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屏蔽连接器,具备:端子单元,其将内导体端子收纳于介电体;外导体,其通过将端子单元包围而构成屏蔽端子;以及壳体,其收纳屏蔽端子。在这种屏蔽连接器中,作为将插入到壳体的屏蔽端子保持为防脱状态的结构,想到使形成于壳体的能弹性挠曲的矛状部卡止于在外导体外表面形成的卡止突起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91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因为矛状部能弹性挠曲,所以有可能由于冲击、振动等从卡止突起脱离。因此,期望实现防止屏蔽端子脱离的功能的可靠性提高。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实现防止屏蔽端子脱离的功能的可靠性提高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第1方面的屏蔽端子,构成为具备内导体、介电体以及外导体,在所述内导体从主体部向前方突出有突片,所述介电体以收纳有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保持所述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将所述介电体和所述突片包围,所述屏蔽端子能选择性地安装到第1壳体和第2壳体,所述第1壳体具有能弹性挠曲的第1矛状部、能限制所述第1矛状部的弹性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端子,构成为具备内导体、介电体以及外导体,在所述内导体从主体部向前方突出有突片,所述介电体以收纳有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保持所述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将所述介电体和所述突片包围,所述屏蔽端子能选择性地安装到第1壳体和第2壳体,所述第1壳体具有能弹性挠曲的第1矛状部、能限制所述第1矛状部的弹性挠曲的前保持体以及第1收纳室,所述第2壳体具有能弹性挠曲的第2矛状部、第2收纳室以及面向所述第2收纳室的侧保持体,所述屏蔽端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形成有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在所述屏蔽端子插入到所述第1收纳室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前保持体限制所述第1矛状部的弹性挠曲,所述第1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0 JP 2017-0458811.一种屏蔽端子,构成为具备内导体、介电体以及外导体,在所述内导体从主体部向前方突出有突片,所述介电体以收纳有所述主体部的状态保持所述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将所述介电体和所述突片包围,所述屏蔽端子能选择性地安装到第1壳体和第2壳体,所述第1壳体具有能弹性挠曲的第1矛状部、能限制所述第1矛状部的弹性挠曲的前保持体以及第1收纳室,所述第2壳体具有能弹性挠曲的第2矛状部、第2收纳室以及面向所述第2收纳室的侧保持体,所述屏蔽端子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形成有第1卡止部和第2卡止部,在所述屏蔽端子插入到所述第1收纳室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前保持体限制所述第1矛状部的弹性挠曲,所述第1卡止部与所述第1矛状部卡止,从而防止所述屏蔽端子脱离,在所述屏蔽端子插入到所述第2收纳室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1卡止部与所述第2矛状部的卡止及所述第2卡止部与所述侧保持体的卡止而防止所述屏蔽端子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卡止部和所述第2卡止部形成于所述外导体的外表面中的同一平面上,且在与向所述第1收纳室或者所述第2收纳室插入的插入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相互不同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卡止部在与向所述第1收纳室或者所述第2收纳室插入的插入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岨宏芳,一尾敏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