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15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00
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包含有具有绕线单元(16)的绕线成型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绕线单元(16)联接并且用于对绕线单元(16)产生转动搓动力的张力控制器(12),通过绕线单元(16),对线绳的绕线成型,通过张力控制器(12),通过对线绳喂入速度差异控制,实现对线绳的涨紧,因此提高了线绳的绕线成型的长度和重量的一致性。

Winding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 r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当线绳通过编织或捻制,需要再通过绕线成筒状体,从而方便线绳的运输和成卷零售,因此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制绳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中,采用单独成型或一组丝线分别成型,但无论哪种成型方式,成型过程中都普遍存在张力不可控、成型大小不一、重量差别大等质量缺陷,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人工筛选、逐个称量等人工方法来满足客户对质量要求。造成了在该生产环节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等缺乏竞争力等不利因素,无法满足当下大规模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方法。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因此提高了线绳的绕线成型的长度和重量的一致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包含有具有绕线单元的绕线成型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绕线单元联接并且用于对绕线单元产生转动搓动力的张力控制器。由于设计了绕线成型装置本体和张力控制器,通过绕线单元,对线绳的绕线成型,通过张力控制器,通过对线绳喂入速度差异控制,实现对线绳的涨紧,因此提高了线绳的绕线成型的长度和重量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对线绳喂入速度差异控制的方式把绕线成型装置本体和张力控制器相互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其中具有用于作用在线绳的自重张力装置和用于与张力控制器间接式联接的过线轮的绕线单元并且绕线单元设置为呈集成式分布。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其中还具有机架、传动轴、联轴器、支座、动力轴和动力源的绕线成型装置本体。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包含有具有支架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张力控制器与绕线成型装置本体之间。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绕线单元、支架和支座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绕线单元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和动力轴联接并且在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传动轴设置为与支座联接并且张力控制器设置在支架上,张力控制器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和动力源联接并且动力源的输出端轴与动力轴。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机架设置为框状体并且机架的其中一个端头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支架和动力源联接,机架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绕线单元和支座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支架设置为Y字形架状体并且支架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机架联接,支架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张力控制器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支座设置为具有轴承的座状体并且支座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机架联接,支座的轴承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和动力轴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传动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联轴器设置为梅花式联轴器,传动轴设置为与绕线单元和支座插入式联接并且传动轴的端头设置为与张力控制器的输出端轴联接,联轴器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相邻的两个传动轴的端头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动力轴设置为具有蜗杆部的圆形杆状体并且动力源设置为电机,动力轴设置为与绕线单元和支座插入式联接并且动力轴的端头设置为与动力源的输出端轴联接,动力源的壳体设置为与机架联接并且动力源的控制器设置为与张力控制器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张力控制器设置为阻尼式张力控制器。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张力控制器设置为包含有箱壳、被动牵引槽轮、主动牵引槽轮、电机、阻尼装置、过线轮组、活动挡门、挡门销轴、弹簧撑杆和传感器并且在箱壳上分别设置有被动牵引槽轮、主动牵引槽轮、阻尼装置、过线轮组、挡门销轴、弹簧撑杆和传感器,主动牵引槽轮设置在电机上并且活动挡门设置在箱壳上并且活动挡门分别设置为与挡门销轴和弹簧撑杆接触式联接,传感器设置在主动牵引槽轮上,被动牵引槽轮设置在主动牵引槽轮与输出过线轮之间并且过线轮组设置在阻尼装置和主动牵引槽轮之间。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箱壳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箱壳的右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被动牵引槽轮、主动牵引槽轮和过线轮组转动式联接,箱壳的右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阻尼装置和传感器联接并且箱壳的上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挡门销轴和弹簧撑杆联接,箱壳的左端端面敞口部设置为与活动挡门联接并且在箱壳的上端端面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瓷眼和第二瓷眼。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阻尼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上阻尼装置和下阻尼装置并且上阻尼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瓷眼联接,下阻尼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瓷眼联接并且上阻尼装置的输出端口部和下阻尼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过线轮组的输入端口部联接,上阻尼装置和下阻尼装置分别包含有第一阻尼块、第二阻尼块、弹簧、调节螺母和固定螺杆并且固定螺杆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箱壳和第一阻尼块联接,第二阻尼块设置为与第一阻尼块接触式联接并且固定螺杆的外端头设置为与调节螺母螺纹式联接,弹簧设置为与固定螺杆贯串式联接并且弹簧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调节螺母接触式联接,弹簧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阻尼块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设置为锥形弹簧,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分别设置为碗状体并且在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之间设置有V字形环绕槽体,调节螺母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固定螺杆设置为圆形螺杆。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过线轮组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过线轮、第二过线轮和第三过线轮并且第一过线轮、第二过线轮和第三过线轮分别设置为与箱壳转动式联接,第一过线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阻尼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联接并且第一过线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过线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第二过线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三过线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并且第三过线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主动牵引槽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第一过线轮、第二过线轮和第三过线轮分别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V字槽的轮状体并且第一过线轮的中心点、第二过线轮的中心点和第三过线轮的中心点设置为呈三角形分布。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主动牵引槽轮和被动牵引槽轮分别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五条V字槽的轮状体并且主动牵引槽轮和被动牵引槽轮分别设置为与箱壳转动式联接,主动牵引槽轮设置为与电机的端轴联接并且主动牵引槽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过线轮组的输出端口部联接,主动牵引槽轮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输出过线轮的输入端口部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电机的外壳设置为与高速捻线打轴机的机架联接并且电机的端轴设置为与主动牵引槽轮联接,电机的控制端口部设置为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部连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传感器设置为速度传感器并且传感器的外壳设置为与箱壳联接,传感器的触头设置为与主动牵引槽轮接触式联接并且传感器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部连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活动挡门设置为包含有门板部、把手部和条部并且门板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把手部的内端头联接,门板部的内端端面的上下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条部的外端头联接并且门板部设置为与箱壳嵌入式联接,条部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挡门销轴接触式联接并且条部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弹簧撑杆接触式联接,门板部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并且把手部设置为U字形杆状体,条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挡门销轴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挡门销轴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箱壳联接,挡门销轴的周边侧面部设置为与活动挡门联接。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弹簧撑杆设置为座部和弹片部并且弹片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座部联接,弹片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活动挡门联接并且座部设置为与箱壳联接,座部和弹片部分别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箱壳与阻尼装置设置为按照弹性压紧形成张力的方式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绕线单元(16)的绕线成型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绕线单元(16)联接并且用于对绕线单元(16)产生转动搓动力的张力控制器(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绕线单元(16)的绕线成型装置本体、设置为与绕线单元(16)联接并且用于对绕线单元(16)产生转动搓动力的张力控制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线绳喂入速度差异控制的方式把绕线成型装置本体和张力控制器(12)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其中具有用于作用在线绳的自重张力装置(3)和用于与张力控制器(12)间接式联接的过线轮(13)的绕线单元(16)并且绕线单元(16)设置为呈集成式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其中还具有机架(15)、传动轴(14)、联轴器(10)、支座(9)、动力轴(17)和动力源(18)的绕线成型装置本体,或,包含有具有支架(11)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张力控制器(12)与绕线成型装置本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绕线单元(16)、支架(11)和支座(9)分别设置在机架(15)上,绕线单元(16)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14)和动力轴(17)联接并且在传动轴(14)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0),传动轴(14)设置为与支座(9)联接并且张力控制器(12)设置在支架(11)上,张力控制器(12)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14)和动力源(18)联接并且动力源(18)的输出端轴与动力轴(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张力控制器(12)阻尼式张力控制器,或,张力控制器(12)设置为包含有箱壳(121)、被动牵引槽轮(122)、主动牵引槽轮(123)、电机(124)、阻尼装置(125)、过线轮组(126)、活动挡门(127)、挡门销轴(128)、弹簧撑杆(129)和传感器(1210)并且在箱壳(121)上分别设置有被动牵引槽轮(122)、主动牵引槽轮(123)、阻尼装置(125)、过线轮组(126)、挡门销轴(128)、弹簧撑杆(129)和传感器(1210),主动牵引槽轮(123)设置在电机(124)上并且活动挡门(127)设置在箱壳(121)上并且活动挡门(127)分别设置为与挡门销轴(128)和弹簧撑杆(129)接触式联接,传感器(1210)设置在主动牵引槽轮(123)上,被动牵引槽轮(122)设置在主动牵引槽轮(123)与输出过线轮(1214)之间并且过线轮组(126)设置在阻尼装置(125)和主动牵引槽轮(123)之间,或,箱壳(121)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箱壳(121)的右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被动牵引槽轮(122)、主动牵引槽轮(123)和过线轮组(126)转动式联接,箱壳(121)的右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阻尼装置(125)和传感器(1210)联接并且箱壳(121)的上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挡门销轴(128)和弹簧撑杆(129)联接,箱壳(121)的左端端面敞口部设置为与活动挡门(127)联接并且在箱壳(121)的上端端面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瓷眼(1211)和第二瓷眼(1212),或,阻尼装置(125)设置为包含有上阻尼装置(1259)和下阻尼装置(1258)并且上阻尼装置(1259)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瓷眼(1211)联接,下阻尼装置(1258)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瓷眼(1212)联接并且上阻尼装置(1259)的输出端口部和下阻尼装置(125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过线轮组(126)的输入端口部联接,上阻尼装置(1259)和下阻尼装置(1258)分别包含有第一阻尼块(1251)、第二阻尼块(1252)、弹簧(1253)、调节螺母(1254)和固定螺杆(1255)并且固定螺杆(1255)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箱壳(121)和第一阻尼块(1251)联接,第二阻尼块(1252)设置为与第一阻尼块(1251)接触式联接并且固定螺杆(1255)的外端头设置为与调节螺母(1254)螺纹式联接,弹簧(1253)设置为与固定螺杆(1255)贯串式联接并且弹簧(125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调节螺母(1254)接触式联接,弹簧(125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阻尼块(1252)接触式联接并且弹簧(1253)设置为锥形弹簧,第一阻尼块(1251)和第二阻尼块(1252)分别设置为碗状体并且在第一阻尼块(1251)和第二阻尼块(1252)之间设置有V字形环绕槽体,调节螺母(1254)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固定螺杆(1255)设置为圆形螺杆,或,过线轮组(126)设置为包含有第一过线轮(1261)、第二过线轮(1262)和第三过线轮(1263)并且第一过线轮(1261)、第二过线轮(1262)和第三过线轮(1263)分别设置为与箱壳(121)转动式联接,第一过线轮(126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阻尼装置(125)的输出端口部联接并且第一过线轮(1261)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过线轮(1262)的输入端口部联接,第二过线轮(1262)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三过线轮(1263)的输入端口部联接并且第三过线轮(1263)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主动牵引槽轮(123)的输入端口部联接,第一过线轮(1261)、第二过线轮(1262)和第三过线轮(1263)分别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V字槽的轮状体并且第一过线轮(1261)的中心点、第二过线轮(1262)的中心点和第三过线轮(1263)的中心点设置为呈三角形分布,或,主动牵引槽轮(123)和被动牵引槽轮(122)分别设置为周边侧面部具有五条V字槽的轮状体并且主动牵引槽轮(123)和被动牵引槽轮(122)分别设置为与箱壳(121)转动式联接,主动牵引槽轮(123)设置为与电机(124)的端轴联接并且主动牵引槽轮(123)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过线轮组(126)的输出端口部联接,主动牵引槽轮(123)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输出过线轮(1214)的输入端口部联接,或,电机(124)的外壳设置为与高速捻线打轴机的机架联接并且电机(124)的端轴设置为与主动牵引槽轮(123)联接,电机(124)的控制端口部设置为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部连接,或,传感器(1210)设置为速度传感器并且传感器(1210)的外壳设置为与箱壳(121)联接,传感器(1210)的触头设置为与主动牵引槽轮(123)接触式联接并且传感器(1210)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部连接,或,活动挡门(127)设置为包含有门板部(1271)、把手部(1272)和条部(1273)并且门板部(1271)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把手部(1272)的内端头联接,门板部(1271)的内端端面的上下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条部(1273)的外端头联接并且门板部(1271)设置为与箱壳(121)嵌入式联接,条部(1273)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挡门销轴(128)接触式联接并且条部(1273)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弹簧撑杆(129)接触式联接,门板部(1271)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并且把手部(1272)设置为U字形杆状体,条部(1273)设置为矩形片状体,或,挡门销轴(128)设置为圆形棒状体并且挡门销轴(128)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箱壳(121)联接,挡门销轴(128)的周边侧面部设置为与活动挡门(127)联接,或,弹簧撑杆(129)设置为座部(1291)和弹片部(1292)并且弹片部(129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座部(1291)联接,弹片部(129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活动挡门(127)联接并且座部(1291)设置为与箱壳(121)联接,座部(1291)和弹片部(1292)分别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或,箱壳(121)与阻尼装置(125)设置为按照弹性压紧形成张力的方式分布并且箱壳(121)与被动牵引槽轮(122)、主动牵引槽轮(123)、电机(124)和传感器(1210)设置为按照差速形成张力的方式分布,箱壳(121)与活动挡门(127)、挡门销轴(128)和弹簧撑杆(129)设置为端门密封的方式分布,弹片部(1292)设置为与条部(1273)联接,座部(1291)设置为与箱壳(121)的右端端面部联接,第一过线轮(1261)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阻尼块(1251)和第二阻尼块(1252)之间的环绕槽体联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绳的绕线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机架(15)设置为框状体并且机架(15)的其中一个端头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支架(11)和动力源(18)联接,机架(15)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绕线单元(16)和支座(9)联接,或,支座(9)设置为具有轴承的座状体并且支座(9)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机架(15)联接,支座(9)的轴承分别设置为与传动轴(14)和动力轴(17)联接,或,传动轴(14)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联轴器(10)设置为梅花式联轴器,传动轴(14)设置为与绕线单元(16)和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昊刘真涛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