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除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36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树害虫抓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树除虫装置,包括诱杀装置和防爬行装置;诱杀装置,包括杆套和支撑杆;杆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电网、电源和接虫盘,电网罩住光源,接虫盘设置在电网的下端;支撑杆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管套;防爬行装置,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共同构成空心圆柱形结构;左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左防雨台,左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涂药槽;右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右防雨台,右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涂药槽,且右壳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套接在连接管套内。本申请的装置既能够杀灭具有趋光习性的害虫,还能够杀死爬行类害虫;同时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茶树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除虫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树害虫抓捕,特别涉及一种茶树除虫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树种植中,大部分不使用农药对其进行害虫处理,使得茶叶成为有机茶,提高茶叶的品质,因此,在害虫方面,一般使用光源类的诱杀装置对害虫进行诱杀,但是,这种诱杀装置仅仅针对那些具有趋向光源习性的害虫有用,而对于那些不具有趋向光源习性的害虫,例如爬行性害虫不起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茶树杀虫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茶树除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树除虫装置,包括诱杀装置和防爬行装置;所述诱杀装置,包括杆套,以及套接在所述杆套内,且与所述套杆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杆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电网、电源和接虫盘,所述电源与所述光源和电网均电性连接,所述电网罩住所述光源,所述接虫盘设置在所述电网的下端;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管套;所述防爬行装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左防雨台,所述左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涂药槽;所述右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右防雨台,所述右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涂药槽,且所述右壳体的侧壁上还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套接在所述连接管套内,且与所述连接管套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杆套的侧壁下端还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支撑杆上径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排成一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共同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套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上水平开设有多个第四螺纹孔,多个所述第四螺纹孔排成一排,所述第四螺纹孔和所述第三螺纹孔内共同螺纹连接有螺钉。进一步的,与所述右壳体相对立的所述左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与所述左壳体相对立的所述右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限位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锥形插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诱杀装置用于诱杀具有趋习性的害虫,具有趋光习性的害虫飞向光源,因为光源外罩了电网,害虫;防爬行装置在使用时将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下端埋在土内,茶树树枝在由左壳体和右壳体构成的空性圆柱内,爬行的害虫将沿着左壳体或右壳体向上爬行,因为第一涂药槽和第二涂药槽内均放置有杀虫的试剂,所以向上爬行的害虫将会落入试剂中被毒死,实现防治爬行害虫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2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杆套的剖视图;图4是诱杀装置除去支撑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防爬行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防爬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状态下左壳体的主视图;图8是是图6状态下右壳体的后视图;图中:1、支撑杆;2、杆套;3、连接管套;4、第三螺纹孔;5、第一螺纹孔;6、光源;7、电网;8、第二螺纹孔;9、电源;10、接虫盘;11、紧固螺钉;12、左壳体;13、右壳体;14、左防雨台;15、第一涂药槽;16、右防雨台;17、第二涂药槽;18、连接杆;19、第四螺纹孔;20、限位槽;21、限位块;22、锥形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茶树除虫装置,包括诱杀装置和防爬行装置;诱杀装置,包括杆套2,以及套接在杆套2内,且与套杆2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1;杆套2与支撑杆1之间通过喉箍连接。随着茶树的生长,将杆套2沿着支撑杆1向上拔到合适的位置,即确保茶树的叶片不遮挡光源为止,然后用喉箍将杆套2与支撑杆1固定即可,这样就能够解决目前的诱杀装置不能适应不同高度的茶树的问题。杆套2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6、电网7、电源9和接虫盘10,电源9与光源6和电网7均电性连接,电网7罩住光源6,接虫盘10设置在电网7的下端;在使用时,电源9向光源6和电网7供电,具有趋光习性的害虫将朝向光源飞,因为光源6外有电网7,电网7将会将飞来的害虫电死,实现对害虫的杀害作用。又因为电死的害虫尸体落入土地上腐烂的过程中具有滋生细菌的危险,所以在电网7下固定设有接虫盘10,接虫盘10将接住电死的害虫的尸体,避免尸体落到底面。本实施例使用的光源6为灯泡。支撑杆1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管套3;防爬行装置,包括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共同构成空心圆柱形结构;在使用时,将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的下端埋在土里,同时将茶树的树干置于空心圆柱体的空心内,然后用绳子将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固定,避免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之间有裂缝。左壳体12上端固定设置有左防雨台14,左壳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涂药槽15;第一涂药槽15内盛有用于杀灭爬行害虫的农药,需要杀灭哪种害虫就在第一涂药槽15内盛相应的农药。左防雨台14是为了避免下雨时,雨水对农药的稀释或冲刷。右壳体13上端固定设置有右防雨台16,右壳体1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涂药槽17,且右壳体13的侧壁上还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套接在连接管套3内,且与连接管套3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8与连接管套3之间通过喉箍连接。第二涂药槽17内盛有用于杀灭爬行害虫的农药,需要杀灭哪种害虫就在第二涂药槽17内盛相应的农药。右防雨台16,是为了避免下雨时,雨水对农药的稀释或冲刷。又因为连接杆18与连接管套3之间通过喉箍连接,所以能够通过调节连接杆18在连接管套3内长度,调节诱杀装置和防爬行装置之间的距离。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茶树除虫装置,包括诱杀装置和防爬行装置;诱杀装置,包括杆套2,以及套接在杆套2内,且与套杆2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1;杆套2的侧壁下端还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如图3所示;如图2所示,支撑杆1上径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5,多个第一螺纹孔5排成一列,其中一个第一螺纹孔5和第二螺纹孔8内螺纹连接有紧固螺钉11。随着茶树的生长,将杆套2沿着支撑杆1向上拔到合适的位置,即确保茶树的叶片不遮挡光源为止,然后通过紧固螺钉将杆套2与支撑杆1固定即可,这样就能够解决目前的诱杀装置不能适应不同高度的茶树的问题。如图4所示,杆套2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6、电网7、电源9和接虫盘10,电源9与光源6和电网7均电性连接,电网7罩住光源6,接虫盘10设置在电网7的下端;在使用时,电源9向光源6和电网7供电,具有趋光习性的害虫将朝向光源飞,因为光源6外有电网7,电网7将会将飞来的害虫电死,实现对害虫的杀害作用。又因为电死的害虫尸体落入土地上腐烂的过程中具有滋生细菌的危险,所以在电网7下固定设有接虫盘10,接虫盘10将接住电死的害虫的尸体,避免尸体落到底面。本实施例使用的光源6为灯泡。支撑杆1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管套3;如图2所示,连接管套3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如图5-图6所示,防爬行装置,包括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共同构成空心圆柱形结构;如图7-图8所示,与右壳体13相对立的左壳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0,与左壳体12相对立的右壳体13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21,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除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杀装置和防爬行装置;所述诱杀装置,包括杆套(2),以及套接在所述杆套(2)内、且与所述杆套(2)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1);所述杆套(2)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6)、电网(7)、电源(9)和接虫盘(10),所述电源(9)与所述光源(6)和电网(7)均电性连接,所述电网(7)罩住所述光源(6),所述接虫盘(10)设置在所述电网(7)的下端;所述支撑杆(1)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管套(3);所述防爬行装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包括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所述左壳体(12)上端固定设置有左防雨台(14),所述左壳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涂药槽(15);所述右壳体(13)上端固定设置有右防雨台(16),所述右壳体(1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涂药槽(17),且所述右壳体(13)的侧壁上还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套接在所述连接管套(3)内,且与所述连接管套(3)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除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杀装置和防爬行装置;所述诱杀装置,包括杆套(2),以及套接在所述杆套(2)内、且与所述杆套(2)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杆(1);所述杆套(2)的侧壁上设置有光源(6)、电网(7)、电源(9)和接虫盘(10),所述电源(9)与所述光源(6)和电网(7)均电性连接,所述电网(7)罩住所述光源(6),所述接虫盘(10)设置在所述电网(7)的下端;所述支撑杆(1)的侧壁上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管套(3);所述防爬行装置为空心圆柱形结构,包括左壳体(12)和右壳体(13);所述左壳体(12)上端固定设置有左防雨台(14),所述左壳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涂药槽(15);所述右壳体(13)上端固定设置有右防雨台(16),所述右壳体(1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涂药槽(17),且所述右壳体(13)的侧壁上还水平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套接在所述连接管套(3)内,且与所述连接管套(3)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保陈俊华尹健宁万光史洪中王国君尹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