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03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组合体一、组合体二、导流梭一、导流梭二、模体、锥口一、锥口二以及口模,所述模体为整个组合型模具的主体,所述导流梭一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一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一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一上,组成了组合体一,导流梭二的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锥口二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二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二上,组成了组合体二。该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该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为组合式模具,使用简单,安装方便,模具出现损坏后,维修费用低,只需要维修坏的部件,无需整套模具维修或更换,从而节约了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
技术介绍
农业灌溉,主要是指对农业耕作区进行的灌溉作业,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农业(包括日益活跃的园艺行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用水大户,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意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但随着水资源短缺与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大水漫灌正逐渐被注重精确灌水的现代节水灌溉模式所取代,农业灌溉需要用到双层水带。传统工艺双层水带模具不是组合式模具,要生产双层水带需要两套模具分一前一后使用,这种模具生产的双层水带容易粘点不好,造成两层分层,两层壁厚不容易控制,造成废品率较高,由于是两套模具挤出,第一套模具挤出内管后,需要冷却内管,再缠绕线,故内管所需的配方为较硬的配方,产品无法在寒冷的地方使用,使用场景受限,导致使用效果一般,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为此,提出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具备组合式模具、使用简单、安装方便以及废品率低等优点,以解决传统的双层水带模具存在使用效果一般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组合式模具、使用简单、安装方便以及废品率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包括组合体一、组合体二、导流梭一、导流梭二、模体、锥口一、锥口二以及口模,所述模体为整个组合型模具的主体,所述导流梭一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一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一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一上,组成了组合体一;所述导流梭二的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二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二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二上,组成了组合体二;所述组合体二设置在模体的内部,所述组合体一设置在组合体二的内部,且组合体一以及组合体二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模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口模,所述模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加热模具一以及横向加热模具二,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一,且横向加热模具一与斜向加热模具一之间是相通的,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二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二,且横向加热模具二与斜向加热模具二之间是相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合体二与模体内部间隙范围为0-0.1mm,所述组合体一与组合体二内部间隙范围为0-0.1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口模的内部与锥口二之间的空隙范围为0.2mm-0.3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锥口一与锥口二内部的间隙范围为0.2-0.3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斜向加热模具一、横向加热模具二以及斜向加热模具二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加热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梭一的外侧开设有导流槽一,且导流梭二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一,所述斜向加热模具一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二,且通槽一与通槽二之间是相互连通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二的中部开设有导流槽二,所述斜向加热模具二的中部开设有导流槽三,且导流槽二与导流槽三之间是相通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该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为组合式模具,使用简单,安装方便,模具出现损坏后,维修费用低,只需要维修坏的部件,无需整套模具维修或更换,从而节约了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2、该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而该模具对配方没有要求,故各种配方均可以投入使用,故应用范围大幅扩展,一次挤出,两层均在属于半液体半固态的时候融合在一起,非常紧密,故不会出现分层现象,设备制造成本低,产成品率高,而该模具为双层同时挤出成型,不需要经过高温箱,故此次工艺至少节能每24小时120度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流梭一与导流槽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导流梭二与导固定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流梭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锥口一以及锥口二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口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横向加热模具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斜向加热模具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组合体一;2、组合体二;3、导流梭一;31、导流槽一;4、导流梭二;5、模体;6、锥口一;7、锥口二;8、口模;9、横向加热模具一;91、通槽一;10、斜向加热模具一;101、通槽二;11、横向加热模具二;111、导流槽二;12、斜向加热模具二;121、导流槽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包括组合体一1、组合体二2、导流梭一3、导流梭二4、模体5、锥口一6、锥口二7以及口模8,所述模体5为整个组合型模具的主体,所述导流梭一3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一6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一6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一3上,组成了组合体一1;所述导流梭二4的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二7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二7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二4上,组成了组合体二2;所述组合体二2设置在模体5的内部,所述组合体一1设置在组合体二2的内部,且组合体一1以及组合体二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模体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口模8,所述模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加热模具一9以及横向加热模具二11,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一10,且横向加热模具一9与斜向加热模具一10之间是相通的,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二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二12,且横向加热模具二11与斜向加热模具二12之间是相通。具体的,所述组合体二2与模体5内部间隙范围为0-0.1mm,所述组合体一1与组合体二2内部间隙范围为0-0.1mm,间隙较小,保证了塑料原料的流通。具体的,所述所述口模8的内部与锥口二7之间的空隙范围为0.2mm-0.3mm,可根据不同口径和厚度来调整。具体的,所述锥口一6与锥口二7内部的间隙范围为0.2-0.3mm,可根据不同口径和厚度来调整。具体的,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9、斜向加热模具一10、横向加热模具二11以及斜向加热模具二12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加热片,利用加热片对塑料进行加温处理。具体的,所述导流梭一3的外侧开设有导流槽一31,且导流梭二4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导流槽一31以及固定槽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导流作用。具体的,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9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一91,所述斜向加热模具一10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二101,且通槽一91与通槽二101之间是相互连通的,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二11的中部开设有导流槽二111,所述斜向加热模具二12的中部开设有导流槽三121,且导流槽二111与导流槽三121之间是相通的,保证了塑料原料的流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斜向加热模具二12和斜向加热模具一10(通过法兰与挤出机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包括组合体一(1)、组合体二(2)、导流梭一(3)、导流梭二(4)、模体(5)、锥口一(6)、锥口二(7)以及口模(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5)为整个组合型模具的主体,所述导流梭一(3)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一(6)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一(6)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一(3)上,组成了组合体一(1);所述导流梭二(4)的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二(7)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二(7)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二(4)上,组成了组合体二(2);所述组合体二(2)设置在模体(5)的内部,所述组合体一(1)设置在组合体二(2)的内部,且组合体一(1)以及组合体二(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模体(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口模(8),所述模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加热模具一(9)以及横向加热模具二(11),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一(10),且横向加热模具一(9)与斜向加热模具一(10)之间是相通的,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二(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二(12),且横向加热模具二(11)与斜向加热模具二(12)之间是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包括组合体一(1)、组合体二(2)、导流梭一(3)、导流梭二(4)、模体(5)、锥口一(6)、锥口二(7)以及口模(8),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5)为整个组合型模具的主体,所述导流梭一(3)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一(6)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一(6)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一(3)上,组成了组合体一(1);所述导流梭二(4)的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锥口二(7)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且锥口二(7)通过螺纹安装在导流梭二(4)上,组成了组合体二(2);所述组合体二(2)设置在模体(5)的内部,所述组合体一(1)设置在组合体二(2)的内部,且组合体一(1)以及组合体二(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模体(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口模(8),所述模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加热模具一(9)以及横向加热模具二(11),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一(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一(10),且横向加热模具一(9)与斜向加热模具一(10)之间是相通的,所述横向加热模具二(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斜向加热模具二(12),且横向加热模具二(11)与斜向加热模具二(12)之间是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成型双层水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体二(2)与模体(5)内部间隙范围为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炳魁徐树森张清宝
申请(专利权)人:昌乐县前卫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