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47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包括第一安装部、偏心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成型有让位槽,所述偏心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位于让位槽内;所述驱动盘与让位槽之间设有滚柱机构;所述驱动盘分布有若干第一滚柱槽,所述让位槽分布有若干第二滚柱槽,所述滚柱机构包括若干个对应设在第一滚柱槽和第二滚柱槽之间的滚柱;第二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成型有内摆线槽,所述驱动盘成型有外摆线槽,所述内摆线槽和外摆线槽之间分布有若干滚珠;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承载能力高,磨损损耗小,传动稳定和灵活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

A high bearing capacity double wave line decelerating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减速器对两级的转动速比进行调节,将上级设备的高速转动进行减速,从而获得较大的扭矩。现有的减速轴承一般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通过齿轮与齿轮之间产生的齿差实现减速作用。在传动的过程中,齿轮与齿轮之间产生较大的磨损,摩擦阻力较大,承载能力较差,振动和噪声较大。进行轴向传动时,齿轮传动的方式容易产生错位,造成转动不灵活的情况,严重时会卡死轴承。部分减速轴承采用滚珠作为传动件,滚珠的传动是点接触式,在传动过程中,承载能力较差,同时也容易磨损,当滚珠损耗一定程度时,同样容易造成转动不灵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承载能力高,磨损损耗小,传动稳定和灵活,同时具有多种输出方式的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偏心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所述偏心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偏心部的外围;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所述偏心部的一端的中部成型有环形的让位槽,所述偏心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位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偏心部带动所述驱动盘在所述让位槽内做偏心运动;所述驱动盘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让位槽的内端面之间设有滚柱机构;所述驱动盘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分布有若干第一滚柱槽,所述让位槽的内端面分布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滚柱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滚柱槽,所述滚柱机构包括若干个对应设在所述第一滚柱槽和所述第二滚柱槽之间的滚柱;所述第一滚柱槽为第一圆形沉孔,该第一圆形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滚柱的直径;所述第二滚柱槽为第二圆形沉孔,该第二圆形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滚柱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形沉孔的深度和所述第二圆形沉孔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滚柱的高度;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与所述驱动盘相对的一端成型有内摆线槽,所述驱动盘的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一端成型有外摆线槽,所述内摆线槽的波数大于所述外摆线槽的波数,所述内摆线槽和所述外摆线槽之间分布有若干滚珠;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围活动套设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摆线槽包括若干个朝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弯曲的第一弧形槽,若干个所述第一弧形槽沿周向依序首尾连接成环形状,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内底面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外摆线槽包括若干个朝所述驱动盘的外侧弯曲的第二弧形槽,若干个所述第二弧形槽沿周向依序首尾连接成环形状,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内底面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个数。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个数为N+2,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个数为N,所述滚珠的个数为N+1,N为大于零的整数。优选的,所述连接壳包括第一环形外壳和第二环形外壳,所述第一环形外壳和第二环形外壳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依序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外壳和所述第二环形外壳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围,所述第一环形外壳、所述第二环形外壳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交叉滚子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径向剖面为L型结构,该L型结构的直角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所述第一环形外壳的内端面沿周向设有第一环形缺口,所述第一环形缺口朝向所述第二环形外壳;所述第二环形外壳的内端面沿周向设有第二环形缺口,所述第二环形缺口朝向所述第一环形外壳;所述第一环形缺口的径向剖面与所述第二环形缺口的径向剖面相垂直;所述容纳槽由第一安装槽、第一环形缺口和第二环形缺口配合形成,所述容纳槽的径向剖面为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交叉滚子机构包括第一滚子、第二滚子、限位环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置有多个且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限位环的侧壁;所述限位环套设在第一安装槽的外围,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中部;所述第一滚子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滚子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滚子和多个所述第二滚子交错设置在多个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滚子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滚子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滚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的其中两相对的内壁相平行,所述第二滚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的另外两相对的内壁相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偏心部之间成型有轴环。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优选的,所述偏心部与所述驱动盘之间设有第二轴承。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第三轴承。本专利技术采用这种结构,驱动盘通过第一摆线槽、第二摆线槽和滚珠带动第二壳体转动,通过第一摆线槽和第二摆线槽之间的波数不同,产生减速的效果,滚珠与第一摆线槽和第二摆线槽产生滚动传动,摩擦损耗小,使用寿命长,噪音小;通过第一滚柱槽、第二滚柱槽和滚柱配合,第一滚柱槽、第二滚柱槽分别与滚柱产生线性接触,具有较高的耐磨损能力,同时提供了良好的承载能力,适用于高载荷的机械设备;滚柱传动的方式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精度高,磨损小,质量稳定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沿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拆除第一环形外壳和第二环形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环形外壳、第二环形外壳和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壳体、驱动盘和输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盘和输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输入轴1、第一安装部1a、偏心部1b、第二安装部1c、轴环1d、第一壳体2、让位槽2a、第二滚柱槽2b、驱动盘3、第一滚柱槽3a、滚柱机构4、滚柱4a、第二壳体5、第一安装槽5a、内摆线槽6、第一弧形槽6a、外摆线槽7、第二弧形槽7a、滚珠8、第一环形外壳9、第一环形缺口9a、第二环形外壳10、第二环形缺口10a、交叉滚子机构11、第一滚子11a、第二滚子11b、限位环11c、限位孔11d、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第三轴承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包括输入轴1,所述输入轴1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第一安装部1a、偏心部1b和第二安装部1c。所述第一安装部1a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靠近所述偏心部1b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偏心部1b的外围。所述第一壳体2的靠近所述偏心部1b的一端的中部成型有环形的让位槽2a,所述偏心部1b的外围活动套设有驱动盘3,所述驱动盘3位于所述让位槽2a内,所述偏心部1b带动所述驱动盘3在所述让位槽2a内做偏心运动。所述驱动盘3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2的一端与所述让位槽2a的内端面之间设有滚柱机构4;所述驱动盘3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2的一端分布有若干第一滚柱槽3a,所述让位槽2a的内端面分布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滚柱槽3a一一对应的第二滚柱槽2b,所述滚柱机构4包括若干个对应设在所述第一滚柱槽3a和所述第二滚柱槽2b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包括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偏心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所述偏心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偏心部的外围;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所述偏心部的一端的中部成型有环形的让位槽,所述偏心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位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偏心部带动所述驱动盘在所述让位槽内做偏心运动;所述驱动盘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让位槽的内端面之间设有滚柱机构;所述驱动盘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分布有若干第一滚柱槽,所述让位槽的内端面分布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滚柱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滚柱槽,所述滚柱机构包括若干个对应设在所述第一滚柱槽和所述第二滚柱槽之间的滚柱;所述第一滚柱槽为第一圆形沉孔,该第一圆形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滚柱的直径;所述第二滚柱槽为第二圆形沉孔,该第二圆形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滚柱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形沉孔的深度和所述第二圆形沉孔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滚柱的高度;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与所述驱动盘相对的一端成型有内摆线槽,所述驱动盘的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一端成型有外摆线槽,所述内摆线槽的波数大于所述外摆线槽的波数,所述内摆线槽和所述外摆线槽之间分布有若干滚珠;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围活动套设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包括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包括沿轴向依序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偏心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所述偏心部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偏心部的外围;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所述偏心部的一端的中部成型有环形的让位槽,所述偏心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位于所述让位槽内,所述偏心部带动所述驱动盘在所述让位槽内做偏心运动;所述驱动盘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让位槽的内端面之间设有滚柱机构;所述驱动盘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分布有若干第一滚柱槽,所述让位槽的内端面分布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滚柱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滚柱槽,所述滚柱机构包括若干个对应设在所述第一滚柱槽和所述第二滚柱槽之间的滚柱;所述第一滚柱槽为第一圆形沉孔,该第一圆形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滚柱的直径;所述第二滚柱槽为第二圆形沉孔,该第二圆形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滚柱的直径;所述第一圆形沉孔的深度和所述第二圆形沉孔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滚柱的高度;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围活动套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与所述驱动盘相对的一端成型有内摆线槽,所述驱动盘的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一端成型有外摆线槽,所述内摆线槽的波数大于所述外摆线槽的波数,所述内摆线槽和所述外摆线槽之间分布有若干滚珠;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围活动套设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摆线槽包括若干个朝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弯曲的第一弧形槽,若干个所述第一弧形槽沿周向依序首尾连接成环形状,所述第一弧形槽的内底面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外摆线槽包括若干个朝所述驱动盘的外侧弯曲的第二弧形槽,若干个所述第二弧形槽沿周向依序首尾连接成环形状,所述第二弧形槽的内底面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个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线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个数为N+2,所述第二弧形槽的个数为N,所述滚珠的个数为N+1,N为大于零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力的双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三何健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力普鑫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