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及含其的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947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及含其的被子,其中被套包括由表层和里层相连后所构成的被套本体,还包括配重件,被套本体的各角落处均设有配重件;表层的中部在预设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开口线,里层的中部在正对各第一开口线处均设有第二开口线。一种被子,包括被套以及填充在被套内的被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颈部开口的设计,方便将被套本体在患者的颈部;表层采用防辐射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辐射;里层采用防水材料制成,这样可以避免手术过程中的血液浸染里层,方便后期清理。

A quilt cover for inter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and the quilt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及含其的被子
本技术涉及医用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及含其的被子。
技术介绍
介入手术室内的病床、仪器、手术用具等多为成套进口设备,为了保证设备的寿命及手术的正常进行,介入手术室需要保持24小时恒温,温度水平在人几乎处于落体状态下手术时会感到非常寒冷,为了给患者进行保暖,目前大多用被单、空调被等对患者进行遮盖,但上述办法既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很多时候还会因为血污等问题进一步增大护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及含其的被子,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包括由表层和里层相连后所构成的被套本体,还包括配重件,被套本体的各角落处均设有配重件;表层的中部在预设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开口线,里层的中部在正对各第一开口线处均设有第二开口线。在上述方案中,表层下部角落的部分区域与里层下部角落的部分区域相连后形成第一容纳腔,表层上部角落的部分区域与里层上部角落的部分区域相连后形成第二容纳腔,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配重件。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开口线的数量和第二开口线的数量均为2、4、6或8个。在上述方案中,所设的各第一开口线使得表层上形成一个第一盖片,当第一盖片掀起时,以使表层上形成一个第一窗口;所设的各第二开口线使得里层上形成一个第二盖片,当第二盖片掀起时,以使里层上形成一个第二窗口。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窗口除连接第一盖片之外的各边与第二窗口除连接第二盖片之外的各边相连接,第一盖片的各边与第二盖片的各边相连接。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盖片除连接表层之外的各边通过第一拉锁与表层相连接。在上述方案中,表层和里层相连后在上部边缘设有弧形的颈部开口。在上述方案中,里层在远离表层的一侧的下部设有脚兜,脚兜的开口朝向颈部开口。在上述方案中,表层采用防辐射材料制成,里层采用防水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被套本体整体盖在患者身上,里层与患者身体相接触,患者的脚部放入脚兜中,避免患者脚部露出,四个边角的配重件可以保证患者盖上被子后良好的保暖性,需要手术时,只需要从上方拉开对应部位的第一拉锁,即可将第一盖片和第二盖片掀起,并进行手术操作,若需在患者身上连接相关线路或检测仪器,也可拉开对应部位的第一拉锁,将线路送入即可,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颈部开口的设计,方便将被套本体在患者的颈部;表层采用防辐射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辐射;里层采用防水材料制成,这样可以避免手术过程中的血液浸染里层,方便后期清理。一种被子,包括被套以及填充在被套内的被芯,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保暖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包括由表层110和里层120相连后所构成的被套本体1,通过情况下,表层110呈矩形状,里层120呈矩形状,表层110的各边与里层120的各边相缝合后构成被套本体1。被套还包括配重件2,被套本体1的各角落处均设有配重件2,由于表层110和里层120均呈矩形状,因此被套本体1也呈矩形状,进而被套本体1的四个角落处均设有配重件2。表层110的中部在预设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开口线111,所谓预设位置是根据通常需要进行手术的位置进行确定,里层120的中部在正对各第一开口线111处均设有第二开口线121,第一开口线111的数量和第二开口线121的数量均为2、4、6或8个,本实施例所给附图中第一开口线111的数量和第二开口线121的数量均为4个,每2个为一排进行布置。表层110下部角落的部分区域与里层120下部角落的部分区域相连后形成第一容纳腔,即形成夹层结构,表层110上部角落的部分区域与里层120上部角落的部分区域相连后形成第二容纳腔,即形成夹层结构,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配重件2,配重件2通常选择质量较重的物品,比如细沙。所设的各第一开口线111使得表层110上形成一个第一盖片112,当第一盖片112掀起时,以使表层110上形成一个第一窗口,在第一盖片112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矩形等,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片112呈矩形,第一盖片112与表层110一体成型,在制造时,第一盖片112直接在表层110上裁出。所设的各第二开口线121使得里层120上形成一个第二盖片122,当第二盖片122掀起时,以使里层120上形成一个第二窗口,第二盖片122的形状与第一盖片112的形状相同,第二盖片122与里层120一体成型,在制造时,第二盖片122直接在里层120上裁出。第一窗口除连接第一盖片112之外的各边与第二窗口除连接第二盖片122之外的各边相连接,通常情况下,第一窗口除连接第一盖片112之外的各边与第二窗口除连接第二盖片122之外的各边相缝合,第一盖片112的各边与第二盖片122的各边相连接,通常情况下,第一盖片112的各边与第二盖片122的各边相缝合,这样在向被套本体1内填充被芯后所填充的被芯不会漏出。第一盖片112除连接表层110之外的各边通过第一拉锁5与表层110相连接,在需要掀起第一盖片112时,将第一拉锁5上的拉链拉开即可,由于第二盖片122与第一盖片112是缝合在一起的,因此当第一盖片112掀起时,第二盖片122也被掀起,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打开,而在不需要掀起第一盖片112时,通过第一拉锁5将第一盖片112与表层110连在一起表层110和里层120相连后在上部边缘设有弧形的颈部开口3。里层120在远离表层110的一侧的下部设有脚兜4,脚兜4的开口朝向颈部开口3。表层110采用防辐射材料制成,里层120采用防水材料制成。一种被子,包括被套以及填充在被套内的被芯,被芯采用保暖的材料制成,如棉花,羽绒,为了方便填充被芯,在表层110、里层120、第一盖片112、第二盖片12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第三开口线,在第三开口线处设有第二拉锁。在使用时:在被套本体1中填入被芯,拉好第二拉锁,整体盖在患者身上,里层120与患者身体相接触,患者的脚部放入脚兜4中,四个边角的配重件2可以保证患者盖上被子后良好的保暖性,需要手术时,只需要从上方拉开对应部位的第一拉锁5,即可将第一盖片112和第二盖片122掀起,并进行手术操作;若需在患者身上连接相关线路或检测仪器,也可拉开对应部位的第一拉锁5,将线路送入即可。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包括由表层(110)和里层(120)相连后所构成的被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件(2),所述被套本体(1)的各角落处均设有配重件(2);所述表层(110)的中部在预设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开口线(111),所述里层(120)的中部在正对各第一开口线(111)处均设有第二开口线(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包括由表层(110)和里层(120)相连后所构成的被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件(2),所述被套本体(1)的各角落处均设有配重件(2);所述表层(110)的中部在预设位置设有多个第一开口线(111),所述里层(120)的中部在正对各第一开口线(111)处均设有第二开口线(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10)下部角落的部分区域与所述里层(120)下部角落的部分区域相连后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表层(110)上部角落的部分区域与所述里层(120)上部角落的部分区域相连后形成第二容纳腔,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配重件(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线(111)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开口线(121)的数量均为2、4、6或8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室用的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设的各第一开口线(111)使得所述表层(110)上形成一个第一盖片(112),当第一盖片(112)掀起时,以使所述表层(110)上形成一个第一窗口;所设的各第二开口线(121)使得所述里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珉蔡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