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金合金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48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阀杆和阀盖,所述阀本体和阀盖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贯穿所述阀盖,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本体内部的通道口;所述阀本体、阀盖和所述阀杆均设置为镍合金;通过煅烧后通过模具浇铸而成,通过在镍合金配比中添加的金元素,使得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金属性能更为稳定,同时,利用煅烧进一步提高阀门的强度和硬度,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Nickel alloy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镍金合金阀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镍金合金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现有的阀门一般采用铸铁材料制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磨损会造成阀门闭合不严,造成阀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金合金阀门,用以减少阀门铸铁材料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损造成阀门闭合不严造成阀门失效的情况。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包括:阀本体、阀杆和阀盖,所述阀本体和阀盖固定连接,所述阀杆贯穿所述阀盖,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本体内部的通道口;所述阀本体、阀盖和所述阀杆均设置为镍合金。优选的,所述阀本体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通过挡板间隔,所述挡板设置为Z型结构,所述挡板的中心设置有通道口,所述通道口用于所述阀杆的挡盖进行打开或关闭。优选的,所述阀本体靠近所述阀盖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管道,所述延伸管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设置,所述延伸管道远离所述阀本体的一端和所述阀盖靠近所述阀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所述延伸管道的法兰和所述阀盖上的法兰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优选的,所述阀盖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连通所述阀本体的第二腔体,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阀盖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材料,所述阀杆在所述螺纹孔和所述密封材料内上下活动,并用于密封所述螺杆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的间隙;所述阀杆远离挡盖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分别设在挡板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的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的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分别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口的流量大小。优选的,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顶杆、第一顶板和第一限流板,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块,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凸起块上设置有转槽,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盖内的一端设置有转台,所述转台嵌设在所述转槽内,所述转台随着所述阀杆的转动在所述转槽内来回转动;所述挡板的上方且沿着所述通道口的外侧边沿设置有第一限流板,所述第一限流板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流板的周向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一限流板的轴向中心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顶杆贯穿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通道口,并延伸至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顶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限流板的内部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随着所述第一顶杆在所述通道口的来回活动而压缩或伸开;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第二顶杆、第二凸起块和第二限流板,所述第二限流板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限流板的轴向中心线和所述第一顶杆的轴向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顶杆靠近所述第一凸起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起块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远离所述第二凸起块的一端设置有顶块;所述第一限流板沿所述第一限流板的轴向中心线还对称设置有第二贯穿孔,所述挡板沿所述通道口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有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和所述第三贯穿孔的轴线重合设置;所述第二贯穿孔和所述第三贯穿孔供所述第二顶杆贯穿,所述第二顶杆延伸至所述第二限流板的U型开口内,所述第二限流板通过第二弹簧固定在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弹簧沿所述通道口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限流板的底部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二凸起块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限流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套在所述第二顶杆。优选的,所述阀杆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腔体内还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腔体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值对所述电机进行正转或反转。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R16、R17、R18、R19、R20、R21、R22、电容C1、C2、C3、C4、C5、C6、C7、C8、二极管D1、D2、D3、D4、D5和三极管V1、V2,所述电阻R1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极管V1的基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和电阻R9,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R6;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和电容C3,所述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2,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4;电容C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1、R12、电阻C6,所述电阻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和电阻R13,所述电容C5和电阻R13之间接地;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0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容C3和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D3的阴极和电阻R11;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连接电阻R14、R15,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R18和电容C7,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R20,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9、R21,所述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R18,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和电阻R16;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8,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分别连接电阻R21、R22,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为电源输出端。有益效果:通过将所述阀本体、阀盖和所述阀杆均设置为镍合金,其镍合金配比为:铜25%-30%、铝3%-10%、铁0.3%-2%、镁0.5%-5%、金0.25%-0.8%,其余为镍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通过煅烧后通过模具浇铸而成,通过在镍合金配比中添加的金元素,使得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金属性能更为稳定,同时,利用煅烧进一步提高阀门的强度和硬度,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阀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关闭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稳压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本体,2-阀杆,3-阀盖,4-通道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1)、阀杆(2)和阀盖(3),所述阀本体(1)和阀盖(3)固定连接,所述阀杆(2)贯穿所述阀盖(3),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本体(1)内部的通道口(4);所述阀本体(1)、阀盖(3)和所述阀杆(2)均设置为镍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1)、阀杆(2)和阀盖(3),所述阀本体(1)和阀盖(3)固定连接,所述阀杆(2)贯穿所述阀盖(3),并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本体(1)内部的通道口(4);所述阀本体(1)、阀盖(3)和所述阀杆(2)均设置为镍合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1)设置有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所述第一腔体(5)和所述第二腔体(6)之间通过挡板(7)间隔,所述挡板(7)设置为Z型结构,所述挡板(7)的中心设置有通道口(4),所述通道口(4)用于所述阀杆(2)的挡盖(7)进行打开或关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1)靠近所述阀盖(3)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管道(8),所述延伸管道(8)和所述第二腔体(6)连通设置,所述延伸管道(8)远离所述阀本体(1)的一端和所述阀盖(3)靠近所述阀本体(1)的一端均设置有法兰(9),所述延伸管道(8)的法兰(9)和所述阀盖(3)上的法兰(9)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体。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3)上设置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连通所述阀本体(1)的第二腔体(6),所述螺纹孔(11)靠近所述阀盖(3)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材料(12),所述阀杆(2)在所述螺纹孔(11)和所述密封材料(12)内上下活动,并用于密封所述螺杆和所述第二腔体(6)之间的间隙;所述阀杆(2)远离挡盖(7)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3)。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分别设在挡板(7)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7)的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腔体(6)的一侧,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挡板(7)的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5)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分别用于调节所述连通口的流量大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镍金合金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顶杆(34)、第一顶板(25)和第一限流板(21),所述第一顶杆(3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起块(16),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板(25),所述第一凸起块(16)上设置有转槽(17),所述阀杆(2)位于所述阀盖(3)内的一端设置有转台(18),所述转台(18)嵌设在所述转槽(17)内,所述转台(18)随着所述阀杆(2)的转动在所述转槽(17)内来回转动;所述挡板(7)的上方且沿着所述通道口(4)的外侧边沿设置有第一限流板(21),所述第一限流板(21)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固定在所述挡板(7)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流板(21)的周向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流通口(23);所述第一限流板(21)的轴向中心设置有第一贯穿孔(31),所述第一顶杆(34)贯穿所述第一贯穿孔(31)和所述通道口(4),并延伸至所述挡板(7)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顶杆(34)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2),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限流板(21)的内部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板(2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22)随着所述第一顶杆(34)在所述通道口(4)的来回活动而压缩或伸开;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第二顶杆(27)、第二凸起块(19)和第二限流板(30),所述第二限流板(30)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挡板(7)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限流板(30)的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涛丁超果春焕史可任王金鹤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泰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