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839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包括房体,房体上部设置有房盖,房盖上设置有太阳能板结构,太阳能板结构外周设置有未封闭的围墙,房盖一角设置有雨水收集口,房体下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架,太阳能板结构安装在屋面板上,屋面板下部设置有上侧纵梁和上侧横梁,上侧纵梁上安装有红外线灯光控制器,房体主体四面设置有外侧墙板,外侧墙板内侧设置有内侧墙板,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之间设置有卡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其可移动、可拆分特性的基础上保证内部功能区划合理,方便人们使用,在装配式建筑生产和建造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建筑材料的损耗和有限能源的消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地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土地的集约利用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在我国西南山区和中部山区的一些城市,在城市发展中遇到建设用地不足,城市外延被群山沟壑阻挡的窘境。对于山体开挖,穿山通隧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岩石渣土,这些渣土由于地形、环境、政策等因素不能外运清除,不仅在施工期间浪费资源,增加工程费用,而且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模块化装配式可移动建筑具有低污染、低能耗等特性,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目前,模块化可移动式建筑在活动宣传、户外旅行、灾后救助、物流以及港口等均有使用,但相对于整个建筑市场而言,其规模还很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包括房体,房体上部设置有房盖,房盖上设置有太阳能板结构,太阳能板结构外周设置有未封闭的围墙,房盖一角设置有雨水收集口,房体下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架,太阳能板结构安装在屋面板上,屋面板下部设置有上侧纵梁和上侧横梁,上侧纵梁上安装有红外线灯光控制器,房体主体四面设置有外侧墙板,外侧墙板内侧设置有内侧墙板,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之间设置有卡板结构,内侧墙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房体内设置有地板,地板下部设置有电发热地暖板,外侧墙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卡扣和下卡扣,外侧墙板的底部设置有支座,电发热地暖板下部设置有下侧纵梁和下侧横梁,屋面板内侧还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地板底部还设置有能够伸缩的滑轮。太阳能板结构包括太阳能板和支架。卡板结构包括两个卡板。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施工方法,首先确定以2700mm×1800mm×2700mm(长×宽×高)为基本空间的模块,以及1600mm×300mm的地板和300mm×2600mm(宽×长)的可拼接屋面板;在工厂预制建筑的横墙,包括端部角柱、上下横梁、柱间双层墙板,以及固定纵墙的螺栓和“U型”槽钢,完成横向主体结构,屋顶再铺设轻质可拼接自粘型屋面板,在高于地平面0.3m处和相对室内地面2.7m高标高处固定两根水平钢梁,两个横梁的内侧分别设两个可折叠的金属滑轮,在建筑平时使用过程中时隐蔽吸附地板与横梁之间,需要移动时将活动地板打开,改变滑轮方向,支撑建筑立于地面,在四个滑轮的作用下可完成建筑的移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其可移动、可拆分特性的基础上保证内部功能区划合理,方便人们使用,在装配式建筑生产和建造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建筑材料的损耗和有限能源的消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包括房体7,房体7上部设置有房盖,房盖上设置有太阳能板结构2,太阳能板结构2外周设置有未封闭的围墙1,房盖一角设置有雨水收集口3,房体下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架6,太阳能板结构2安装在屋面板24上,屋面板24下部设置有上侧纵梁9和上侧横梁23,上侧纵梁9上安装有红外线灯光控制器10,房体主体四面设置有外侧墙板19,外侧墙板19内侧设置有内侧墙板18,外侧墙板19与内侧墙板18之间设置有卡板结构4,内侧墙板18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房体内设置有地板13,地板13下部设置有电发热地暖板5,外侧墙板19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卡扣22和下卡扣17,外侧墙板19的底部设置有支座16,电发热地暖板5下部设置有下侧纵梁14和下侧横梁15,屋面板内侧还设置有光敏传感器21,地板底部还设置有能够伸缩的滑轮12。太阳能板结构包括太阳能板8和支架。卡板结构包括两个卡板20。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施工方法,首先确定以2700mm×1800mm×2700mm(长×宽×高)为基本空间的模块,以及1600mm×300mm的地板和300mm×2600mm(宽×长)的可拼接屋面板;在工厂预制建筑的横墙,包括端部角柱、上下横梁、柱间双层墙板,以及固定纵墙的螺栓和“U型”槽钢,完成横向主体结构,屋顶再铺设轻质可拼接自粘型屋面板,在高于地平面0.3m处和相对室内地面2.7m高标高处固定两根水平钢梁,两个横梁的内侧分别设两个可折叠的金属滑轮,在建筑平时使用过程中时隐蔽吸附地板与横梁之间,需要移动时将活动地板打开,改变滑轮方向,支撑建筑立于地面,在四个滑轮的作用下可完成建筑的移动。房屋的内部侧墙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屋顶内部装有光敏传感器、灯光控制器及照明灯。同时为了提高房屋的隔热和保温效果,单元房内部地板采用纤维电发热地暖板。实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自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包括房体,其特征在于:房体上部设置有房盖,房盖上设置有太阳能板结构,太阳能板结构外周设置有未封闭的围墙,房盖一角设置有雨水收集口,房体下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架,太阳能板结构安装在屋面板上,屋面板下部设置有上侧纵梁和上侧横梁,上侧纵梁上安装有红外线灯光控制器,房体主体四面设置有外侧墙板,外侧墙板内侧设置有内侧墙板,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之间设置有卡板结构,内侧墙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房体内设置有地板,地板下部设置有电发热地暖板,外侧墙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卡扣和下卡扣,外侧墙板的底部设置有支座,电发热地暖板下部设置有下侧纵梁和下侧横梁,屋面板内侧还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地板底部还设置有能够伸缩的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包括房体,其特征在于:房体上部设置有房盖,房盖上设置有太阳能板结构,太阳能板结构外周设置有未封闭的围墙,房盖一角设置有雨水收集口,房体下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架,太阳能板结构安装在屋面板上,屋面板下部设置有上侧纵梁和上侧横梁,上侧纵梁上安装有红外线灯光控制器,房体主体四面设置有外侧墙板,外侧墙板内侧设置有内侧墙板,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之间设置有卡板结构,内侧墙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房体内设置有地板,地板下部设置有电发热地暖板,外侧墙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卡扣和下卡扣,外侧墙板的底部设置有支座,电发热地暖板下部设置有下侧纵梁和下侧横梁,屋面板内侧还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地板底部还设置有能够伸缩的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房建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板结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