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条单元、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928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8:05
汇流条单元具有:汇流条保持架,其设置于定子的上侧,该定子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呈环状配置;以及3根汇流条,它们被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与从定子延伸出的线圈线连接,3根汇流条由板状的导电部件构成,被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为板面朝向上下方向,各个汇流条具有:多个线圈连接部,它们与线圈线连接;以及汇流条主体部,其通过比多个线圈连接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将线圈连接部彼此连接起来,至少1根汇流条跨越至少1根其他汇流条的上侧或下侧。

Bus bar unit,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汇流条单元、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汇流条单元、马达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通过树脂模制使连接马达的线圈线和外部连接端子的多个汇流条单元化而成的汇流条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多个集电环配置在一个平面上而使上下方向的厚度较小的终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47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将多个汇流条平面地进行配置的情况下,为了连接线圈线和外部连接端子,而需要使一部分的汇流条在外周侧绕行。因此,存在如下的课题:汇流条变长而使电阻变大、或者汇流条的设置面积变大而限制了连接器等的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抑制上下方向厚度的增大并且减小汇流条的占有空间的汇流条单元、具有上述汇流条单元的马达以及具有上述马达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提供一种汇流条单元,该汇流条单元具有:汇流条保持架,其设置于定子的上侧,该定子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呈环状配置;以及3根汇流条,它们被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与从所述定子延伸出的线圈线连接,3根所述汇流条由板状的导电部件构成,被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为板面朝向上下方向,各个所述汇流条具有:多个线圈连接部,它们与所述线圈线连接;以及汇流条主体部,其通过比多个所述线圈连接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将所述线圈连接部彼此连接起来,至少1根所述汇流条跨越至少1根其他所述汇流条的上侧或下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提供抑制上下方向厚度的增大并且减小汇流条的占有空间的汇流条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提供具有上述汇流条单元的马达以及具有上述马达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具有转子30、定子40、壳体20、轴承保持架50、汇流条单元60以及控制装置80。转子30具有轴31和转子铁芯32。轴31沿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转子铁芯32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上下方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另外,将上下方向中的图1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上下方向中的图1的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侧、下侧以及上下方向只是用于对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配置关系等。定子40配置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41、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绝缘件42以及隔着绝缘件42安装于定子铁芯41的线圈43。壳体20呈收纳马达10的各部的圆筒状。轴承保持架50呈沿径向扩展的大致圆板状。轴承保持架50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轴承保持架50在转子铁芯32的上侧对轴承进行保持,该轴承将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汇流条单元60整体呈沿径向扩展的大致圆板状。汇流条单元60配置于定子40的上侧。更详细而言,汇流条单元60固定于轴承保持架50的上表面。汇流条单元60具有5根汇流条(第1汇流条71、第2汇流条72、第3汇流条73、第4汇流条74以及第5汇流条75)和汇流条保持架60a。汇流条保持架60a对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进行保持。如图1至图3所示,汇流条保持架60a呈沿径向扩展的大致圆板状。汇流条保持架60a嵌合于壳体20的径向内侧。汇流条保持架60a的下表面与轴承保持架50的上表面接触。汇流条保持架60a例如由树脂制成。如图2所示,汇流条保持架60a具有多个固定销67。汇流条保持架60a从下侧对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进行支承。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被多个固定销67固定于汇流条保持架60a。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具有由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构成的汇流条固定部70。在汇流条固定部70的孔中插入有固定销67。固定销67的固定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固定销67,能够采用将上端熔接成半球状来对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进行固定的构造、或者通过搭扣配合对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进行固定的构造。汇流条固定部70不限于贯通孔,也可以是缺口。汇流条保持架60a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汇流条保持架60a的第1保持架贯通孔66c和多个第2保持架贯通孔66d。第1保持架贯通孔66c配置在汇流条保持架60a的中央。第1保持架贯通孔66c的俯视形状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如图1所示,轴31通过第1保持架贯通孔66c。如图2和图3所示,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2保持架贯通孔66d。第2保持架贯通孔66d的俯视形状为圆形。从线圈43引出的线圈线43a通过第2保持架贯通孔66d。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呈板状。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与定子40电连接。更详细而言,第1汇流条71~第5汇流条75经由从线圈43向上侧延伸的线圈线43a与线圈43电连接。如图1所示,线圈线43a通过第2保持架贯通孔66d和沿上下方向贯穿轴承保持架50的孔,被引出至比汇流条保持架60a靠上侧的位置。线圈线43a是构成线圈43的导线的端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汇流条71、第2汇流条72以及第3汇流条73是相用汇流条。第4汇流条74和第5汇流条75是中性点用汇流条。即,在马达10中,多个线圈43构成通过星形接线而连接起来的三相电路。另外,多个线圈43也可以构成多个连接系统。由此,即使在任意的连接系统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也能够向马达10提供电流。多个连接系统是由各自所包含的线圈通过星形接线而连接起来的三相电路构成的。第1汇流条71具有汇流条主体部71a、两个线圈连接部76以及端子部77。汇流条主体部71a呈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的细长的板状。汇流条主体部71a的板面与上下方向垂直。即,第1汇流条71被汇流条保持架60a支承为板面朝向上下方向。汇流条主体部71a具有第1部分71b和第2部分71c。第1部分71b是在比第2保持架贯通孔66d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处沿周向呈弧状延伸的部分。在沿周向延伸的第1部分71b的一个端部连接有线圈连接部76。在第1部分71b的另一个端部连接有端子部77。第2部分71c从沿周向延伸的第1部分71b的中途向径向内侧延伸。第2部分71c从与第1部分71b的连接部经由第1保持架贯通孔66c的周缘部延伸至相反侧的第2保持架贯通孔66d的径向位置。在第2部分71c的前端部连接有线圈连接部76。汇流条主体部71a的第2部分71c的一部分沿第1保持架贯通孔66c的周缘呈圆弧状延伸。通过该结构,第2部分71c经由位于汇流条保持架60a的中央的第1保持架贯通孔66c的附近横切汇流条保持架60a的上表面66a,因此能够缩短路径。第2汇流条72相对于第1汇流条71隔着中心轴线J配置于径向的相反侧。第2汇流条72具有汇流条主体部72a、两个线圈连接部76以及端子部77。汇流条主体部72a呈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延伸的细长的板状。汇流条主体部72a的板面与上下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汇流条单元,其具有:汇流条保持架,其设置于定子的上侧,该定子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呈环状配置;以及3根汇流条,它们被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与从所述定子延伸出的线圈线连接,3根所述汇流条由板状的导电部件构成,被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为板面朝向上下方向,各个所述汇流条具有:多个线圈连接部,它们与所述线圈线连接;以及汇流条主体部,其通过比多个所述线圈连接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将所述线圈连接部彼此连接起来,至少1根所述汇流条跨越至少1根其他所述汇流条的上侧或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3 JP 2017-0407351.一种汇流条单元,其具有:汇流条保持架,其设置于定子的上侧,该定子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呈环状配置;以及3根汇流条,它们被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与从所述定子延伸出的线圈线连接,3根所述汇流条由板状的导电部件构成,被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支承为板面朝向上下方向,各个所述汇流条具有:多个线圈连接部,它们与所述线圈线连接;以及汇流条主体部,其通过比多个所述线圈连接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将所述线圈连接部彼此连接起来,至少1根所述汇流条跨越至少1根其他所述汇流条的上侧或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1根所述汇流条跨越其他两根所述汇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该汇流条单元具有第1保持架贯通孔,该第1保持架贯通孔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汇流条保持架的中心部,所述汇流条主体部的一部分沿所述第1保持架贯通孔的周缘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所述汇流条配置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的上表面,至少1根所述汇流条的所述汇流条主体部具有桥部,该桥部具有:立起部,其向上侧弯折,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的上表面向上侧延伸;中间部,其从所述立起部向沿着所述汇流条保持架的上表面的方向延伸;以及垂下部,其从所述中间部向下侧延伸,在所述桥部处跨越其他所述汇流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所述桥部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1保持架贯通孔的周缘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汇流条单元,其中,所述汇流条主体部具有:第1主体部,其从所述桥部的所述立起部向一个所述线圈连接部延伸;以及第2主体部,其从所述桥部的垂下部向另一个所述线圈连接部延伸,所述汇流条主体部在所述第1主体部和所述第2主体部处固定于所述汇流条保持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幸祐瀬口敬史村上俊辅新子刚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