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778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从奶牛妊娠第260天或预产期前20天开始至产后50天,每天日粮中添加NCG,连续饲喂70天。S2、奶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向发情周期的母牛肌肉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S3、第7天,肌肉注射PGF2ɑ;S4、第9天,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同时注射米非司酮;S5、第10天,实施人工输精;S6、第15天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S7、第55天,用B超确定牛只妊娠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产后奶牛同期发情率、配种率及受胎率,并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早期胚胎存活率,且不需要检测发情,定时输精,操作方便。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oestrus and insemination in sum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畜牧业水牛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奶牛业生产中,繁殖率低是导致我国奶牛生产性能和效益低的关键因素。奶牛繁殖性能直接关系着奶牛生产和养殖效益,也是奶牛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容易出现异常发情,表现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发情排卵不规律、安静发情、排卵延迟,卵巢静止、卵泡囊肿等,导致繁殖率下降,造成了产奶量和繁殖力“双低”的问题,影响了牧场经济效益。在母牛分娩后一定时间进行药物处理,促进生殖机能恢复,并进行适时配种与早期妊娠诊断,是缩短产犊间隔的重要措施。此外,奶牛繁殖性能易受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夏季热应激会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食欲降低,能量供需不平衡,影响繁殖性能。同期发情技术是现代畜牧生产中重要的繁殖调控技术之一,是通过生殖激素不同组合来调控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排卵。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繁殖效率,人为调控卵巢活动和控制排卵时间,已经开发出一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方案,能够准确地控制排卵时间,且无需进行发情检测。Ovsynch-TAI同期发情方案在奶牛繁殖中应用较为广泛,同期发情效果相对较好,本专利技术人前期在Ovsynch-TAI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通过添加孕酮抑制剂米非司酮以促进排卵,但在夏季效果还不理想,存在诱导发情率低、胚胎早期死亡率高、受胎率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热应激引起血液循环于体表,致使消化、生殖、泌乳系统的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影响消化、生殖和泌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夏季奶牛同期发情技术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奶牛在夏季的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妊娠第260天或预产期前20天的母牛,从当天开始至产后50天,每天日粮中添加氮甲酰谷胺酸,连续饲喂70天;并在其后进行如下步骤;S2、奶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向一个或多个健康的处于发情周期的母牛肌肉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以促进卵泡发育;S3、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PGF2ɑ),以启动发情;S4、第9天,第二次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同时注射米非司酮以促进排卵;S5、第10天,实施人工输精;S6、第15天,人工输精后第5天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促进早期胚胎存活;S7、第55天即在人工输精后第45天,用B超确定牛只妊娠情况。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氮甲酰谷胺酸按一天补饲量为20g/头添加。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2和步骤S4中,所述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的注射剂量均为200μg/头。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注射前列腺素是在步骤S2后第7天注射。进一步地,所述氯前列醇钠的注射剂量为0.5mg/头。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第二次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与第一次间隔9天。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米非司酮的注射剂量为0.4mg/kg体重。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5中,所述米非司酮注射16小时后,进行人工输精。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在步骤S6中,所述hCG的注射剂量为2000IU/头。也就是说,同期发情处理之前(妊娠第260天或预产期前20天)开始添加NCG至产后50天,每天日粮中添加NCG20g/头饲喂,连续饲喂70天。在产后第50天,计为奶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下午肌肉注射GnRH,第7天下午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PGF2ɑ,第9天下午第二次肌肉注射GnRH,同时按0.4mg/kg体重注射米非司酮,第10天上午(注射米非司酮后16个小时)进行人工输精,第15天(即人工输精后第5天)对接受配种的牛只肌肉注射hCG,第55天(即人工输精后第45天)用B超确定牛只妊娠情况。本专利技术在研究过程中确定NCG的最佳用量为20g/头,NCG补饲量过低效果不太明显,过高增加饲养成本,补饲量过高效果没有比补饲量20g/头强,效果不是很好。本专利技术在研究过程中确定奶牛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剂量最佳为200ug/头,剂量过低影响排卵率,剂量过高增加经济投入,过高易导致多卵泡排卵。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在奶牛上肌肉的最佳注射剂量为2000IU/头,剂量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早期胚胎存活。本专利技术中的PGF2ɑ肌肉注射剂量为0.5mg/头,如果剂量过低,会导致黄体溶解不完全,影响同期发情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的处理方法,将NCG和GPGMH同期发情方法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奶牛同期发情率、配种率及受胎率,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奶牛提高产奶量,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NCG不同补饲时间对GPGMH同期发情卵泡发育动力学的影响。图3为NCG补饲天数对产后泌乳初期产奶量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在夏季,如果在饲料中添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添加剂氮甲酰谷胺酸(NCG,又称精乳康),可通过促进消化道、生殖道和泌乳系统的血液循环,提高消化率,促进能量正平衡,进而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促进泌乳。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修饰或者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1本试验通过在中国荷斯坦奶牛围产期的不同时间段的日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20g/头,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奶牛卵泡发育、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以改良现有同期发情方案夏季同期发情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提高奶牛产奶量。选择体况良好的健康围产前期荷斯坦奶牛169头,根据年龄、体重、胎次、前一泌乳期产奶量及预产期接近的原则将奶牛随机分为4组。从胚胎妊娠第260天或预产期产前20天开始至产后不同时间(15天,30天,50天),每天日粮中添加NCG20g/头。试验Ⅰ组在产前20天开始,每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NCG20g的,从产前20天开始至产后15天,连续补饲35天;试验Ⅱ组产前20天开始以同样的方式添加至产后30天,连续补饲50天;试验Ⅲ组从产前20天开始至产后50天,连续补饲70天;对照组不添加NCG。产后第50天计为奶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下午肌肉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第7天下午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PGF2ɑ),第9天下午第二次肌肉注射GnRH,同时按0.4mg/kg体重注射米非司酮,第10天上午(注射米非司酮后16个小时)进行人工输精,第15天(即人工输精后第5天)对接受配种的牛只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第55天(即人工输精后第45天)用B超确定牛只妊娠情况,分别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发情率、排卵率和受胎率。具体操作如下:从妊娠期第260天或预产期前20天开始至产后不同时间(15天,30天,50天),每天将20g/头NCG均匀添加到TMR(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妊娠第260天或预产期前20天的母牛,从当天开始至产后50天,每天日粮中添加氮甲酰谷胺酸,连续饲喂70天;并在此期间进行如下步骤;S2、奶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向一个或多个健康的处于发情周期的母牛肌肉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以促进卵泡发育;S3、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以启动发情;S4、第9天,第二次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同时注射米非司酮以促进排卵;S5、第10天,实施人工输精;S6、第15天,人工输精后第5天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早期胚胎存活;S7、第55天即在人工输精后第45天,用B超确定牛只妊娠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奶牛夏季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妊娠第260天或预产期前20天的母牛,从当天开始至产后50天,每天日粮中添加氮甲酰谷胺酸,连续饲喂70天;并在此期间进行如下步骤;S2、奶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向一个或多个健康的处于发情周期的母牛肌肉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以促进卵泡发育;S3、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以启动发情;S4、第9天,第二次注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同时注射米非司酮以促进排卵;S5、第10天,实施人工输精;S6、第15天,人工输精后第5天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早期胚胎存活;S7、第55天即在人工输精后第45天,用B超确定牛只妊娠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氮甲酰谷胺酸按一天补饲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滑国华杨利国阿地力·阿不来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