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47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33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弹性套,固定套;气囊分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二气囊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三段分隔式气囊可对用户的头颈部、面部单独支撑,控制三段分隔式气囊内充气体积将用户的头颈部限定在第一、第三气囊之间,避免头颈部脱离功能枕的作用范围;头部重量使第一气室内气体流入第二气室,利用气囊可变形性实现颈椎的全面支撑,改善颈椎部位的受力状态并缓解颈椎疲劳,提升睡眠质量;弹性套材质的选择将气囊的局部变形平缓传递到用户颈部位置并与颈部形状吻合,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满足一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时该功能枕的重量轻、方便收藏,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
本技术涉及改善颈椎病的功能枕
,具体为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班族花费部分时间通过电脑屏幕办公,由于坐姿不正确、长期缺少活动导致颈椎部位出现肌腱僵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逐渐消失等情况,颈椎病人经常会感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头晕、恶心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质量。除正常服用治疗颈椎症状的药物外,人类每天活动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普通的睡眠枕头无法对人体颈椎实现大面积有效支撑,导致颈椎得不到有效放松、长时间保持受力状态,进一步恶化颈椎病症状。为了改善睡眠时的颈椎受力情况,相关技术人员致力于颈椎功能枕的研发,药枕、震动按摩枕、充气枕相继问世,花样繁多。药枕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例如:药枕中的药品不易更换,部分用户仅希望颈椎功能枕缓解颈部受力、优化睡眠质量,所以药枕中的药物并不被需要。按摩枕虽然可以起到按摩穴位、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但是对于睡眠较浅的人来说按摩枕的动作会降低用户的睡眠质量,所以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充气枕通常是利用气体的流动性和气压的支撑力对颈部悬空位置进行有效支撑且会根据气体的流动灵活改变支撑部位,不仅适用于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受力情况,同样也可通过减轻颈部受力改善普通用户的睡眠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气枕大都采用整体式气囊,用户头部移动过程中整体气囊式充气枕的气流浮动较大,用户的头部容易从充气枕上掉下来且舒适度较差;部分充气枕中设置了多个气囊,但是由于气囊位置设置不符合人体功能学要求且未充分考虑到人体睡眠过程中除颈椎外部位(如面部)的支撑作用更有效发挥充气枕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充气枕的功能性作用,技术人员在充气枕上设置了多个功能结构,使充气枕的加工工艺复杂化同时导致充气枕的成本提高,售价无法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无法完成充气枕的普及,且复杂化结构的充气枕重量较大、不方便外出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的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解决了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提高颈椎病人睡眠时的颈椎全面支撑能力,改善颈椎部位受力症状,同时也适用于普通用户的使用,改善睡眠质量。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1,弹性套2,固定套3,弹性套2套接包裹在气囊1的外侧,固定套3套接包裹在弹性套2的外侧;气囊1分为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且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上均安装有内含反向阻流阀的充气孔6,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形状尺寸相同且在第二气囊12的长度两侧对称分布,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三者之间交界处设置有第一隔离条41,第一隔离条41将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气体分隔开避免三个气囊中的气体互相流通;气囊1整体的形状近似矩形,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所充气体均处于未完全充满状态。上述气囊1通过三段分隔式气囊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整体式气囊,同时区别于传统技术中复杂结构的充气枕结构,用户的头部置于第二气囊12上,当用户在睡眠过程中左右翻转时,位于第二气囊12两侧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中的气体会代替颈部支撑面部、头部重量,降低睡眠过程中颈部的受力程度,使颈部得到充分的休息。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孔的圆心位于同一侧且圆心连接线平行于气囊1的宽度中心线。充气孔位于同一侧可方便充气枕的充放气,不必调转充气枕的方向即可完成气体的充放,同时可将安装有充气孔的一侧放置于远离用户的颈部一侧,避免充气孔的高低起伏影响用户享受颈椎功能枕。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二气囊12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即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将第二气囊12设计为气流相通的前后两个气室,用户的头部置于后方的第一气室121、颈部置于前方的第二气室122,头部重量较大且会下压第一气室121,第一气室121中的气体会流入第二气室122,第二气室122中的气体总体积增加进而会向上凸起,气囊按颈部形状变形充分支撑颈部,颈部受到第二气室122更充分的支承,改变了颈椎部位的受力状态,同时提高用户睡眠的放松度、舒适度。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交界处设置有长度小于气室长度的第二隔离条42,第二隔离条42平行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的长度中间位置,第二隔离条42左右两端的气室通道5对称分布在第二隔离条42的长度两端。第一气室121、第二气室122之间的第二隔离条42、气室通道5的位置设置可保证第一气室121受到头部的挤压力时,气体可快速且均匀的从两侧气室通道5流入第二气室122,使颈部迅速得到支撑的同时不会使第二气囊12发生剧烈的高低起伏,避免吵醒用户。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11两侧边在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一端位置均设有朝向宽度中心位置倾斜的倾斜边111,且倾斜边111与水平线所呈的夹角为α,第一隔离条41为折弯线状结构,且折弯线状的第一隔离条的顶角为β,顶角β两侧的边线对称分布在气囊1宽度中心线的两侧且顶角指向第二气囊12。气囊1的第一气囊11、第二气囊12、第三气囊13分别充入气体后,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两侧边会沿两侧的倾斜边111向内倾斜,加之折弯线状的第一隔离条41的折弯作用,当用户在睡眠翻身过程中两侧的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会灵活的向上倾斜翘起以便代替颈椎对用户的面部施加支撑力,提高用户的睡眠舒适度;其次,可将用户的头部限定在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之间的位置,避免用户夜里翻身过程中头部脱离功能枕。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α=22°~35°,β=120°~130°。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气囊1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的宽度等于第二气囊12的宽度,第二气囊12两侧边中靠近第一隔离条41两端分别设有朝向气囊1宽度中心方向的倾斜边123,且倾斜边1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等于α,其中α=22°~35°。气囊1中三个分气囊的宽度相同,可维持颈椎功能枕的美观性,另一方面便于后期弹性套2、固定套3形状的裁剪及后期的套接操作。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中的充气量相同且占第一气囊11可充气体积的70%~80%,第二气囊12中的充气量占第二气囊12可充气体积的58%~68%。中部第二气囊12的充气量要低于两侧第一气囊11、第三气囊13使功能枕的两侧高度略高于中部高度,起到固定用户头部的作用,充气量不易过多或过少,过多的充气量会导致功能枕的硬度较大,气体流动量减少,气囊可变形量减少,有效支撑面减少,颈椎部位受力不匀,无法对颈部、面部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舒适度降低;充气过少会导致可流动的气体总量减少,局部变形量大大减小,无法实现对颈椎部位的有效支撑。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一隔离条41、第二隔离条42均通过高频激光焊接机焊接而成。优选的,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第二气囊12中的第一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弹性套,固定套,弹性套套接包裹在气囊的外侧,固定套套接包裹在弹性套的外侧;气囊分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且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上均安装有内含反向阻流阀的充气孔,第一气囊、第三气囊形状尺寸相同且在第二气囊的长度两侧对称分布,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三者之间交界处设置有第一隔离条,第一隔离条将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中的气体分隔开避免三个气囊中的气体互相流通;气囊整体的形状近似矩形,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中所充气体均处于未完全充满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包括:气囊,弹性套,固定套,弹性套套接包裹在气囊的外侧,固定套套接包裹在弹性套的外侧;气囊分为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且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上均安装有内含反向阻流阀的充气孔,第一气囊、第三气囊形状尺寸相同且在第二气囊的长度两侧对称分布,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三者之间交界处设置有第一隔离条,第一隔离条将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中的气体分隔开避免三个气囊中的气体互相流通;气囊整体的形状近似矩形,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中所充气体均处于未完全充满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其特征如下: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中的充气孔的圆心位于同一侧且圆心连接线平行于气囊的宽度中心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其特征如下:第二气囊由两个气流连通的气室组成即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前后方向并排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其特征如下: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的交界处设置有长度小于气室长度的第二隔离条,第二隔离条平行于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的长度方向且位于第一气室、第二气室的长度中间位置,第二隔离条左右两端的气室通道对称分布在第二隔离条的长度两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颈椎受力状态的功能枕,其特征如下:气囊未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囊两侧边在靠近第一隔离条一端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锦华陶圆道白姣姣杨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惠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