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8494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属于化工设备检修维护领域。所述油运方法包括站内油运、开路油运和闭路油运;其中,站内油运主要清理机组润滑油站中的异物,包括润滑油箱、临时透明胶管、润滑油泵、油滤器、油泵管道及单向阀;开路油运主要清理机组中总润滑油管线中的异物,包括润滑油总管线、临时透明胶管、高位油箱;闭路油运主要清理各支路进油管线以及机组各轴承内的异物,包括机组轴承、各支路管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轴承、密封和调速液压系统等机组关键部件的安全、可靠和长期运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厂设备维护检修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关键设备机组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
技术介绍
在化工厂设备的运行中都要用到润滑油。润滑油对化工厂设备的机组部件可以起到:减少摩擦,提高机械效率;减少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润滑部件;带走热量,辅助冷却的作用,因而机组的运转部件离不开润滑。由于机组长时间的运转和检修过程中,润滑油管线有可能存在灰尘、油污、焊渣、药皮、砂子、切屑等异物,据统计:因润滑不良造成的故障占机组总故障的25.7%,而润滑油使用中含有的污染物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润滑油管道安装和清洗操作中采用可靠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油管道内的清洁度,使润滑油不被任何杂质污染,对机组试车和长周期可靠运行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机组润滑油系统清洗的主要方法有:人工方法清理、化学酸洗钝化清洗、油冲洗等,上述的方法对于刚安装的机组设备来说可起到全面有效的清理,但对于已投入使用或者检修的设备存在工作量大,施工条件差,清洗时间长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机组试车。鉴于上述的不足和长期处在化工设备检修与维护的一线,在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机组长时间的运转和检修过程中润滑油管线产生的灰尘、油污、焊渣、药皮、砂子、切屑等异物,提出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机组润滑管线中存在的异物,并大大提升机组油运效率,对机组轴承、密封和调速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安全、可靠和长期运转起到促进作用,具有效果好、投资成本少、处理效果佳、适应范围广的优点,对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修时应退油,清理油箱包括高位油箱;油箱内部清理采用海绵进行一次清理,清理至内表面不再有浮油为止,二次清理用面团对油箱内表面进行清理,在清理时采用面团粘取内表面方法,清理至用手电侧向照向内表面看不见灰尘和颗粒杂质为合格;清理时注意,对电加热器、油泵入口过滤器、油站筒体上的接管、油站筒体垂直面均进行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死角,在清理时要求工作人员穿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二次污染,并且施工前注意置换油气,施工时注意通风;S2:油箱清理干净后,使用滤油机往油箱注入准备好的润滑油,加注过程执行三级过滤,分别为60、80、100目滤网,将油加注到高液位与低液位之间80%高处停止加油,在滤油机使用前注意置换滤油机内残存杂质;S3:润滑油从油滤器后通过临时透明胶管或固定旁路直接回油箱;注意应关闭去润滑油总管的所有阀门或在其管线法兰上加盲板;临时透明胶管的通径支持开双泵;任何时候不得取出油滤器芯子油运;临时透明胶管上应加装100目过滤网;S4:为了使润滑油箱的异物得到有效清理,往油箱中通入氮气以增加扰动提高油运效率;S5:站内油运初次启动润滑油泵后观察回油、滤网加设处有无泄漏、管线法兰有无泄漏、油泵出口压力、油箱油位、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S6:站内油运开始,油运初期,运行2小时后停泵,回油15分钟后拆下滤网检查油运情况并更换新滤网,油运后期运行时间适当延长至5小时;S7:当胶管上的滤网无任何可见硬质颗粒和微量软质纤维体时,站内油运结束;此时拆下临时透明胶管,将其短接在润滑油总管线和回油管线之间,使用滤网目数为100+80目,加设位置为回油管线与筒体相连的第一个法兰处,供油管线与临时透明胶管相连的法兰处;S8:开路油运初次启动润滑油泵,观察回油、滤网加设处有无泄漏、管线法兰有无泄漏、油泵出口压力、油箱油位、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S9:开路油运开始,油运初期,运行2小时后停泵,回油15分钟后拆下滤网检查油运情况并更换新滤网,油运后期运行时间可适当延长至5小时左右;S10:滤网上的异物达到检修标准,开路油运结束;此时,拆下临时透明胶管,恢复机组润滑油管线,在总回油管线的法兰处加装目数为100+80目的滤网;S11:闭路油运开始,初期运行2小时后停泵,回油15分钟后拆下滤网检查油运情况并更换新滤网,油运后期运行时间可适当延长至5小时;S12:同样,滤网上的异物达到检修标准,闭路油运结束;拆下滤网,恢复机组润滑油系统;打开油泵,观察管线各法兰有无泄漏、油箱油位、油泵出口压力、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油运工况恶劣于运行工况,油运过程中开双泵、停冷却水,油温控制在35-45℃;油压控制在0.6MPa左右。本专利技术针对离心式压缩机组、烟气轮机组等先站内油运,后开路油运,最后闭路油运;往复式压缩机一般可只作开路油运。本专利技术油运系统包括站内油运参与设备、开路油运参与设备和闭路油运参与设备;所述的站内油运参与设备包括润滑油箱、临时透明胶管、润滑油泵、油滤器、油泵管道及单向阀,润滑油从油滤器后通过临时透明胶管或固定旁路直接回油箱,临时透明胶管的通径支持开双泵,临时透明胶管上加装有过滤网;所述的开路油运参与设备包括润滑油总管线、临时透明胶管、高位油箱,开路油运是润滑油从总进油管末端直接回总油管,临时胶管上加装过滤网或固定跨线上加过滤器;去各支管和去高位油箱管路均盲死;高位油箱管线单独开路油运,高位油箱进出两管线间加跨线油运,或封闭高位油箱后带压油运;闭路油运参与设备包括机组轴承、各支路管线,闭路油运是润滑油进入各轴瓦前的最终油运,最后一道法兰上加有过滤网。进一步地,开路油运和闭路油运加设在法兰处的过滤网目数为100+80目,其中100目加在进油方向前侧,80目加在进油方向后侧,并用2mm厚四氟板做滤网两侧垫片使用,其中80目滤网起到对油品进行过滤作用,80目滤网起到对100目滤网支撑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对化工厂关键设备可起到全面有效清理,并且可适用于环境相对较差的检修现场,可明显减少劳动力投入、管线清理时间长等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油运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润滑油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站内油运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开路油运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闭路油运的示意图;其中,1、压缩机,2、氮气罐,3、氮气输送管道,4、100+80目油滤器,5、临时透明胶管,6、法兰,7、压力表,8、截止阀,9、单向阀,10、润滑油泵,11、润滑油箱,12、高位油箱回油管道,13、机组回油管道,14、盲板,15、机组,16、加有盲板的法兰,17、高位油箱,18、高位油箱进油管道,19、蓄能罐,20、润滑油冷却器,21、润滑油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修时应退油,清理油箱包括高位油箱内部,第一次清理采用海绵,清理至内表面不再有浮油为止,第二次清理用面团对油箱内表面进行清理,在清理时采用面团粘取内表面方法,切勿用面团在内表面用揉搓方法,否则会有细小面粒粘在内表面;清理至用手电侧向照向内表面看不见灰尘和颗粒杂质为合格;清理时注意,对电加热器、油泵入口过滤器、油站筒体上的接管、油站筒体垂直面均进行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死角;在清理时要求工作人员穿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二次污染,并且施工前注意置换油气,施工时注意通风;S2:油箱清理干净后,使用滤油机往油箱注入准备好的润滑油,加注过程执行三级过滤,分别为60、80、100目滤网,将油加注到高液位与低液位之间80%高处停止加油;在滤油机使用前注意置换滤油机内残存杂质;S3:润滑油从油滤器后通过临时透明胶管或固定旁路直接回油箱;注意应关闭去润滑油总管的所有阀门或在其管线法兰上加盲板;临时透明胶管的通径应足够大以便开双泵;任何时候不得取出油滤器芯子油运;临时透明胶管上应加装100目过滤网;S4:为了使润滑油箱的异物得到有效清理,往油箱中通入氮气以增加扰动提高油运效率;S5:站内油运初次启动润滑油泵后观察回油、滤网加设处有无泄漏、管线法兰有无泄漏、油泵出口压力、油箱油位、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S6:站内油运开始,油运初期,运行2小时后停泵,回油15分钟后拆下滤网检查油运情况并更换新滤网,油运后期运行时间可适当延长至5小时左右;根据GB50231‑2009.标准,滤网上不应有任何可见硬质颗粒,不允许有任何微量软质纤维体;S7:当胶管上的滤网达到标准要求,站内油运便可结束,此时拆下临时透明胶管,将其短接在润滑油总管线和回油管线之间,使用滤网目数为100+80目,加设位置为回油管线与筒体相连的第一个法兰处,供油管线与临时透明胶管相连的法兰处;S8:开路油运初次启动润滑油泵,观察回油、滤网加设处有无泄漏、管线法兰有无泄漏、油泵出口压力、油箱油位、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S9:开路油运开始,油运初期,运行2小时后停泵,回油15分钟后拆下滤网检查油运情况并更换新滤网,油运后期运行时间可适当延长至5小时左右;S10:滤网上的异物达到检修标准,意味着开路油运便可结束;此时,拆下临时透明胶管,恢复机组润滑油管线,在总回油管线的法兰处加装目数为100+80目的滤网;S11:闭路油运开始,初期运行2小时后停泵,回油15分钟后拆下滤网检查油运情况并更换新滤网,油运后期运行时间可适当延长至5小时左右;S12:同样,滤网上的异物达到检修标准,闭路油运结束;拆下滤网,恢复机组润滑油系统;打开油泵,观察管线各法兰有无泄漏、油箱油位、油泵出口压力、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厂关键机组设备润滑油系统的油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修时应退油,清理油箱包括高位油箱内部,第一次清理采用海绵,清理至内表面不再有浮油为止,第二次清理用面团对油箱内表面进行清理,在清理时采用面团粘取内表面方法,切勿用面团在内表面用揉搓方法,否则会有细小面粒粘在内表面;清理至用手电侧向照向内表面看不见灰尘和颗粒杂质为合格;清理时注意,对电加热器、油泵入口过滤器、油站筒体上的接管、油站筒体垂直面均进行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死角;在清理时要求工作人员穿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二次污染,并且施工前注意置换油气,施工时注意通风;S2:油箱清理干净后,使用滤油机往油箱注入准备好的润滑油,加注过程执行三级过滤,分别为60、80、100目滤网,将油加注到高液位与低液位之间80%高处停止加油;在滤油机使用前注意置换滤油机内残存杂质;S3:润滑油从油滤器后通过临时透明胶管或固定旁路直接回油箱;注意应关闭去润滑油总管的所有阀门或在其管线法兰上加盲板;临时透明胶管的通径应足够大以便开双泵;任何时候不得取出油滤器芯子油运;临时透明胶管上应加装100目过滤网;S4:为了使润滑油箱的异物得到有效清理,往油箱中通入氮气以增加扰动提高油运效率;S5:站内油运初次启动润滑油泵后观察回油、滤网加设处有无泄漏、管线法兰有无泄漏、油泵出口压力、油箱油位、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S6:站内油运开始,油运初期,运行2小时后停泵,回油15分钟后拆下滤网检查油运情况并更换新滤网,油运后期运行时间可适当延长至5小时左右;根据GB50231-2009.标准,滤网上不应有任何可见硬质颗粒,不允许有任何微量软质纤维体;S7:当胶管上的滤网达到标准要求,站内油运便可结束,此时拆下临时透明胶管,将其短接在润滑油总管线和回油管线之间,使用滤网目数为100+80目,加设位置为回油管线与筒体相连的第一个法兰处,供油管线与临时透明胶管相连的法兰处;S8:开路油运初次启动润滑油泵,观察回油、滤网加设处有无泄漏、管线法兰有无泄漏、油泵出口压力、油箱油位、油泵及回油泵运行等情况;S9:开路油运开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勇豆宏斌向湘典瞿刚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长炼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