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57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涉及检测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外桶体;机架与外桶体之间设置有内齿环;内齿环固定装设于机架上部;内齿环的内侧设置有转接柱;外桶体通过转接柱与机架转动连接;外桶体的内部装设有内桶体;内桶体的上端口内装设有喷淋头;内桶体的内部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搅拌杆;搅拌杆的外壁沿轴向并排固定装设有刀架;搅拌杆的下端依次贯穿内桶体的底壁和外桶体的底壁且延伸至外桶体的外部,并固定装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内齿环保持内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便捷,而且能够对小麦充分研磨破碎及制浆,保证了检测精度。

Sampling device for wheat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于小麦进行检测之前,往往需要先对小麦进行研磨、搅拌、制浆等操作,然后再进行取样做相关实验或检测。由于现有的研磨、搅拌和制浆设备都是单独的设备,使用的设备较多,采样步骤繁琐,稍有不慎就会使样品容易受到污染;并且经过上述设备后所采集的小麦水溶液一般都含有大量的小麦残渣,而小麦检测样品的标准为上清液,不能含有小麦残渣,所以可能会因采集样品的不合格而导致对小麦的检测数据产生误差。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外桶体;所述机架与外桶体之间设置有一内齿环;所述内齿环固定装设于机架上部;所述内齿环的内侧设置有一转接柱;所述外桶体通过转接柱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外桶体的内部装设有一内桶体;所述内桶体的上端口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喷淋头;所述内桶体的内部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壁沿轴向并排固定装设有刀架;所述搅拌杆的下端依次贯穿内桶体的底壁和外桶体的底壁且延伸至外桶体的外部,并固定装设有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内齿环保持内啮合。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固定装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接柱的下端通过一联轴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桶体的外周固定套设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内桶体的下部;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一相适配的丝母;所述丝母穿插于外桶体的顶壁;所述丝母与外桶体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桶体的底壁沿环形方向均布开设有与搅拌杆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口;所述贯穿口呈“十”字型结构;所述贯穿口与搅拌杆上的刀架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外桶体的内部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内桶体的下方;所述隔板与内桶体的底壁之间形成一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内沿环形方向均布设置有与搅拌杆位置相对应的电磁离合器;所述电磁离合器装设于位置相对应的搅拌杆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转接柱带动外桶体转动,内桶体中的带有刀架的搅拌杆在跟随外桶体转动的同时经传动齿轮与内齿环的啮合又能够实现自转,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小麦的破碎碾磨,充分碾磨后又经喷淋头向内桶体内进行充分喷淋,同时搅拌杆带动刀架实现对破碎小麦的充分搅拌,制成小麦浆液后先利用电磁离合器将搅拌杆锁定,再利用丝杆带动外桶体向上运动,搅拌杆及刀架顺利通过内桶体的底壁贯穿口,同时小麦水溶液流入外桶体与内桶体之间的间隙内,然后静置片刻后即可进行取样,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便捷,而且能够对小麦充分研磨破碎及制浆,保证了检测精度,避免了对样品的污染,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板装设于内桶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机架,2-外桶体,3-内齿环,4-转接柱,5-内桶体,6-喷淋头,7-搅拌杆,8-刀架,9-传动齿轮,10-驱动电机,11-连接板,12-丝杆,13-丝母,14-电磁离合器,201-隔板,202-取样口,501-贯穿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方的外桶体2;机架1与外桶体2之间设置有一内齿环3;内齿环3固定装设于机架1上部;内齿环3的内侧设置有一转接柱4;外桶体2通过转接柱4与机架1转动连接;外桶体2与转接柱4固定连接;机架1与转接柱4转动连接;机架1上固定装设有一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转接柱4的下端通过一联轴器相连接;外桶体2呈长方体结构;外桶体2的顶壁开设有一取样口202;外桶体2的内部装设有一呈圆柱体结构的内桶体5;内桶体5的上端口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喷淋头6;喷淋头6设置于内桶体5的上端口内的顶盖的下表面上;顶盖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端与喷淋头6相连接的供水管;供水管的一端可通过一水泵连接于供水箱的出水端上;内桶体5的内部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搅拌杆7;搅拌杆7的外壁沿轴向并排固定装设有刀架8;刀架8由安装柱和阵列排布于安装柱外壁的破碎刀构成;搅拌杆7的下端依次贯穿内桶体5的底壁和外桶体2的底壁且延伸至外桶体2的外部,并固定装设有一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内齿环3保持内啮合;其中,内桶体5的外周固定套设有一呈梅花状结构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设置于内桶体5的下部;连接板11的上表面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丝杆12;丝杆12上套设有一相适配的丝母13;丝母13穿插于外桶体2的顶壁;丝母13与外桶体2转动连接;内桶体5的底壁沿环形方向均布开设有与搅拌杆7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口501;贯穿口501呈“十”字型结构;贯穿口501与搅拌杆7上的刀架8相适配;内桶体5的底壁均布开设有漏液孔;外桶体2的内部设置有一隔板201;隔板201设置于内桶体5的下方;隔板201与内桶体5的底壁之间形成一密闭腔室;密闭腔室内沿环形方向均布设置有与搅拌杆7位置相对应的电磁离合器14;电磁离合器14装设于位置相对应的搅拌杆7上;电磁离合器14用于对搅拌杆7进行锁定,以便于搅拌杆7上的刀架8顺利通过内桶体5的底壁贯穿口501。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方的外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与外桶体(2)之间设置有一内齿环(3);所述内齿环(3)固定装设于机架(1)上部;所述内齿环(3)的内侧设置有一转接柱(4);所述外桶体(2)通过转接柱(4)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外桶体(2)的内部装设有一内桶体(5);所述内桶体(5)的上端口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喷淋头(6);所述内桶体(5)的内部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的外壁沿轴向并排固定装设有刀架(8);所述搅拌杆(7)的下端依次贯穿内桶体(5)的底壁和外桶体(2)的底壁且延伸至外桶体(2)的外部,并固定装设有一传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9)与内齿环(3)保持内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方的外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与外桶体(2)之间设置有一内齿环(3);所述内齿环(3)固定装设于机架(1)上部;所述内齿环(3)的内侧设置有一转接柱(4);所述外桶体(2)通过转接柱(4)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外桶体(2)的内部装设有一内桶体(5);所述内桶体(5)的上端口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喷淋头(6);所述内桶体(5)的内部沿环形方向均布装设有搅拌杆(7);所述搅拌杆(7)的外壁沿轴向并排固定装设有刀架(8);所述搅拌杆(7)的下端依次贯穿内桶体(5)的底壁和外桶体(2)的底壁且延伸至外桶体(2)的外部,并固定装设有一传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9)与内齿环(3)保持内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固定装设有一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转接柱(4)的下端通过一联轴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麦检测的取样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蕾王媛媛梁先龙邢苏宋晓婉冯娟代真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青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