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建忠专利>正文

一种垄膜覆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33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垄膜覆土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解决了现有覆土装置覆土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覆土单体,覆土单体包括起土铲、转轴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圆盘和抛土叶片,圆盘位于转轴上,抛土叶片沿径向均布在圆盘上,圆盘呈凸面且向内侧凸出,抛土叶片无缝连接于圆盘内侧,抛土叶片沿转轴轴向向下倾斜,圆盘外侧的转轴上设有外侧板,外侧板下端连接有起土铲,起土铲位于旋转机构的前下方,两个覆土单体的外侧板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上的主传动齿轮和转轴上的副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相连,传动轴一端设有连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机械化膜上出苗带覆土,覆土质量好。

A device of ridge film covering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垄膜覆土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垄膜覆土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放苗,马铃薯种植作业过程中,对覆膜后的膜上出苗位置进行覆土,可以促使马铃薯的种芽自行钻透地膜破土而出,而且不被周围的地热灼伤;另外,对覆膜后的膜上出苗位置进行覆土,就不需要人工打孔、掏苗和压土,可减少人工作业工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率。在马铃薯机械化播种过程中,膜上出苗位置覆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播种的质量,覆土厚度、均匀性影响出苗率,也就直接能影响到产量。目前一体化播种机垄作覆土主要使用犁铲起土,再通过输送带取土提升、螺旋分配器进行覆土,动力传动距离长,其边损坏磨破率高,输送带容易疲劳松弛,部件性能容易改变,传动效率低,影响覆土质量,且该装置成本较高、易损零件较多、修理更换费时耗工且价格昂贵、动力传递可靠性差、占位面积较大。另外还有旋耕刀抛土覆土装置,该装置扬尘较大、空气污染严重、作业环境差,且覆土不均、质量不能保障,不能适用于全工序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播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垄膜覆土装置,以解决现有覆土装置体积大、成本高、传动性能不稳定、覆土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垄膜覆土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覆土单体,覆土单体包括起土铲、转轴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圆盘和抛土叶片,圆盘位于转轴上,抛土叶片沿径向均布在圆盘上,圆盘呈凸面且向内侧凸出,抛土叶片无缝连接于圆盘内侧,抛土叶片沿转轴轴向向下倾斜,圆盘外侧的转轴上设有外侧板,外侧板下端连接有起土铲,起土铲位于旋转机构的前下方,两个覆土单体的外侧板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外侧板外侧的传动轴上设有主传动齿轮,外侧板外侧的转轴上设有副传动齿轮,主传动此轮和副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相连,传动轴一端设有连接齿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靠近抛土叶片的转轴上设有内侧板,内侧板的下端与起土铲相连,内侧板的上端不超过旋转机构的上端,内侧板可帮助提升抛土高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侧板的上端处于旋转机构高度的二分之一位置,使得抛土效率最大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有侧板拉杆,以增强内侧板和外侧板的稳固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抛土叶片在靠近圆盘边缘的位置向转动方向折弯,有利于将土带起并抛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重连接套,配重连接套位于圆盘中心且与拋土叶片同侧,配重连接套使得圆盘在工作过程中匀速旋转,增加拋土叶片的惯性力,使覆土薄厚程度一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抛土叶片与转轴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30度,有利于将土抛向垄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盖板,上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外侧板的上端相连,有利于防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后盖板,后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外侧板的后端相连,可进一步防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凸面圆盘具有离心作用,与倾斜的抛土叶片配合,能够准确、高效地实现机械化膜上出苗带覆土,覆土质量好;2.本技术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可靠性高;3.本技术体积小巧,有利于简化播种机结构、缩小播种机长度,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覆土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抛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与播种机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外侧板;2-圆盘;3-抛土叶片;4-起土铲;5-内侧板;6-转轴;7-配重连接套;8-侧板拉杆;9-传动轴;10-主传动齿轮;11-副传动齿轮;12-传动链条;13-连接齿轮;14-液压马达;15-上盖板;16-后盖板;17-液压油管;18-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图5为例,左侧为前方。如图1-图5所示,一种垄膜覆土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覆土单体,覆土单体包括起土铲4、转轴6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圆盘2和抛土叶片3,圆盘2位于转轴6上,抛土叶片3沿径向均布在圆盘2上,圆盘2呈凸面且向内侧凸出,抛土叶片3无缝连接于圆盘2内侧,抛土叶片3沿转轴6轴向向下倾斜,圆盘2外侧的转轴6上设有外侧板1,外侧板1下端连接有起土铲4,起土铲4位于旋转机构的前下方,两个覆土单体的外侧板1之间通过传动轴9相连,外侧板1外侧的传动轴9上设有主传动齿轮10,外侧板1外侧的转轴6上设有副传动齿轮11,主传动此轮10和副传动齿轮11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2相连,传动轴9一端设有连接齿轮13;在靠近抛土叶片3的转轴6上设有内侧板5,内侧板5的下端与起土铲4相连,内侧板5的上端不超过旋转机构的上端;内侧板5的上端处于旋转机构高度的二分之一位置;在内侧板5和外侧板1之间设有侧板拉杆8;抛土叶片3在靠近圆盘2边缘的位置向转动方向折弯;还包括配重连接套7,配重连接套7位于圆盘2中心且与拋土叶片3同侧;抛土叶片3与转轴6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30度;还包括上盖板15,所述上盖板1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外侧板1的上端相连;还包括后盖板16,所述后盖板1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外侧板1的后端相连。如图5所示,将外侧板1焊接在播种机的机架18下方,即可为播种机提供膜上覆土功能。使用前,将连接齿轮13与液压马达14相连,将液压马达14上的液压油管17连接到牵引播种机的动力机械的液压分配器上。作业时,驾驶员启动动力机械,开启液压开关,通过操作杆控制液压马达14,液压马达14的动力经连接齿轮13、传动轴9、主传动齿轮10、传动链条12以及副传动齿轮11传至转轴6,转轴6带动圆盘2转动,随着播种机的前进,起土铲4将垄侧的土铲起,抛土叶片3随着圆盘2的转动将土带起并将土向内侧抛出至膜上,实现膜上出苗带覆土,出苗带上多余的土会滑落至垄底,对地膜形成镇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垄膜覆土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覆土单体,所述覆土单体包括起土铲(4)、转轴(6)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圆盘(2)和抛土叶片(3),圆盘(2)位于转轴(6)上,抛土叶片(3)沿径向均布在圆盘(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呈凸面且向内侧凸出,抛土叶片(3)无缝连接于圆盘(2)内侧,抛土叶片(3)沿转轴(6)轴向向下倾斜,抛土叶片(3)与转轴(6)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30度,圆盘(2)外侧的转轴(6)上设有外侧板(1),外侧板(1)下端连接有起土铲(4),起土铲(4)位于旋转机构的前下方,两个覆土单体的外侧板(1)之间通过传动轴(9)相连,外侧板(1)外侧的传动轴(9)上设有主传动齿轮(10),外侧板(1)外侧的转轴(6)上设有副传动齿轮(11),主传动此轮(10)和副传动齿轮(11)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2)相连,传动轴(9)一端设有连接齿轮(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垄膜覆土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覆土单体,所述覆土单体包括起土铲(4)、转轴(6)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圆盘(2)和抛土叶片(3),圆盘(2)位于转轴(6)上,抛土叶片(3)沿径向均布在圆盘(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2)呈凸面且向内侧凸出,抛土叶片(3)无缝连接于圆盘(2)内侧,抛土叶片(3)沿转轴(6)轴向向下倾斜,抛土叶片(3)与转轴(6)之间的夹角α为20度~30度,圆盘(2)外侧的转轴(6)上设有外侧板(1),外侧板(1)下端连接有起土铲(4),起土铲(4)位于旋转机构的前下方,两个覆土单体的外侧板(1)之间通过传动轴(9)相连,外侧板(1)外侧的传动轴(9)上设有主传动齿轮(10),外侧板(1)外侧的转轴(6)上设有副传动齿轮(11),主传动此轮(10)和副传动齿轮(11)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2)相连,传动轴(9)一端设有连接齿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垄膜覆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抛土叶片(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忠陈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邹建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