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轨迹升降式球头铣刀刀具磨损测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57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测量夹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直线轨迹升降式球头铣刀刀具磨损测量夹具。包括:数码显微镜:设置在球头铣刀的上侧,用于测量球头铣刀的磨损量;升降机构:用于安装数码显微镜,并实现数码显微镜的升降;传动机构:顶端安装有球头铣刀,用于带动球头铣刀转动,且在转动的同时,保证球头铣刀的球心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与数码显微镜的中轴线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球头铣刀刀具磨损测量夹具在保证球头铣刀刀具转动的同时,同时可以使得球头铣刀的球心与数码显微镜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即不管刀具如何转动刀具球心的轨迹为一条竖直直线,可以直接避免刀具转动过后对刀具进行平动操作带来的重合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线轨迹升降式球头铣刀刀具磨损测量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夹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直线轨迹升降式球头铣刀刀具磨损测量夹具。
技术介绍
球头铣刀的刀头具有球面特性,刀具轨迹计算容易,加工叶片的适应能力强,易于控制加工干涉,相关球头铣刀数控加工技术比较成熟。球头铣刀在切削参数较大,切削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刀具摩擦磨损严重。尤其在航空叶片的加工过程中,球头铣刀刀具磨损之后需要及时更换刀具,然而更换刀具后重新切削叶片会造成叶片表面刀痕严重,叶片表面的加工表面残留曲面区域纹理紊乱且表面质量较差,这是加工中不允许出现的,会导致叶片整个叶片加工报废。所以知道球头铣刀刀具磨损量,就可以提前换刀保证加工质量。铣刀磨损量往往用面积测量法更加符合磨钝要求,由于球头铣刀加工曲面,刀具上磨损位置并不固定,磨损带为细长的螺旋面,因此球头铣刀刀具磨损量的测量和读取困难。数码显微镜只能测量某一角度区间的近似平面的磨损带,通过刀具不同角度转动测量磨损带并叠加磨损带面积,从而可以得到球头铣刀的磨损量。通过平动和转动简单组合,可以实现刀具的转动,但是转动刀具之后,刀具和数码显微镜相对位置发生偏移,需要重新通过平动刀具,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轨迹升降式球头铣刀刀具磨损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码显微镜(6):设置在球头铣刀(71)的上侧,用于测量球头铣刀(71)的磨损量;升降机构:用于安装数码显微镜(6),并实现数码显微镜的升降;传动机构(7):顶端安装有球头铣刀(71),用于带动球头铣刀(71)转动,且在转动的同时,保证球头铣刀(71)的球心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与数码显微镜(6)的中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轨迹升降式球头铣刀刀具磨损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码显微镜(6):设置在球头铣刀(71)的上侧,用于测量球头铣刀(71)的磨损量;升降机构:用于安装数码显微镜(6),并实现数码显微镜的升降;传动机构(7):顶端安装有球头铣刀(71),用于带动球头铣刀(71)转动,且在转动的同时,保证球头铣刀(71)的球心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与数码显微镜(6)的中轴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壳体(5),工作台壳体(5)上表面为测量工作台(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工作台导杆(1)、滑动杆(2)和导杆固定槽(3);所述工作台导杆(1)竖直设置在测量工作台(4)上,工作台导杆(1)套设有导杆固定槽(3),导杆固定槽(3)上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滑动杆(2)一端滑动的设置在导杆固定槽(3)上,滑动杆(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数码显微镜(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2)设置数码显微镜(6)的一端设有一圆形支撑,所述圆形支撑的直径小于数码显微镜(6)的最大直径,所述数码显微镜(6)设置在圆形支撑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具有套筒的单边不完全齿轮(72),对称不完全齿轮Ⅰ(73),对称不完全齿轮Ⅱ(74)和单边不完全齿轮(76);所述具有套筒的单边不完全齿轮(72)具有一个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没有齿的一侧设置套筒,套筒内设置球头铣刀(71),所述对称不完全齿轮Ⅰ(73)和对称不完全齿轮Ⅱ(74)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不完全齿轮,两个不完全齿轮之间通过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单边不完全齿轮和对称不完全齿轮和不完全齿轮的中心均设有单侧的同心凸台,所述单边不完全齿轮(76)具有一个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没有齿的一侧设置杆;所述具有套筒的单边不完全齿轮(72)与对称不完全齿轮Ⅰ(73)的一个不完全齿轮啮合,具有套筒的单边不完全齿轮(72)与对称不完全齿轮Ⅰ(73)同侧的凸台通过一级连接杆Ⅰ(79)连接,具有套筒的单边不完全齿轮(72)与对称不完全齿轮Ⅰ(73)的凸台均与一级连接杆Ⅰ(79)铰接;所述对称不完全齿轮Ⅰ(73)与对称不完全齿轮Ⅱ(74)啮合,对称不完全齿轮Ⅰ(73)与对称不完全齿轮Ⅱ(74)同侧的凸台通过一级连接杆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秋杨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