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步进入百姓家庭,成为广大人们的代步工具。在环保部门倡导绿色环保的背景下,各种用途的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接式,另一种是插入式的,这种充电接口在进行充电时只需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直接插入充电接口处即可进行充电,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1、如公开号为CN201811146644.6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充电缆线缠绕采用了“U”字形状结构,减小了所占的机箱体积,但是该方案只能通过人为手动的进行电缆线的缠绕,还是显得较为麻烦。2、由于新能源汽车为高智能产业,所以在充电接口机箱盖的保护下要有新颖,该方案运用了锁扣进行保护,让使用者使用显得十分麻烦,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车主在为汽车充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车箱(1)和车盖(2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的左端安装有充电接口(2),且车箱(1)的右端设置有滚轮(3),并且滚轮(3)的内部连接有支撑轴(4),所述滚轮(3)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缆线(5),且电缆线(5)的末端连接有插头(6),并且插头(6)的下端卡合有卡块(7),所述滚轮(3)的内部连接有复位弹簧(10),且滚轮(3)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9),并且滚轮(3)的上端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条(14),所述连接条(14)的外表面设置有平衡块(11),且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车箱(1)和车盖(2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的左端安装有充电接口(2),且车箱(1)的右端设置有滚轮(3),并且滚轮(3)的内部连接有支撑轴(4),所述滚轮(3)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缆线(5),且电缆线(5)的末端连接有插头(6),并且插头(6)的下端卡合有卡块(7),所述滚轮(3)的内部连接有复位弹簧(10),且滚轮(3)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9),并且滚轮(3)的上端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条(14),所述连接条(14)的外表面设置有平衡块(11),且连接条(14)的左端固定有收线扭(8),所述连接条(14)的上端设置有推动条(18),且推动条(18)的左端连接有连接块(19),并且推动条(18)的上端设置有活动块(16),所述活动块(16)的内部安装有压力弹簧(15),所述车盖(22)安装在车箱(1)的外端,且车盖(22)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轴(21),并且车盖(22)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弹簧(20),所述车盖(22)的右端开设有固定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口(2)关于车箱(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电接口(2)外表面呈凹凸形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缆线(5),且滚轮(3)通过复位弹簧(10)与支撑轴(4)构成弹性结构,并且滚轮(3)通过复位弹簧(10)与车箱(1)构成转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关于滚轮(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卡块(7)与插头(6)构成卡合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延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扭(8)的内表面与车箱(1)的外表面相贴合,且收线扭(8)通过连接条(14)与车箱(1)构成滑动结构。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辉,王栋,王龙,刘旭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