿前侧作用区的电极片为圆角矩形,覆盖股直肌、部分股外侧肌以及股内侧肌部位;和/或,所述大腿后侧作用区的电极片为圆角矩形,覆盖二头肌中部、半腱肌、半膜肌部位;和/或,所述大臂前侧作用区的电极片为圆角矩形,所述大臂前侧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形状与肱二头肌轮廓一致;所述大臂后侧作用区的电极片为圆角矩形,所述大臂后侧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形状与肱三头肌轮廓一致。可选地,所述中控区域的每一个接头端部设置有凹槽式的暗扣结构。可选地,所述中控区域的接头包括:前胸左接头、前胸右接头、大臂左接头、大臂右接头、后背左接头、后背右接头、中背左接头、中背右接头、腹部左接头、腹部右接头、后腰左接头、后腰右接头、臀部左接头、臀部右接头、腿部左接头和/或腿部右接头。可选地,每一电极片连接的弹力导线的部分弯曲设置。可选地,每一电极作用区的电极片均是通过热压贴合于训练服内的银铜纤维结构的电极片。可选地,所述训练服本体上每一电极片作用区还覆盖有保护所述电极片的拼布;所述拼布结构与所述电极片作用区的结构匹配。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训练服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匹配所述中控区域的每一个接头端部的插头,所述插头和每一个接头端部的暗扣结构卡接时,控制装置与电极片电连接并导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人体工学训练服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了训练服本体的结构,同时使得训练服本体中设置的电极片的形状和大小更符合用户的人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贴合肌肉,使得电极片上经过的微电流可较好的刺激各电极片对应的肌肉,以提高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舒适感,提高了训练服的可穿着性,且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片过大,影响使用者运动自由度,且容易引起穿者不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人体工学训练服的中控区域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男款人体工学训练服的正视图;图2(b)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男款人体工学训练服的后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男款人体工学训练服中电极片形状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女款人体工学训练服的正视图;图4(b)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女款人体工学训练服的后视图;图5(a)和图5(b)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女款人体工学训练服中电极片形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本实施例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分男款人体工学训练服(如图2(a)和图2(b)所示,简称男款训练服)和女款人体工学训练服(如图4(a)和图4(b)所示,简称女款训练服),其中男款和女款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均可包括:使用弹力面料的训练服本体,所述训练服本体为训练上衣和训练裤的一体式结构,且在所述训练服本体上设置有N个电极片作用区、包括M个接头的中控区域;每一电极片作用区内设置有电极片,且每一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形状与该作用区对应的人体肌肉结构匹配;每个电极片通过各自的弹力导线与该电极片所属的接头连通;N、M为大于等于6的自然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中控区域10的接头可包括:前胸左接头A10、前胸右接头A4、大臂左接头A12、大臂右接头A3、后背左接头A11、后背右接头A2、中背左接头A9、中背右接头A1、腹部左接头A8、腹部右接头A6、后腰左接头A7、后腰右接头A5、臀部左接头A13、臀部右接头A14、腿部左接头A15、腿部右接头A16。在图1中每一接头端部设置有凹槽式的暗扣结构(如可为纽扣式的暗扣结构),图中未示出,每一接头的虚线可为连接电极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弹力面料的训练服本体,所述训练服本体为包括训练上衣和训练裤的一体式结构,所述训练服本体上设置有N个电极片作用区、包括M个接头的中控区域;每一电极片作用区内设置有电极片,且每一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形状与该作用区对应的人体肌肉结构匹配;每一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产生的电流作用于所述电极片作用区;每个电极片通过各自的弹力导线与该电极片所属的接头连通,且每一电极片对应的弹力导线的长度大于电极片所属区域内训练服的长度;所述训练服本体上每一电极片作用区还覆盖有保护所述电极片的拼布,所述拼布与所述电极片作用区的结构匹配,保护电极片不与外界接触;N、M为大于等于6的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弹力面料的训练服本体,所述训练服本体为包括训练上衣和训练裤的一体式结构,所述训练服本体上设置有N个电极片作用区、包括M个接头的中控区域;每一电极片作用区内设置有电极片,且每一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形状与该作用区对应的人体肌肉结构匹配;每一电极片作用区的电极片产生的电流作用于所述电极片作用区;每个电极片通过各自的弹力导线与该电极片所属的接头连通,且每一电极片对应的弹力导线的长度大于电极片所属区域内训练服的长度;所述训练服本体上每一电极片作用区还覆盖有保护所述电极片的拼布,所述拼布与所述电极片作用区的结构匹配,保护电极片不与外界接触;N、M为大于等于6的自然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其特征在于,电极片作用区包括:胸部作用区、腹部作用区、肩胛部作用区、背阔肌作用区、腰横带部作用区、臀部作用区、大腿前侧作用区、大腿后侧作用区、大臂前侧作用区和/或大臂后侧作用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体工学训练服为男款训练服时,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胸大肌中部,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与胸大肌轮廓匹配;在所述人体工学训练服为女款训练服时,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胸大肌上部;所述胸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与胸大肌轮廓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肌肉电刺激的人体工学训练服,其特征在于,人体肌肉结构包括:腹肌、腹直肌、斜方肌、背阔肌、胸腰筋膜、臀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肱二头肌和/或肱三头肌;所述腹部作用区的电极片的上部形状与从上到下的第二块腹肌上部轮廓匹配,所述腹部作用区的电极片的外侧形状与腹直肌外侧轮廓匹配;和/或,所述肩胛部作用区的电极片位于斜方肌中部接近人体大脊椎,所述肩胛部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泽乐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